父親老了,做不了鞋了。這雙圓口布鞋是那年回老家時他從腳上脫下來給我的。在父親眼里這是一雙體面的鞋,是可以穿得出去的。 我喜歡穿布鞋,改不了農(nóng)民本色。
布鞋的特點是輕巧、透氣、讓腳。每天到單位上班,放下包,坐在靠椅上,我一面打開電腦,一面將皮鞋脫下,下意識地靠腳的記憶在桌子底下找到布鞋、穿好,然后燒水、泡茶,開始一天的工作。
那天中午,我穿著布鞋去學(xué)校食堂吃飯,忽然想,這雙布鞋斷斷續(xù)續(xù)穿了好幾年了,底子還好嗎?抬腳一看,果然發(fā)現(xiàn)布鞋的后跟外側(cè)已磨出了輪胎的內(nèi)線。我忽然心疼起來,趕緊把鞋換下,細心包裹收藏起來。
這雙圓口布鞋是那年回岐山老家探親時父親從腳上脫下來送給我的。以前,我每年回家,臨走前父親總要送我一些他親手做的東西:裝一瓶母親釀制的老陳
醋,或煵一罐臊子,或爆炒些紅辣椒用鐵碾槽碾細,裝在塑料袋里讓我?guī)稀,F(xiàn)在父親年紀(jì)大了,患糖尿病20多年,眼力不濟,行走也需要扶拐杖,母親更是半身不遂多年,他們已無力再為我們做事情了。
過去的農(nóng)民,家底薄,什么都得自給自足。糧食自不必提,衣服鞋子都靠父母親手制作。父親手巧,會绱鞋,這在村里的男人中并不多見。母親納好鞋底,做好鞋面,父親便利用陰雨天農(nóng)閑時間在屋子門口借光的地方放上一只小方凳,坐在那里绱鞋。鞋夾子像個“A”字,有40公分高。父親將要绱的鞋放在夾子上面,戴上眼鏡,拿上錐子,在大一號的兩根針上穿上麻線繩子,從鞋底兩側(cè)對著穿繩引線,由于繩子有兩根,所以绱好的鞋子很結(jié)實。鞋子绱好后,父親從放在一旁裝楦頭的攀籠里挑出合適的鞋楦,用榔頭將楔子別緊,放在窗臺上或柜子上,然后再绱另外一只。以前父親和母親給我們制作的布鞋多是方口的,也做棉鞋,鞋面和鞋里之間墊了舊棉花。
現(xiàn)在父親老了,80多歲,做不了鞋了。那次我回家,臨走前父親從自己的腳上脫下這雙布鞋,說:“這鞋我才穿,你帶去穿吧?!蔽业哪_與父親的腳一樣大。在父親的眼里,這是一雙體面的鞋,是可以穿得出去的。這雙鞋是四弟媳婦給父親做的,老式膠皮車輪裁剪的底,平絨鞋面,既結(jié)實耐用,又輕巧體面。我沒有推辭,從父親手里接過了這雙鞋。我知道,這是父親的一片心意。
我穿著這雙布鞋在學(xué)校上班,在校園散步,大家看了都很羨慕。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聲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