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龐明老師公開的松尾閭四步功訣如何才能做到...

 平魚缸 2017-06-27
龐明老師公開的松尾閭四步功訣
作者:楊式太極拳_潘偉作者:宮派八卦黃馬褂
原文地址:松腰松胯往往跟尾閭聯(lián)系在一起。要松腰,往往就得松胯,胯不松,腰也不好往后突,要松腰松胯就必須伴隨垂尾閭。尾骨有四節(jié),連到一起成一個整的了,但它又不是直的。有的人小尾巴還翹著。要是翹著的,你得慢慢讓它直著下垂。尾閭這一關非常關鍵。
看它體積很小,都以為小尾巴是廢物。人的尾巴進化沒了,但是那個氣機還在。尾骨與骶骨相接之處有骶管裂孔,外面被韌帶封住了。脊柱管里面的腦脊液直接跟腦子連著,尾骨一轉(zhuǎn)動,就把骶管裂孔的韌帶動了,使得椎管里面的液體受到振動,一直傳到腦子里。
這里面是通過共振作用傳上去的。咽津、咽唾沫要注意食道的管壁,可以從管壁一下子傳到小腸、丹田里面去了。而尾閭一動彈,從椎管振動到腦脊液,一下子也可以到腦子里面去了。轉(zhuǎn)轉(zhuǎn)尾閭,脊柱里面、腦脊液里面有什么感覺沒有?
尾閭不是死的,平時不動,現(xiàn)在我們就動動尾閭,它牽著骶椎韌帶,振動椎管里面的腦脊液,還有馬尾神經(jīng)。馬尾神經(jīng)從椎管里面下來有好多,到最后只—根下來,它非常敏感,一動彈整個地都傳上去了。練功結(jié)合著現(xiàn)代科學知識,就能增加它的感受性。我們學的知識不能白學,要結(jié)合它去體會體內(nèi)的變化。
你練練功,體會體會,這兒有什么感覺,那兒有什么感覺,拿什么做標志,那你就得記住它了。尤
其是脊柱,脊柱管里面的脊髓、網(wǎng)膜腔、腦脊液循環(huán),還有腦脊液從哪兒滲出來、怎么走,等等,這些都很重要。講這些東西有什么用處?如腦子里面的腦脊液環(huán)流,現(xiàn)在大家還都沒有注意到。
練周天,按丹道功應該是走脊柱管里邊。練周天功的要是懂得這些科學道理,練功要快多了。我們現(xiàn)在有了這些科學知識,練周天可以很快。為什么不這么練呢?
因為從脊髓的中央孔往上走,如果在第四腦室到第三腦室這一段通不過去,就能沖死人,有些危險。將來練功的人多了,哪能管得那么細呀?所以現(xiàn)在我們還從外邊練,比它更快更省事。我們學了這些知識就得經(jīng)常想著。我們安排這些基礎課都非常有意義,現(xiàn)在把專業(yè)課先弄起來,將來基礎課還得加上氣功的知識。
武術氣功講“尾閭中正神貫頂,氣透三關入泥丸”,練內(nèi)家功的也講這句話。尾閭要中正,不能歪著;體形歪,尾閭也要正,直著往下垂。尾閭中正往下垂,似坐非坐,好像下面有一根繩子垂著,而你坐在上面。
下面講一講松尾閭的四步功訣。
第一步是垂尾閭。同學們練三心并站莊,一開始就練垂尾閭。按前述三心并站莊練法的請求,尾閭下垂,呈似坐非坐相。能否練好垂尾閭的要害正在于尾閭下垂指向地面的地位能否正確。初練功者下蹲程度小,尾閭與指所在的聯(lián)機成一向后的斜線,隨下蹲的程度加大,其聯(lián)機亦漸趨筆挺,待成筆挺線時,即可轉(zhuǎn)進第二步。
第二步,泛臀。臀部往外泛。泛臀是開后胯的意思,不是撅屁股,腳尖往里扣,膝蓋往里擰,胯關節(jié)往外翻,一翻一擰,把后面撐開,臀就往外翻出去了。兩足平行站立,上身不動,兩股骨頭(髖關節(jié)部)向外后撐,膝內(nèi)扣輕輕內(nèi)收,大腿根內(nèi)側(cè)松開,向后收,臀向后突(上身勿前傾),但不是上翹。這一行動可以拔開腰骶關節(jié),抓緊臀后面的骶髂關節(jié)(這是一個假關節(jié),除婦女妊娠后期外,一般不克松動),從而使臀向后、外泛(亦做翻)張,至骶髂關節(jié)能松動,即可轉(zhuǎn)進第三步。
第三步,扣尾閭。尾閭往前扣。隨著泛臀的熬煉與下蹲程度的添加,尾閭逐步移到指所在的后面,尾閭與指所在的聯(lián)機呈向前傾斜的直線,于是尾閭從下垂形態(tài)釀成向前扣的形態(tài)。指所在可以從三角形中點漸向前移,直至兩足聯(lián)機中點。待下蹲到大腿呈程度狀時,即可進進第四步。
第四步,轉(zhuǎn)尾閭(亦喊尾閭劃圈):兩足尖稍向外撇,兩手向前或側(cè)平舉,開端尾閭做前后劃弧擺動,繼而做左右劃弧擺動,最后做轉(zhuǎn)圈行動。此式微與形神莊中的轉(zhuǎn)腰涮胯行動似同實異。彼是力催形動,轉(zhuǎn)動整個骨盆;此乃丹田氣動,轉(zhuǎn)動僅正在尾閭。昔人把尾閭轉(zhuǎn)動喻為鐘錘、鐘擺,一是證實其重看程度,一是為隱瞞。須知這是腰胯全松賣前之事:尾閭靈動自如,氣機圓活無滯,已達全身一家、意氣合一之境界;與開端即以意念為用而變動一些混元氣不可混同。
轉(zhuǎn)尾閭。會扣尾閭了,骨盆不動,轉(zhuǎn)動尾閭骨。能轉(zhuǎn)尾閭,過去叫尾閭?cè)珑婂N、如鐘擺。這句話是太極拳祖師講的。因為周身的氣通過尾閭來發(fā)動后,陽氣就上升了。怎么去調(diào)動全身的氣呢?
