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文化史上,《周易》被尊為“群經(jīng)之首”、“六藝之源”。幾千年來,大到治國安邦,小到家務(wù)瑣事,人們都習(xí)慣于到《周易》中去尋找答案。在漢語中,有200余條成語源出《周易》。這些成語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精神內(nèi)涵,也為人們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為人處世策略。今日與大家分享《周易》里的30個成語,我們一起領(lǐng)略古老而深沉的智慧。 1、自強不息 【出處】《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p> 【釋義】自強不息的意思是自己要努力向上,永遠不懈怠。深層次的意思是一個人的處境即使再糟糕,但是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成就一個強大的自己,若想強大自己,必須堅持,不放棄努力。 2、厚德載物 【出處】《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載物?!?/p> 【釋義】厚德載物提倡的是一種寬容精神,它要求一個人像大地那樣厚實寬廣,像大地承載萬物、生長萬物那樣,在為人處世方面心胸開闊,嚴于律己,寬以待人。 3、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出處】《周易·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釋義】上段話實際上形成了兩條成語:一條是“二人同心,其利斷金”,意思是說兩個人一條心,力量很大,像鋒利的刀劍一樣能斬斷銅鐵,后常以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喻指緊密團結(jié),力量無敵;一條是“金蘭之友”,用來形容交情非常深厚的朋友。 4、懲忿窒欲 【出處】《周易·損》:“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釋義】懲忿窒欲的意思是克制忿怒,抑止嗜欲(嗜欲指肉體感官上追求享受的要求),它強調(diào)的是克己與忍讓。 5、信及豚魚 【出處】《周易·中孚》:“豚魚吉,信及豚魚也?!?/p> 【釋義】信及豚魚的意思是對小豬和魚這樣微賤的東西也要講信用,比喻信用非常好,指出做人要誠實守信。 6、卑以自牧 【出處】《周易·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p> 【釋義】《周易》上述話中包含兩個成語:謙謙君子與卑以自牧。謙謙君子指謙虛謹慎、能嚴格要求自己、品格高尚的人;卑以自牧指以謙卑自守,要求人們保持謙虛的態(tài)度,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 7、朝乾夕惕 【出處】《周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 【釋義】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8、剛?cè)嵯酀?/strong> 【出處】《周易·系辭上》:“圣人設(shè)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剛?cè)嵯嗤贫兓??!?/p> 【釋義】剛?cè)嵯酀囊馑际莿倧姷呐c柔和的事物互相調(diào)劑補充,使之恰到好處。這條成語強調(diào)的是人們在處理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關(guān)系時,必須順應(yīng)事物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注重和諧、協(xié)調(diào)、平衡,做到不偏執(zhí)、不過激,從而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 9、尺蠖之屈 【出處】《周易·系辭下》:“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huò)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p> 【釋義】《周易》上述話中包含三個成語:能屈能伸、尺蠖之屈和龍蛇之蟄。能屈能伸,能彎曲也能伸直,指人能適應(yīng)各種境遇,在失意時能忍耐,在得志時能施展抱負;尺蠖之屈比喻以退求進的策略;龍蛇之蟄比喻引退。 10、藏器待時 【出處】《周易·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p> 【釋義】《周易》上述話中包含兩個成語:藏器待時和待時而動。藏器待時的意思是懷才以等待施展的時機,比喻不急于表現(xiàn)才干能力,等待施展的機會;待時而動是說等待有利的時機,然后行動。 11、見機而作 【出處】《周易·系辭下》:“君子見機而作,不俟終日?!?/p> 【釋義】見機而作的意思是看到適當(dāng)?shù)臅r機就立刻行動。 12、安不忘危 【出處】《周易·系辭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p> 【釋義】安不忘危表示要在安全的時候不忘記危難,意思是時刻謹慎小心,提高警惕。 13、履霜堅冰 【出處】《周易·坤》:“初六,履霜堅冰至。像曰:履霜堅冰,陰始凝也;馴致其道,至堅冰也?!?/p> 【釋義】履霜堅冰釋義是行走在結(jié)霜的大地上,便會想到結(jié)堅冰的寒冬即將到來,比喻事態(tài)逐漸發(fā)展,將有嚴重后果。 14、物以類聚 【出處】《周易·系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p> 【釋義】指同類的東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開?,F(xiàn)多比喻壞人和壞人常在一起,互相勾結(jié)。 15、謙尊而光 【出處】《周易·謙》云:“謙尊而光,卑而不可逾?!?/p> 【釋義】謙尊而光的意思是尊者謙虛而更顯示其美德。 