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狼知道,很多人心目中一直有個目標,就是想入個恒定光圈的70-200mm,還必須是F2.8的。不瞞大家說,老狼長期都是用愛死小白作為掛機頭,也許犧牲了廣角,但換來了構圖上更多的自由,誰用誰知道。從老狼個人的喜歡來說,這是最值得購買的鏡頭。
70-200mm拍風光必備,沒錯,風光 為什么開頭就說這個?這是在我們狼族攝影團中發(fā)現(xiàn)的一個新情況,很多人拍攝風光,就帶了廣角,甚至超廣角,根本沒有在攝影包里給長焦鏡頭留一個位子,也許在他們的潛意識中,長焦鏡頭就是打鳥的。這真是大錯特錯。 風光攝影廣角和長焦都不可缺,廣角有進光量大、景深大、角度廣的優(yōu)點,而長焦鏡頭比較容易做減法,拍出的畫面有壓縮感,很明顯的夸大遠景,壓縮景深,遠景和近景緊緊貼在畫面,少了廣角鏡頭帶來的那種縱深感,給人一種靜寂的感覺,畫面感覺很強。 這是一張從山上俯視油菜花田的照片,長焦鏡頭的壓縮效果在拍攝中尤其有用。
佳能:幸福的煩惱 佳能 EF 70-200mm f/4L USM(小小白) 售價:3899元 購買指數(shù):★★★☆
佳能 EF 70-200mm f/4L IS USM(愛死小小白) 售價:7149元 購買指數(shù):★★★★☆
佳能 EF 70-200mm f/2.8L USM(小白) 售價:8099元 購買指數(shù):★★★★☆
佳能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愛死小白兔) 售價:11899元 購買指數(shù):★★★★★
說到長焦,很多人立刻就會想到佳能的白頭,識別率高,拿在手里逼格暴增,專業(yè)范兒。為什么不是更加拉風的金色或者銀色呢? 根據(jù)歐洲佳能網(wǎng)站的官方答案 ,主因是鏡頭中的玻璃鏡片會遇熱膨脹,對于小型鏡頭沒太大問題,但對于巨型的遠攝鏡頭來說,膨脹的幅度曾更夸張,所以白色的鏡筒,有助減少過量吸熱。問題來了,為啥尼康后來就沒有推出白色鏡頭呢?(小竹炮一代有白色限量版)這把老狼也難住了。 70-200mm這個焦段佳能目前共有四枚鏡頭在售,常說的“小白”即最大光圈為F2.8的70-200mm/F2.8L、70-200mm/F2.8L IS II,而“小小白”是最大光圈為F4的70-200mm/F4L、70-200mm/F4L IS。 就鏡頭而言,貴得的確是好的,但未必就是適合的,像70-200mm/F2.8L的重量幾乎是70-200mm/F4L的一倍。 1995年3月佳能最先推出小白,全金屬鏡身,配以防塵防滴漏以及內(nèi)變焦/內(nèi)對焦結構,在質(zhì)感和可靠性上幾乎無可挑剔。 使用四片UD鏡片,超生波馬達的應用讓對焦變得快速而安靜,在色散控制上有著出色表現(xiàn),中心銳度優(yōu)秀,當時就被冠以“變焦鏡皇”的美稱(老狼親測,發(fā)現(xiàn)長焦端邊緣還是差了點)。 1999年推出小小白完全就是為打入中低端市場,不到4000元的定價簡直就是窮人的福音,但老狼并不推薦。犧牲大光圈,換來苗條身材,重量從1310g驟降到705g,濾鏡口徑從77mm縮小到67mm。 雖然和2006年推出的愛死小白一樣,UD鏡片只有2片,熒石鏡片只有1片,但對于長焦鏡頭來說,大光圈是極為重要的,直接決定成片率,否則要么帶三腳架出去,要么就只能大晴天出去。瞧瞧二手市場小小白的數(shù)量就知道有多少人買了之后就后悔。 愛死小白和小白的鏡片結構差別明顯 2001年9月小白進行了第一次升級,更多是圍繞防抖機制展開的光學鋪墊,比較可惜的是愛死小白的銳度表現(xiàn)甚至不如小白,這也讓佳能在2010年進行第二次升級,于是就有了愛死小白兔。 有錢的話,上了一了百了,以后也用再折騰了。采用1片螢石和5片超低色散UD鏡片,防抖補償達到4級。