靠尾閭,尾閭輕輕一動,就把會陰的氣提起來。這是一個關口。尾閭不會動,會陰的精氣自然上升是不大容易的。道家功講,練丹重視精氣,怎么辦呢?
提谷道,谷道往上一提一縮(縮谷道的目的是讓尾閭動一動,如尾閭不動彈,光縮谷道,陽氣往上上天梯不好上),尾閭一動彈,氣就引過來了,它自己往上升。這是從內(nèi)景上講的。我們不練周天功,不著意它,但我們練功的時候,周天自己會動,里面自然而然要變化。
練意念周天,用意念一導,想氣到尾閭,氣到命門,有股熱氣就上去了,那是皮下的混元氣。經(jīng)脈之氣就不是那么簡單,需要通過呼吸來推動,經(jīng)脈之氣走的是脊柱外面,比皮膚之下的混元氣要深一點。真走脊柱里面非動尾閭不行,不動尾閭氣不好進去,當然不是絕對進不去。
過尾閭關頭頂要有氣感,頭頂一癢,尾閭跟錐子扎一樣疼。一痛,真氣透過封脊椎管的韌帶和結(jié)締組織,從脊柱管往上走。尾閭要不會動彈,不好進去,走脊柱管里不大好走。咱們不搞周天功,
腰、胯、尾閭這三者是一個整體,這兒講的是形。太極拳,練八個勁,叫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尾閭還要靠氣,意念一動胯骨就轉(zhuǎn),胯骨一點不動彈也不容易。通過肛門收縮,尾閭前后可以動,轉(zhuǎn)圈就不好動彈了,需要慢慢練。
垂尾閭雖然在武術書上有,如形意拳和太極拳,都講垂尾閭,但到底怎么練,一般人都沒有多去注意這個問題。八卦掌講裹臀靠胯,胯往前靠著,不是垂尾閭,它相當于垂尾閭的第三步功,直接走扣尾閭。尾閭一扣,章門往上提氣,把海底封住。
練輕功有些竅穴,比如,從會陰往命門一提,從百會一走,往印堂一穿,往前發(fā)力很快,一個箭步就竄出去了。用這些竅點把氣打起來。要往后退,用章門提會陰,一提氣,到了肚臍,從那兒整的非???,一提到百會,玉枕往后一帶,自然而然,“嘩”就往后竄出去了。
這是用穴位、氣脈的運行來練功夫的。你就以為蹦蹦跳跳這么練?那就費死勁了。跳高跳一輩子,才跳兩米四多,人家跳兩丈多,那樣練怎么跳得了?那是內(nèi)在的氣脈練法。
動一動尾閭,注意百會要提著,“尾閭中正神貫頂”,如果神不貫頂,經(jīng)常注意尾閶,精氣聚到海底,沒有往上提就容易跑。要注意松尾閭、垂尾閭跟提肛、提頂結(jié)合起來。龜、鹿、鶴這三種動物長壽,現(xiàn)代科學沒怎么研究,古人認為它們的長壽都跟尾巴有關系。
鶴休息時頭擰過去拿嘴跟尾巴連上;鹿小尾巴根會轉(zhuǎn),而牛、驢、馬的尾巴根不會轉(zhuǎn);龜尾巴不長,尾巴根也能動彈。它往前沖時,尾巴一動彈(不是用爪子劃水),身體箭一般出去了,爆發(fā)力非常強。說明尾閭一動彈,全身的氣發(fā)動很厲害。
一個吊著的大鐘,鐘中間有一個錘,老師指著鐘錘說:你看這是什么意思?學生說不知道。老師說這就是咱們練功的根本。佛家和道家練功關鍵不同之處:佛家的法器是磬,上面敞口;道家是鐘,而鐘是扣著的。磬從外面一打才能起反應,說它是反應論,里面是空的;道家不是,形體是空的,自己里面有東西,錘在里面掛著,一拉,“咚——”從里面打。
佛家從外面調(diào)動氣,道家從形上、從里面用尾閭調(diào)動全身氣,用意念調(diào)氣嗎?”對,但可以借個手段,借尾間動使全身氣脈動彈?!把皇侵髟讍?,怎么又出來個尾閭?”意識也主宰,腰也主宰,尾閭也主宰,別分開,是個整的。
你懂得竅門了,尾閭輕輕一動彈,腰為主宰,尾閭與骶骨相交處有穴位叫腰俞(俞當轉(zhuǎn)輸講。中國的穴位的取名,都是有意義的),腰俞不放在腰上,放在尾閭上去干什么?因為腰部的氣血是從這兒轉(zhuǎn)輸?shù)模查偵陨詴訌椧稽c點感覺就不一樣了。
套腰勁、花腰勁、螺旋腰勁”怎么樣訓練?(2013-02-21 14:15:50)
分類: 太極雜談
單式練習:搖轆轤、轉(zhuǎn)磨盤
搖轆轤:兩腳一前一后,偏馬步斜向站立,意想雙手握住轆轤柄,勁自腳起,腰勁帶動,雙手由內(nèi)向上、向前、向下、向內(nèi)劃圓為順,反方向為逆,反復練習。用途:練習胸腰折疊勁。注意:腰襠勁和胸腰勁的協(xié)調(diào)配合,周身協(xié)調(diào)一致,勁達雙手。
轉(zhuǎn)磨盤:馬步站立,意想右(左)手握住磨盤柄,勁自腳起,腰勁帶動,向內(nèi)轉(zhuǎn)為逆,手向外轉(zhuǎn)為順,反復練習;熟練后可兩手同時轉(zhuǎn)磨盤,或一順一逆,或同順同逆,反復練習。用途:周身纏絲練習,腰勁練習。注意:周身協(xié)調(diào)一致,一纏具纏,一動無有不動,勁達雙手。
單式練習:花腰勁、套腰勁
花腰勁:搖轆轤的變式。身體姿勢同搖轆轤,意想轆轤軸是一個大如鍋蓋的立圓平面,在身體正前方,立圓左右兩面上下各有一柄,兩手握柄(或手心相對,水平距離約20厘米),勁自腳起,腰勁帶動,或順或逆劃圓,反復練習。用途:腰勁練習、左右配合。注意:腰勁帶動,以肩為軸,不要只在手上轉(zhuǎn)。