16、改過遷善 【出處】《周易·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釋義】改過遷善是表示道德品質(zhì)和作風(fēng)的用語,意即:有德行的人見到別人的善良德行就學(xué)習(xí)、仿效,見到別人有錯誤就自覺對照改正。明朝王廷相在《慎言·小宗》中有“遷善當(dāng)如風(fēng)之速,改過當(dāng)如雷之決”表示遷善和改過速度很快且果斷。 17、觸類旁通 【出處】《周易·系辭下》:“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p> 【釋義】觸類:接觸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貫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或規(guī)律,就能推知同類的其他事物。 18、探賾(zé)索隱 【出處】《周易·系辭》 :“探賾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兇。” 【釋義】這一段話有兩個成語:探賾索隱和鉤深致遠。賾:幽深玄妙。探賾索隱的意思是探究深奧的道理,搜索隱秘的事情。鉤深致遠也比喻探討深奧的道理。 19、數(shù)往知來 【出處】《周易·說卦》:“數(shù)往者順,知來者逆?!?/p> 【釋義】數(shù)往知來表示明了過去,可以推知未來,即可以根據(jù)過去推測未來。 20、極深研幾 【出處】《周易·系辭》:“夫易,圣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 【釋義】極深研幾指的是要探討研究事物的深奧隱微之處,形容鉆研深刻、細致。 21、見仁見智 【出處】《周易·系辭上》:“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p> 【釋義】對同一事物,因各人觀察的角度不同,看法不一致,就叫“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簡作“見仁見智”。 22、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出處】《周易·坤》:“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p> 【釋義】積善:積累善舉,指經(jīng)常做好事。余慶:遺留福澤。舊時指經(jīng)常行善的人家,一定會給子孫留下幸福。也就是所謂善有善報。 23、殊途同歸 【出處】《周易·系辭下》:“子曰:‘天下何思何慮?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 【釋義】原作“同歸殊途”,意謂通過不同道路,達到一個目標(biāo)??鬃釉?jīng)說過,天下的人,最后都回到同一個地方,但走的路不同;天下的道理,本來是一致的,但人們卻有種種的思慮。 24、應(yīng)天順人 【出處】《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yīng)乎人,革之時大矣哉?!?/p> 【釋義】應(yīng)、順:順應(yīng)、順從。天:舊指心目中的上帝。順應(yīng)天命,順從人心。舊時常用以頌揚建立新的朝代。中國古人認為朝代的更迭、政治的變革,是天意和人心共同作用的結(jié)果。后應(yīng)天順人演變成為封建社會帝王登基時常用的套話。 25、滿腹經(jīng)綸 【出處】《周易·屯》:“云雷屯,君子以經(jīng)綸?!?/p> 【釋義】經(jīng)綸:治理絲縷,理出絲緒叫“經(jīng)”,編絲成繩叫“綸”。滿腹經(jīng)綸泛指人很有學(xué)問,形容人極有才干和智謀。 26、匪夷所思 【出處】《周易·渙》:“渙有丘,匪夷所思?!?/p> 【釋義】夷:平常。匪夷:不是一般人。匪夷所思 ,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形容人的思想、言談、技藝、事情等離奇,超出尋常,也形容所見事物的離奇或復(fù)雜。 27、群龍無首 【出處】《周易·乾》:“用九,見群龍無首,吉?!?/p> 【釋義】首:頭,引申為領(lǐng)袖。一群龍沒有一個領(lǐng)頭的。比喻眾人會集,沒有領(lǐng)頭人,無法統(tǒng)一行動。 28、革故鼎新 【出處】《周易·雜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釋義】革:《周易》卦名,意為變革。鼎是烹飪器皿,能使食物由生變熟,由硬變軟,故引申有更新之意。 革故鼎新,意為破舊立新,舊指朝政變革或改朝換代,現(xiàn)泛指除去舊的,建立新的。 29、出神入化 【出處】《周易·系辭下》:“精義入神,以致用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 【釋義】神:神妙?;夯?,極高超的境界。出神入化 ,超越神妙,入于化境,形容技藝達到極高的境界。 30、否極泰來 【出處】《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薄跋笤唬禾斓夭唤?,否?!薄吨芤住ぬ罚骸疤?,小往大來,吉亨?!薄跋笤唬禾斓亟?,泰?!?/p> 【釋義】“否”、“泰”為卦名。天地交,即天地相互作用,謂之“泰”,不交謂之“否”;“泰”則亨通,“否”則失利。意思是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也就是達到一個關(guān)節(jié)點,就要向著它的對立面轉(zhuǎn)化,一事物變成另一事物,“否”可以轉(zhuǎn)化為“泰”。后來便常用“否極泰來”形容情況從壞轉(zhuǎn)好。人們說“樂極生悲”、“苦盡甜來”、“壞事變好事”、“好事變壞事”等都是“否極泰來”的意思。它充分體現(xiàn)了辯證法思想,是事物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任何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會改變原有的形態(tài),出現(xiàn)新的狀況?!昂谩笨赡苻D(zhuǎn)化為“壞”,“壞”可能轉(zhuǎn)化為“好”,“有利”條件可能轉(zhuǎn)化為“不利”條件,“不利”條件也可能轉(zhuǎn)化為“有利”條件,在實際工作中和日常生活中,這種事物互變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