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行為違背社會常情,與社會規(guī)范和社會準則相悖,且習以為常。處處以自我為中心,頭腦中只有自己而無視他人,從不關心他人痛癢。明顯缺乏自控能力,行為常常失控,故沖動任性、難以與人保持深刻的人際關系,雖然明知行為錯誤,也不感到內(nèi)疚和不能吸取教訓。人格障礙一般于早年開始,此類偏離正常的人格,一旦形成以后即具有恒定和不易改變性。他們智力并不低下,但人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過分地發(fā)展,而且人人對自己人格缺陷缺乏正確的判斷。如具備以上特征,又能排除器質(zhì)性疾病和精神病所致的人格改變,則確定人格障礙并不困難。這類人在幼年往往就開始心理成長有問題,成長后情感膚淺而冷酷,脾氣不好,自我控制不良,對人不坦率,缺乏責任感,與人格格不入。法紀功能較差,行為受本能欲望、偶然動機和情感沖動所驅(qū)使,具有高度的沖動性和攻擊性。自私自利,自我評價過高,狂熱但不動人的行為,對挫折的耐受力差,遇到失利則推諉于客觀或者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為自己開脫,或引起反應狀態(tài)。缺乏計劃性和目的性,經(jīng)常更換職務;缺乏良知,對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覺知,缺乏悔恨感與羞慚,不能吸取經(jīng)驗教訓,多種形式的犯罪,趨向伴發(fā)藥物或酒精濫用。 此類人一般不情愿尋求醫(yī)生幫助,因此門診極為少見,他們往往違犯社會法紀而被監(jiān)禁或投入勞教。有時他們被迫來就診,其實大多表現(xiàn)緊張、抑郁、認為周圍對他歧視、遭人憎恨。這種認知和情緒狀態(tài)可遷延下去,甚至到成年違紀行為減少時亦如此,他們與家庭、朋友、配偶不能保持長久、親密而忠實的關系,兩性關系混亂,經(jīng)常更換婚姻關系,對子女父母不聞不問。藥物不能改善人格結(jié)構(gòu),但對某些表現(xiàn)可能有一定效果。情緒不穩(wěn)定者可給以小劑量酚噻嗪類藥物,如奮乃靜4毫克或氯丙嗪100到200毫克,睡前一次。如果條件允許,
可以接受精神外科治療,大腦一定部位定向破壞手術可改善某種類型的人格障礙癥狀,如沖動行為明顯者。但手術可導致不可逆腦局部損傷,故外科治療應采取慎重態(tài)度。最可取的方式,還是心理治療,心理治療對人格障礙是有益的,通過深入接觸與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以人道主義和關心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幫助他們認識個性的缺陷所在,進而指出個性是可以改變的,鼓勵他們樹立信心,改造自己性格。控制和改善患者的偏離行為,使其丟掉那些獲得和習得的不良習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