套腰勁:右(左)偏馬步站立,左(右)手在胸前,掌心向內(nèi);右(左)手在右(左)前方,掌心向外。勁自腳起,腰勁帶動,兩手同時順時針或逆時針劃立圓,反復練習。用途:腰勁練習,周身配合。注意:手在胸前劃圓的同時要意想身體內(nèi)部也在劃圓。
我覺得是這樣:
一、套腰勁:隨著腎氣滾動,身體一側(cè)腰眼下沉,擎起另一側(cè)腰眼,二者同時互相傳遞轉(zhuǎn)換,腰部以橫向聯(lián)系的立圓旋轉(zhuǎn)為主體,驅(qū)使腰部一側(cè)領勁、一側(cè)催動做開合吞吐折疊運動,合的一側(cè)為催,開的一側(cè)為領,形成腰部兩側(cè)和雙腰隙在一催一領的反復開合運動中互相傳遞又互相聯(lián)系的套腰形態(tài),故稱它為“套腰勁”。
二、花腰勁:隨著腎氣滾動傳遞,雙腰隙之勁出入有序,各領半身轉(zhuǎn)動,促使腰部以縱向聯(lián)系的立圓旋轉(zhuǎn)為主體,驅(qū)使身體左右兩側(cè)腰部互相交錯地縱向立圓動作,猶如兩車輪在腰部兩側(cè)以前后上下立圓交替轉(zhuǎn)動,形成了陰陽互換、開合有序插花形的運動方式,故稱它為“花腰勁”。
三、螺旋腰勁:隨著腎氣滾動傳遞、兩腰隙之勁出入有序地互相傳遞,腰部以螺旋曲線為主體,隨著體內(nèi)中氣的升降,腰以上之氣順脊而上,腰以下之氣順腿而下,其氣勁似有上下兩奪之勢,實際上是前降后升(體前任脈為降,體后督脈為升),一氣貫通。換句話來說,清氣升者為陽,濁氣降者為陰,陽升陰降復行一周,—氣貫串,驅(qū)使腰部做螺旋形纏繞動作,猶如現(xiàn)代力學中“絲杠原理”的螺旋曲線,故稱它為“螺旋腰勁”。意 念 松 脊

把意念和氣集中到下丹田、會陰,把會陰松開,把尾骨松開,尾骨能活動了,尾骨里面的第二節(jié),連著脊髓的終絲,尾閭活動帶來的震動可以通過終絲、整個脊髓、脊髓液傳到腦子里去。龜、鹿、仙鶴它們都會調(diào)動尾閭,所以它們都是長壽動物,這兒氣通了,尾閭活動度大了,尾閭調(diào)動陽氣的功能就加強了。尾閭和骶骨相連的地方,那兒是腰俞穴,腰的俞穴,腰是人體重要的位置,我們講“命意源頭在腰隙”不僅僅指的命門,它還指這個腰俞穴,腰俞又稱為氣息,氣的息穴,氣集中的地方。都要靠尾閭的動彈,把他運動起來,尾閭松開了。
把骶骨松開,骶骨松開,關鍵是把骶骨、髂骨耳狀面假關節(jié)那兒松開,把它周圍的韌帶松開,這樣就使得我們的脊柱和骨盆的連結(jié)靈活了,氣機更加通暢,從骶骨往上升到腰椎,從第五腰椎一節(jié)一節(jié)地往上松,這五節(jié)腰椎里面,第四腰椎下有陽關穴,第二腰椎下有命門穴,腰椎一松這兒的大穴就都松開了,大穴松開對我們前面的丹田氣直接起著調(diào)節(jié)作用,腰和丹田相表里。
再把胸椎一節(jié)一節(jié)地松開,胸椎十二節(jié),十一胸椎下面是脊中,十節(jié)下面是中樞,九節(jié)下面是筋縮,這一段相當于中節(jié),他相當于脊柱這個弓的弓背,它這兒松開對脊柱兩端都起著調(diào)節(jié)作用。再往上松胸椎八節(jié)、七節(jié)、六節(jié)......一節(jié),都要松開,第七胸椎下是至陽穴,至陽以下脊柱上的穴位,主的是腹腔的穴位,所以腹腔的臟腑屬陰。從至陽穴以上,至陽的旁邊是膈俞穴,膈膜以上是心肺臟器這兒屬陽。第三胸椎下面是身柱穴,身柱--身之柱,他既是脊柱的一個支柱,又是整個脊柱連接著上肢的一個關鍵的支撐點,是人體的整個支柱,這個地方的松開,不但對肺氣的通調(diào)起著保證作用,而且對我們整個人體整體的松、靈起著促進作用。
再往上把頸椎松開,七椎、六椎、五椎至一椎,七椎下面這個穴位叫大椎穴,大椎穴是人體陽經(jīng)匯集之處,手三陽、足三陽加督脈,都是在大椎穴匯聚,大椎松開了,對三陽經(jīng)的氣上沖于頭起到一個促進作用,大椎穴上面的筋貼于脊,這個地方阻住,陽氣就不好上升于頭,把它松開,陽氣就上頭了,頭就清醒了、清涼了、清爽了,頭昏、頭脹、頭暈就消除了。頸二椎和一椎它和普通脊椎是不一樣的,第一椎叫寰椎一個圈圈,第二椎叫樞椎,這兩椎,它是脊柱和頭顱相連接的地方,把這兒松開了,頭顱轉(zhuǎn)動的功能就強化了,而且脊髓入腦他就更加通暢了。
[轉(zhuǎn)載]意 wbr<wbr><wbr>念 wbr<wbr><wbr>松 wbr<wbr><wbr>脊

摘自:http://blog.sina.com.cn/douzhanguo2009尾閭骨行解---逍遙仙翁 (2011-05-29 18:22:44) 龐明老師公開的松尾閭四步功訣     如何才能做到"氣沉丹田"?