多次測試中,愛死小白兔在最重要的銳度和畸變對比中獨占鰲頭,無可挑剔的光學素質(zhì)配得上它的身價。 關于佳能,老狼總結一下: 1. 不管是F2.8還是F4,盡可能買帶IS,就兩個字“實用”。 2. 有錢的話,必須愛死小白兔,買愛死小小白的話,還會想著愛死小白兔,所以一步到位。 3. 真沒錢,直接上二手的小小白,出手也不虧本。 4. 如果在愛死小小白和小白之間糾結,那就看看用途。它們在畫質(zhì)上的差別并沒有個別老法師吹的那么明顯,你必須知道一件事,愛死小小白重760g,小白重1310g。如果抓拍多的話,就上愛死小小白,千萬不要相信你的臂力用一天小白手能不酸。 5. 按重量排行:愛死小白兔>愛死小小小白>小白兔>小小白。 6. 按畫質(zhì)排行:愛死小白兔>愛死小小小白>小白兔>小小白(果然畫質(zhì)是按斤稱的)。
尼康:痛苦的選擇 尼康 AF-S 70-200mm f/2.8E FL ED VR 售價:14899元 購買指數(shù):★★★★
尼康 AF-S 70-200/4G ED VR 售價:9000元 購買指數(shù):★★★
你們沒有看錯,老狼也沒有寫錯,在這個焦段尼康就只有2款。 真的讓人懷念過年。尼康最早是力推80-200mm這個焦段的,1988年就發(fā)布了一代小鋼炮,簡稱XGP。 1992年發(fā)布第二代。 1996年,小鋼炮升級到第三代,采用變焦環(huán)和調(diào)焦環(huán)分離的雙環(huán)設計,光學素質(zhì)極高,但M/A環(huán)容易斷裂是致命傷,50%的概率,不過現(xiàn)在它在二手市場依然是暢銷貨。 1998年第四代小鋼炮登場,大家后來也叫它大鋼炮,全新光學設計,內(nèi)含5片ED鏡片,并引入超聲波馬達,擁有極為罕見的灰白色版本(1999年4月發(fā)布),但沒有防抖始終是硬傷。 從左到右依次,一代小鋼炮、二代小鋼炮、三代小鋼炮、大鋼炮、一代小竹炮、大竹炮 這個焦段全面調(diào)整是2002年,尼康推出了70-200mm f/2.8G IF-ED VR,鏡片結構調(diào)整為15組21片,內(nèi)含5片ED鏡片,VR防抖系統(tǒng)終于加入,可以降低相當于2-4擋的安全快門,因外形修長且呈現(xiàn)出一節(jié)一節(jié)的形狀,所以稱為小竹炮。 2009年又出現(xiàn)大竹炮,ED鏡片從5片增加到7片,在色散控制方面有著更為出色的表現(xiàn),并且擁有納米結晶涂層及VR II防抖系統(tǒng)。為什么介紹的這么全面呢?因為尼康的二手長焦市場更值得淘,小竹炮6000元不到就能到手,三代小鋼炮成色好的也就3000元出頭。 70-200mm f/4G ED VR,也就是小小竹炮的推出是在2012年,市場對它的評價有好有壞,說好的主要是強調(diào)便攜,才850g,銳度保持了一貫水準,VR防抖很實用(號稱5級,實際能達到4級),紫邊比小鋼炮好很多,對焦速度不錯,說壞的集中在色彩表現(xiàn)和焦外成像,更多吐槽9000元的售價,為什么不去搶!所以從電商渠道的成交來看,它的銷量并不好。 就在去年,尼康推出電磁炮70-200mm f/2.8E FL ED VR,對于價格,老狼無話可說,買的不嫌貴,這樣安慰一下大家。電磁炮比大竹炮略粗略短,對焦速度提升30%,防抖響應更快,紫邊控制比大竹炮好。大竹炮200mm端焦距縮水問題已經(jīng)不復曾在,F(xiàn)2.8全開暗角比大竹炮更重,解像力進步明顯,尤其是邊緣畫質(zhì)。點評就三個字“好東西”。 究竟是買還是不買呢?老狼的建議如果拍攝真的需要和喜歡,僅僅是資金問題,那寧可暫時不配,也要一步到位。 這是上集!下集老狼會和大家說說副廠的那幾個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