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參加了上海有機食品展, 和有機界骨灰級人物深度接觸之后, 小編才終于明白: 原來綠色蔬菜間的段位賽, 差距這么大! 總結如下: 無公害食品叫不毒死 綠色食品叫毒不死 有機食品才叫無毒! 今天我們來科普一下 無公害、綠色、有機三者的區(qū)別 種植過程的不同 綜上,食品安全性方面PK: 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 生產加工標準、質量認證要求逐級遞增, 準確來說,是生產過程中的三種模式: 無公害=Easy-簡單模式 綠色=Normal -中等模式 有機=Hard -困難模式 有機食品三個關鍵詞? 禁止 | 土壤 | 認證 禁止 有機食品在其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并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 土壤 有機農產品在土地生產轉型方面有嚴格規(guī)定。因為考慮到某些物質在環(huán)境中會殘留相當一段時間,土地從生產其他農產品到生產有機農產品需要2~3年的轉換期。 認證 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都需要經質量認證。三者在目標定位、質量水平、運作方式、認證方法和認證機構等方面存在不同。 有機認證最為嚴格,歐盟有機認證機構嚴苛的質量考核和認證程序,使任何貼有歐盟認證標志的產品都成為一種高品質和高信譽度的保證,為追求環(huán)保有機的全球人士所認可和推崇。 ![]() 有機產品應在銷售專區(qū)的適當位置展示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示和認證證書復印件;同時,在產品的外包裝上有有機產品的標示;每種有機果蔬上都會有追溯碼,根據(jù)追溯碼追溯原產地。 ![]() 為什么要吃有機食品? 安全:不添加奇奇怪怪的東西 有機蔬菜的種植、生產、包裝、運輸以至儲存的過程,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農藥、防腐劑、人造色素等添加劑、微量金屬含量也比較低。 不含轉基因:這東西還是敬而遠之吧 誰知道轉基因食物到底有沒有害處?聽專家的不如遠離它。在有機生產的理念下,所有生產及加工處理過程中均不可使用任何基因工程技術及其產物。 生態(tài):讓作物自然長成 一般蔬菜中的礦物質含量,僅占有機蔬菜礦物質含量的1/2—2/3。有機食品的種植是以生態(tài)學理論為基礎,在種植過程中以一套嚴密的程序控制種植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使各種蔬菜的物種恢復到原生態(tài)下,保存其應有和原有的成份。 味美:還原了食物本真的味道 有機食物口感結實有咬勁,清脆多汁、味道十分香甜,沒有因為添加化肥農藥所產生的苦味、化學味、澀味、淡味與怪味。 排毒:給身體來個大掃除 有機蔬菜中抗氧化劑的含量比常規(guī)產品高出200%,而科學家稱抗氧化劑可以降低患癌癥和心臟病的風險。 減壓:整個世界都清凈了 有機蔬果沒有農藥和有毒的物質,長期吃下來,身體不僅會覺得比較輕盈,就連思緒也會變的比較清晰,情緒上面也不會那么容易躁動。 ![]() 有機食品憑什么貴? ![]() 有機農業(yè)比普通農業(yè)要耗費多得多的人力,譬如不用農藥,就得人工拔草、人工除蟲,所以機食品的價格包括修復環(huán)境的成本 產量低,一方面,由于在種植過程中不能使用農藥化肥等提高產量,也不能使用產量高的轉基因品種,另一方面,由于不能使用激素等催熟劑,所以生長周期較長。 ![]() 檢測認證的成本高,舉個例子,歐盟認證的有機食品,不僅需要檢測土地,產品,葉子,甚至是灌溉器是否曾經使用過農藥,都有一系列檢驗,而且這個檢驗每年都需要。 有機食品在加工、儲存、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要求都比普通食品高很多,而且風險成本及運輸成本也相對高昂。 有機食品之所以無法親民,是由于中國整個有機產業(yè)的不成熟,和概念普及性差,讓有機食品陷入了變成了一種有錢人消費的奢侈品。也正是因為中國人對有機產品的質疑,銷量提不上去,讓有機食品越來越貴。國外有機食品只比普通食品貴50%左右,是因為國民對有機產業(yè)的擁護和支持。 用消費的能力支持有機產業(yè),不僅僅是讓我們以后吃到更多的健康食品,也是為了擴大有機產業(yè),讓有機食品的價格超來越親民。 本文來源:吉簡主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