標簽: 體育
在生物界,許多動物是有尾巴的,在跳躍與奔跑運動中起到平衡調(diào)整的作用(就像船舵一樣)。
人類在進化中學會站立行走,尾巴退化了,只留下區(qū)區(qū)2CM 左右的尾閭骨。然而,這個尾閭骨還是非常重要的。
這里從太極拳的角度談一下,僅代表自己的理解與做法。
1、人體站立在某個水平面上時,從頭頂百會穴穿過身體軀干到襠部會陰穴,有一條中線與地面垂直,這中線向前后擴展形成中線面,尾閭骨在中線后方,它與人體后項(脖子后頸)上下對拉使腰脊椎、背脊椎拔長,腰命門處飽滿,整個背部渾圓,松腹沉氣。此時,整個脊椎非常得勁,用拙力是推不動、壓不動的。
2、與第一條相應,尾閭骨微微前合,意上提肛不漏氣,尾閭骨象一個小小的寸鉤內(nèi)合,此時,大髖骨盆也微微內(nèi)合,兩胯骨松落,,松腹沉氣,此時兩胯前的大筋非常得勁,兩胯旁也非常得勁,用拙力是推不動、壓不動的。
3、用馬樁微蹲,保持第一、二條的要領,則整個臀部底下宛若“千斤”。
4、用丁點虛實腳、或者金雞獨立、或者踢腳姿勢,保持第一、二條的要領,但將尾閭骨垂線對準實腳的腳跟,內(nèi)意往后腦及百會一帶微聚,則立如泰山。
5、在行拳、推手、打手中保持上述狀態(tài),在兩腳虛實轉(zhuǎn)換中,尾閭骨兩邊的兩臀部虛提實沉,尾閭骨發(fā)揮平衡調(diào)整的作用與運動方向同一,當然,尾閭骨的調(diào)整要以后不致突臀、前不致挺胯(僵硬)為宜,同時,在身體軀干旋轉(zhuǎn)時以尾閭骨無形垂線為中心定軸,配合手以肩為軸、腿以胯為軸,則充滿圓活之趣,才能使外在圓弧圈飽滿無隙,在推手、打手中立于不敗。
陳一合:師爺王培生傳我“蹲墻功” 講松腰秘法作者:東陽龍
龐明老師公開的松尾閭四步功訣     如何才能做到"氣沉丹田"?
陳一合:師爺王培生傳我“蹲墻功” 講松腰秘法
作者:匯封太極
圖中坐者為王培生先生圖中坐者為王培生先生
  青少年時代,筆者曾有幸跟著父親陳惠良,向吳式太極拳名家王培生師爺學拳。這些年來始終珍藏著一張他老人家督促我練功的照片,觸景生情,思緒萬千。照片上,王師爺正在指點我習練“蹲墻功”。
  那時,自己已經(jīng)站過幾年樁,練過幾年拳,具備一定的基礎,自認為腰腿已經(jīng)不錯了,但沒想到,師爺卻說:“樁還要繼續(xù)站,身上還不夠松。就好比一塊剛搓揉成團的生面,既需要一定的時間醒發(fā),更需要化時間不斷搓揉”。他認為,“有人條件差,沒辦法。有人條件不錯,要不嚴格要求,是誤人子弟!”語氣十分嚴峻。
  后來,他發(fā)現(xiàn)我練拳時,頭頂容易歪斜而不自知。所以,有一段時間,讓我私下里多練貼墻蹲身功。具體練法要求是:心靜體松,面墻而立,立身中正站好。鼻尖,腳尖與墻璧相距一指距離,頂勁虛領,兩肩頭和兩胯骨頭略含淡淡的抱墻之意,身軀徐徐下落(意想落座不要想屈膝下蹲),落到大腿與膝蓋平行時,特別要注意尾閭前指與鼻尖對正,要溜臀不能撅臀。待繼續(xù)降落到極限,再保持立身中正貼著墻慢慢起身,起時勿忘頂勁虛領,松解溪,腳底板向四面松開,涌泉落地。整個人的起落,猶如一盞折疊的燈籠(熟練后,也可背墻而立練習。身背后好似有個量天尺)。
  師爺要求:“每次連續(xù)100下,中間只要有一次練得不到位,被墻橦出來,都不算數(shù),必須從頭來”。有專家認為,腰為主宰,“命意源頭在腰隙”,蹲墻功主要是松腰秘法。我的體會是:師爺教我的這種貼墻蹲身的功法,不僅可以幫助松腰,而且在太極拳要求的諸多身法中,如頂頭懸,松胯提膝,涵胸,抜背,松肩,溜臀……等等,大都涉及到了,特別是頂頭懸,師爺生前曾說:“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 更是身法中的重中之重?!贝斯Ψň毜较喈敵潭?,有助于打通后三關(玉枕、夾脊、尾閭)開啟前三田(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使任、督二脈行氣滾滾。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2009年9月3日,是王師爺逝世五周年紀念日,僅以此短文,獻上心香一炷,以慰老人家在天之靈!
如何遠離“太極操”?
來源:《武魂》
作者:陳惠良
  編者:此文為作者2009年7月20日在北京市豐臺區(qū)蓮花池軍休干活動中心太極拳輔導站舉辦的“太極拳知識講座”上的講演稿,刊出時有所壓縮。
  這次要講的是張鏡明站長給我出的題目——如何遠離“太極操”(特別聲明,這里所說的“太極操”,是泛指那些缺少太極拳內(nèi)涵的所謂“太極拳”)。
  如何遠離“太極操”?關鍵是在明拳理。我?guī)煚敆钣硗⑸俺Uf:“練拳就是練的一個理”。太極拳之所以取名太極拳,是由于太極哲理是編撰太極拳的理論根據(jù)。太極哲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
  一、太極圖像。這是前人對宇宙生成認識的象形圖示,天圓地方,方圓相生,所以,圖像呈圓形,內(nèi)含類似魚形的陰、陽兩個圖案,義蘊著對立物共存于統(tǒng)一體中,陰不離陽,陽不離陰,此消彼長,相互轉(zhuǎn)化。而且陰魚的小圓眼是陽,陽魚的小圓眼是陰,表示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無處不是陰陽對立的統(tǒng)一,無處不是太極。
  二、太極圖說。用文字來闡述,就是王宗岳《太極拳論》開頭提到的話:“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br>  我的恩師王培生常說,為了練好太極拳,就必須深入探討太極哲理,譬如,什么是無極、太極?太極與無極是什么關系?什么是陰和陽?什么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的相互轉(zhuǎn)化?什么是動,什么是靜?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又是怎么回事?等等。
  總之,太極拳是圓的運動,體現(xiàn)了物質(zhì)運動的對立統(tǒng)一和相互轉(zhuǎn)化規(guī)律。引用武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郝少如的話:“何謂太極拳?簡單的說:太極,是由人體內(nèi)在的物質(zhì)所產(chǎn)生的辯證運動;拳,是肢體動作的外形運動;太極與拳,即內(nèi)形與外形的運動辯證統(tǒng)一結(jié)合。必須以內(nèi)形的運動變化來支配外形的運動,即用太極運動支配拳的運動,這便是太極拳。如果只有外形的運動,而沒有內(nèi)形(太極)的支配,只能稱之為拳操。而不能謂之太極拳,所以練太極拳必須求達內(nèi)外運動的統(tǒng)一,使之名副其實?!边@段話,再清楚不過地說明了我們?yōu)槭裁匆h離“太極操”。
  太極拳家李璉先生(吳圖南先生的嫡傳徒孫)在他的《太極拳練架真詮》一書中說:“‘無極’是一種形式,而‘太極’是在這種形式中存在的物質(zhì)能量。中國古代哲人認為氣就是一種物質(zhì)能量的體現(xiàn),故曰,太極者,氣也?!崩瞽I在這里明確點出:人體內(nèi)在物質(zhì)就是氣。而武學宗師孫祿堂先生,在他1924年出版的《太極拳學》里,更是早就說過:“以無極式為之根,以太極式為之體,斯二者,乃拳中萬式之基礎”。又云:“太極拳乃研求一氣伸縮之道”。他具體說到:“人生天地間,本藏有先天之元氣……,所謂中和之氣也……,其氣平時洋溢于四體之中,浸潤與百骸之內(nèi),無處不有,無時不然,內(nèi)外一氣,川流不息….,于是,拳之開合動靜,即根此氣而生,放伸收縮之妙,即由此氣而出…..,太極即一氣,一氣即太極,以體言則為太極,以用言則為一氣,時陽則陽,時陰則陰,陰而陽,陽而陰。一氣活活潑潑,有無(并)不立,皆在當中一點子運用,即太極是也。”孫先生的這番精論,對太極拳練的是什么(氣),有什么特點(由內(nèi)達外,內(nèi)外協(xié)調(diào)一致),怎么練才算正確(學拳需明理,明理才能得法,此外還需勇氣,毅力,精神),給出了一個比較完整和精確的概述。
  為了加深印象,下面我再從另外一個角度援引幾則資料供大家進一步思考:
  2003年10月22日《人民日報》第十一版刊登了一篇題為《太極拳興盛中潛藏著危機》的文章,文中談到,現(xiàn)在的太極拳“失去了技擊含義的把握,致使套路演練中的武術特征逐漸淡化,而套路動作的藝術化、體操化傾向勢必不斷的增強,因此有演變?yōu)樘茁敷w操的危險……可能經(jīng)歷10-20年的興盛時期后,太極拳將踏上沒落之路”。這是2003年全國武術科研論文報告會上一些專家學者的觀點。
  其實,類似觀點,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已見諸報刊。1992年《武當》雙月刊,連續(xù)三期刊登了美國太極基金會會長周宗樺先生的文章,周先生寫道:“我在臺灣學練太極拳垂10年,來美國后免費授拳15年,直至最近才悟出我自己練的的都是有太極拳之名,而無太極拳之實的‘太極拳’。為了寬廣視野,我曾多次專程前往臺灣、香港、中國大陸尋師訪友。到過很多地方,會見過很多人……但說來令人失望……,只有現(xiàn)已過世,那時已102歲的吳圖南先生依然身輕體健,精神矍爍,為太極后學提供人證?!边@位周先生在文中呼吁:“您要延年益壽嗎?就學吳圖南的虛領頂勁吧”。他還發(fā)出以下驚人之語:“現(xiàn)在再不追根尋底,窮本溯源,太極拳必將名存實亡,淪為如旁人所批評的,老人拳、健身操了?!?br>  無獨有偶,就在周文發(fā)表的這一年2月,《武術健身》雜志上,有一篇張義敬的《太極拳的沉思》,文章中說:“近幾十年來,我們在太極拳上的成就之一,就是有學不完的套路,初學者就成天昏天昏地的跟著套路轉(zhuǎn),只看見形式,不知其內(nèi)容,”文章最后擔心今日之太極拳“只強調(diào)外形動作的規(guī)范化,而不考慮怎樣以太極內(nèi)功內(nèi)容作為規(guī)范化的標準”,會“只有太極拳的軀殼,并無太極拳的靈魂”。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援引了這么多資料,目的只是想說,張鏡明站長提出“如何遠離太極操”,不是無事生非,張站長心存高遠,看到了當前太極拳興盛中潛藏著的危機。
  以上是我今天想說的第一部分內(nèi)容——說理的部分,下面,再談談遠離太極操的途徑和方法。
  首先,我要借花獻佛,向大家推薦陳氏太極拳名家馮志強老師新編的《陳氏太極拳入門》這本書。此書說的道理并不局限于陳氏拳,而是帶有普遍的指導意義(當然其他門派前輩專家也有類似的專著和言論)。馮老師在書中說,“練拳需從無極始,陰陽開合認真求”、“不入無極圈,難成太極圖”等等,主張習拳必須先從站好無極樁入手;要在站好“無極樁”的基礎上,進而把“陰陽開合的認真求索”落到實處。馮老師的《入門指引》和《入門說要》作為解決遠離太極操的可行方法,易懂好記,學起來方便,盼大家結(jié)合實踐,仔細研讀體悟。
  再下來,我想聯(lián)系幾個大家日常鍛練中存在的問題,研討一下怎么練才是“太極拳”,怎么練就是“太極操”,共同體悟一下“拳”與“操”的區(qū)別:
  先談一談,大家盤拳時,有些式子虛實不分。比如打左右摟膝拗步時,右掌、左掌前按,隨著重心逐漸轉(zhuǎn)換,后腿應該由實變虛,逐漸舒展,可是不少同志后腿沒有舒展到位,也就是說沒有松開松凈,還有一些力量在支撐著,結(jié)果兩腿虛實不分,雙重了。楊澄甫先生在《太極拳說十要》中提到:“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要義”;《武式太極拳》一書“身法要點第13條”中也談到兩腿虛實必須分清,而且虛中要有實,實中要有虛。書中還說“如虛實不分,便成雙重”。說起雙重之病,實乃習練太極拳者必需解決的大問題。從練體而言,本身雙重,必然導致“滯”,不靈活了;從應敵對待而言,彼此雙重必然導致“頂”。只能是力大勝力小,也失去太極拳以小勝大,以弱勝強的意薀了!因此《拳經(jīng)》要求,“虛實宜分清楚”。
  那么,虛實是什么呢?虛實即陰陽,打太極拳時,陰陽虛實無處不在,如上下,前后,左右,內(nèi)外,兩手之間,兩腳之間,手腳之間,兩手兩腳之間等等,所謂周身處處皆虛實。雖然周身各處虛實反應的形式極為復雜,但仍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尋。如上虛則下實,前虛則后實;左虛則右實,右虛則左實;以兩腿間的關系而論,若左腿為虛則右腿為實,右腿為虛則左腿為實;以兩手兩腳之間的關系而論,則“三虛抱一實”……等等。
太極拳運動最主要的特點,就是矛盾的對立統(tǒng)一和相互轉(zhuǎn)化。以摟膝拗步第5動“左掌下按”和第6動“右掌前按”為例,我的老師王培生在傳授時提示:設對方用右腳向我踢來,我左掌下按,不是左掌著意往前下使力,而是以左掌食指為引導,于別處作功,左掌自然產(chǎn)生一種既松且沉的下按勁,對準其膝蓋骨往前下按去(這里特別說明,這個所謂的“別處作功”,即右腕松力,向上提至右耳旁,意想右虎口要貼上右耳門,接著松右肩墜右肘,兩眼注視左食指指尖,重心在右腿,意在左肩)。此動是左掌順勢去下按對方的膝蓋,待機而發(fā),而第6動右掌前按,則是在前動左掌下按的基礎上,因?qū)Ψ揭荒_踢空,必向其前下落步,落在我下按手的側(cè)旁,我則趁勢進左步,用左陽陵緊貼其右陰陵,并迅即抬頭看著對方身后,發(fā)右掌進擊其面或胸(王老師特別強調(diào):眼往那里看,掌往那里發(fā);掌往那里推,不是想推對方的動作,而是想外三合,肩、肘、手與胯、膝、足,一一相合)。
  此動所發(fā)之右掌,既不要用力也不要軟,以無名指引導好似穿針引線,向前夠針眼(俗稱打閃紉針。形容用時之快速。這就是虛中有實)。這時下面體重已由右腿逐漸移到左腿。當右掌沾上對方后,立掌,凸掌心,中指朝天,右大指與食指朝右上的第一節(jié)橫紋線成水平,右臂外旋,此時意在左掌心;接著意想左掌食指往前指,中指欲與左肘尖成水平,略含向后耙摟之意。實際上是松肩墜肘,手臂一曲,左肘向側(cè)后虛空處一沉,身子也隨之下沉,同時右腿從胯到膝到足,節(jié)節(jié)舒展蹬右腳,開后腳跟,到右腳將要離開又不離開地面時為度。這時前面的右手已完全由虛變實了。
  對上述右腿從胯到膝到足的變化,王培生老師以“用秤秤物,要把秤砣不斷往后挪,挪到與柀秤之物均衡時打住”來比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必須均衡,秤砣要想壓住秤,必須是虛懸著并擱在適當?shù)牡胤?,方能起作用,所以后足也必需松開虛懸。這就是后腿由實變虛,虛中有實的由來。
  先賢說,以拳證道,即勢明理。上述這些,無一不體現(xiàn)著太極拳“重意不重力”、“有前有后,有上有下,有左有右”、”實中有虛,虛中有實”、“此消彼長,同生共滅”和“視靜猶動,動中求靜”、“一動無有不動”等道理。你要想遠離太極操,練好太極拳,悟得太極之道,就必須在這方面做有心人!
  下面再談一談盤拳中,形與意脫節(jié)的問題。
  太極拳強調(diào)“重意不重力”,要求“先在心,后在身”,“意氣君來骨肉臣”。也就是盤拳時,先由意動,繼而內(nèi)動,接著氣動,最后形動,由內(nèi)達外,內(nèi)外協(xié)調(diào)一致。所謂“意”,就是“想“,清代中醫(yī)巨著《醫(yī)宗金鑒》中說:“意者,心神之機,動而未形之謂也?!贝蛱珮O拳,一招一式無不是用意節(jié)節(jié)貫串循環(huán)往復,直到整趟架子結(jié)束,所以有人說,“拳”是“有形的意”,“意”是“無形的拳”。
  當然,練拳時意動形隨,形隨意動是高級階段,初學者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要達到“先意后形”,需要有一個過程。初學時,大家想的是努力要記住每個姿勢,包括動作,順序,要領等等,而這個“記住”的過程,就已經(jīng)是“以意導體”,用意的第一步了。以后的要努力的,就是時時注意拳意夠不夠濃,到不到到位,長期堅持,必有進步。
  再如盤拳時,每一式比比劃劃動作都做了,但對業(yè)余愛好者來說,不在步子邁多大,蹲身有多低,關鍵是在意,在精神貫注到位了沒有?建議大家目前還是首先把姿勢動作做對,掌握好每個式子的要領,努力體悟由內(nèi)達外,內(nèi)外協(xié)調(diào)一致,也就是,用內(nèi)形來來支配外形,借無形來支配(影響,感應)有形。近期看到解守德先生的專著《太極內(nèi)功心法》,書中提出一個“太極思維假修真”的概念。解先生說的這個“假”,指“假想”,我的理解即“想像”。按太極思維,練到一定的階段,必須要借助內(nèi)形(無形的東西)來“支配”(“影響”,感應”)有形的肢體。由此想起,當年吳圖南老先生傳授太極拳練架定勢的第一式“太極勢”(即一般叫太極起勢),練到一定的階段,就要增加“蓄外意”,站“六面勁”等的意念活動。有一天在公園,有一位同志跟我說,她練“合太極”這個動作時,兩手從頭維左右兩側(cè)合抱到頭頂上空,徐俆往下落時,胸口既不逼悶也不難受,只是胸口有些發(fā)緊。我說,你太介意肢體這個有形的東西了。應忘掉有形的雙手,借助無形的假想來“支配”(感應)有形的肢體。我建議她實作時,想像兩手謹小慎微地捧著一個大氣球,勁兒大了氣球會炸掉,勁兒小了氣球會飛了,要似挨非挨專心捧著氣球,從頭頂上方徐徐落下,整個過程中,不想手,就想著手內(nèi)無形的氣球。她按我的話一練,果然頓時心口既松快又舒服。這個例子雖小但理兒不小,如果從“操”與“拳”的區(qū)別來說,原先的練法有一點類似“操”,而后來按要求一絲不不茍地做了,應該說練的是“拳”。
  在本文最后,我借用吳圖南老師的話來作結(jié)束,吳老師認為:太極拳的奧妙就是一切以“意”為之。能如是,則將體會到“其大無外,其小無內(nèi)”;“放之則瀰六合,卷之藏于密”;“大小由之”之樂趣。其變化就如孫悟空的金箍棒,說大可以是定海神針,說小可以比繡花針還小能放進耳朵眼里去。這些無形無象地地道道的真功夫,是通過看不見摸不著無形的“假想”,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刻苦修煉出來的。
如何才能做到'氣沉丹田'?
太極拳的各主要流派.雖然風格相異.但都講求氣沉丹田.可以說,氣沉丹田是太極拳術的最根本要求之一。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氣沉丹田?氣沉丹田之后人身體的表現(xiàn)是什么?本文主要從太極拳術的斂臀要求以及它與呼吸二者之間配合的角度,談一點體會。
丹田(此處指下丹田),既是道家養(yǎng)生功法中的重要部位.也是武術練習中人身體上下相隨的重要部位。練習太極拳要做到氣沉丹田.首先應注意呼吸的沉降.要與動作的起落、開合、收放、前后推移相配合。要做到呼吸自然。不能有間斷。呼吸要深、慢、勻、長。太極拳術的套路練習,一般要求起吸呼落,開吸合落.收吸放呼。如此練習,天長日久,就能逐漸做到呼吸沉降.氣沉降而不是上?。苌硪凰傻侥_。只有氣沉降下來.周身勁力方能隨之下沉。神氣收斂入骨,真正達到松沉的境界。當然這一要求要與含胸拔背等相結(jié)合。其實同為內(nèi)家拳的形意拳亦有此要求,形意拳的“頂、扣、圓、敏、抱、垂、曲、挺”。其中的 “垂”.即要求呼吸之氣要下垂,一沉到丹田.這樣下盤必穩(wěn),穩(wěn)如泰山。
其次.呼吸沉降的同時還應注意收斂住臀部。斂臀也是太極拳術最主要的要求之一,也是內(nèi)家拳術與其他拳術的本質(zhì)區(qū)別之一。從孫福全到李玉琳。到李天驥.再到牛勝先,歷代大武術家均極為強調(diào)斂臀的重要性。正如我的老師所言:人體臀部以下部位的重量占人全身的很大比重。只有斂住臀.周身上下的勁力才能形成一個整體,發(fā)力才會完整。臀部一旦撅出。周身的功力就會被大量分解,故斂臀是內(nèi)家拳術的根本性的要求。斂住臀之后,周身之力方能一松到腳.發(fā)人時周身的勁力才能合理運用,由腳跟到腿.到臀,到腹部,到腰,到胸,到肩,到肘,到腕,到手,到指尖。這樣周身之力才能成為一個完整的體系.在對抗時才能截住對方之力.在運用自己的周身之力,加上腹部的彈力。把對方放出(見牛勝先《廣州市形意拳會十周年特刊·你們毀了我的太極拳之二》)。
  這樣。一方面在套路練習中做到呼吸沉降,另一方面臀部嚴格收斂,兩者上下的壓縮.逐漸就會達到氣沉丹田的境界?!?br>以上提到的斂臀和呼吸的要求。在太極拳術實際的練習中.如果單獨達到其中的一個要求,并不是很困難。但如果在身體的運動當中同時達到二者的要求,把二者有機組合起來,協(xié)調(diào)一致.那就不是很容易了。而這正是體現(xiàn)一個人功力的重要標準之一。如果用函數(shù)關系來表達,斂臀和呼吸可以視為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武術“功夫”的最重要的兩大變量這兩大變量的組合,集中表現(xiàn)在人的腹部。中國武術家們常提到的氣沉丹田,腹式呼吸即為此。斂臀與呼吸相結(jié)合,在身體的運動當中.上下、前后相擠,力、勁、氣逐漸壓縮,集中于腹部,最終會氣沉丹田.形成小腹堅實的結(jié)果。
 氣真正沉入丹田之后.不論呼吸、發(fā)力,言談舉止間.小腹部位始終堅實。這也就是著名的《太極拳論》中所提到“氣宜鼓蕩”,《十三勢歌》中提到的“刻刻留心在腰間,腹內(nèi)松靜氣騰然”。
一個真正有功夫的太極拳師.氣沉丹田后。小腹堅實.當受到對方拳腳的撞擊時。腹部自然會有一定的抗擊打能力。這可以作為檢驗一個人是否真正掌握太極拳術的標準之一。我的老師曾經(jīng)提到過,推手高手郝家俊先生.用腹部放人的勁力相當足.比一般人用手的勁力還要大。為了使我們親身體驗何謂“氣宜鼓蕩”.在日常訓練的時候.老師也曾讓我們用力擊打過他的腹部.推手時也體驗過老師如何用腹部發(fā)力,把我們發(fā)放出去。1978年日本太極拳第4次訪華團訪華期間.我的老師曾在崇文體育館教幾位日本朋友太極推手。日本朋友想不到老師身材瘦小、但很難推動。后來全團13個日本朋友排好隊,輪流在老師身上試力,結(jié)果沒一人能推動老師。日本朋友曾好奇地撩起老師的衣衫,發(fā)現(xiàn)老師的腹部堅硬如石。這也就是氣沉丹田的表現(xiàn)。
在拳術的訓練當中把斂臀與呼吸相結(jié)合,難度更為增加,這是中國古人在不斷地練習揣摩中發(fā)現(xiàn)快速增長勁力的重要秘密之一。
(轉(zhuǎn)帖--供參考)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日本一区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丝袜一区二区| 日本熟女中文字幕一区| 99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色播| 少妇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女国产精品久久| 91人妻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有码|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嘿嘿| 年轻女房东2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精品二人人爽久久| 欧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天堂| 午夜色午夜视频之日本|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免费| 日韩少妇人妻中文字幕| 高中女厕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 东北老熟妇全程露脸被内射| 久久精品中文扫妇内射| 色综合久久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又粗又长又大高潮视频| 日本成人三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伦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又粗又猛又长又大| 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特黄大片做受大屁股 | 人人爽夜夜爽夜夜爽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区中文色| 久久re6热在线视频|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日韩一区| 成人精品亚洲欧美日韩| 日韩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99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 久久三级国外久久久三级| 日本少妇中文字幕不卡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永久| 91在线爽的少妇嗷嗷叫| 中国黄色色片色哟哟哟哟哟哟|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一区|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特黄大片做受大屁股|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