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有多少工作需要大學文憑呢?36氪 · · 打開原文 實際上供需市場已經失衡了,而這正在制造惡性循環(huán)。 編者按:這是一篇對美國教育現(xiàn)狀的思考文章,但是其實我們也有類似的情況——高等教育畢業(yè)生越來越多,崗位不夠用了,大學畢業(yè)生當保安的情況比比皆是。其次是大學畢業(yè)出來的人并未掌握實際技能,也就是所謂的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還有,盡管最近2年取消了大量的職業(yè)資格認證,但是仍然有很多地方掛靠現(xiàn)象仍然大量存在。有人專門考認證然后把證書給需要的單位掛靠,但其實做事的并不是這些缺乏實際經驗的人,造成一個非常尷尬的情況:有證書的不會做,會做的沒證書。不管他的觀點對不對,這都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思考。 在一些圈子的傳統(tǒng)觀點認為,我們還需要把更多的人送進大學。正如蓋茨所寫那樣:“美國面臨著大學畢業(yè)生的短缺問題……到2025年,美國2/3的工作將需要高中以上的教育?!?/span> 我對這個觀點是非常懷疑的。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出了許多職業(yè)工作(建筑師、經理、律師)對于3到7年的高等教育學校其實并沒有自然需求。相反,這種嚴格要求是由于資格認證方面的法律限制了職業(yè)的準入并為薪酬提供支撐。 為了給這篇文章準備材料,我決定做一張電子表格,把美國職業(yè)要求的情況會做一下,然后根據(jù)自己判斷計算出有多少比例的工作是真正需要大學學歷的。我把每一項職業(yè)都歸類到以下幾種類型內:
我基于自己的主觀判斷而不是HR的機制把工作進行了分類。你也可以建立自己的表格做出相應改動,但需要解釋一下改動的原因,為什么這項工作需要更多或更少的教育。 下表是我自己的統(tǒng)計結果,對比了接受教育方面崗位的要求情況、接受教育的占比以及實際畢業(yè)情況。 從這個表格來看,根據(jù)我的主觀分類,我是對的,蓋茨錯了:-)我們的學校教育是太多而不是太少了。如果誰有蓋茨的電子郵件的話,請幫幫忙把這篇文章發(fā)給他看,把職業(yè)調查表格也轉給他,告訴他說他完全是瘋了。說60%的工作天生就需要10年的學位(中等教育6年+高等教育4年)并沒有可信之處。如果說60%的工作需要一紙大學學位證書的話,這一要求完全是人工編造出來的(由于資格認證法律以及競爭性信號的惡性通脹/學位膨脹——比方說華盛頓特區(qū)的新監(jiān)管要求兒童保育員要有大學學位)。 我注意到最令人吃驚的一件事情是,有多少工作其實幾乎都不需要專業(yè)學習或者培訓。即便是在看法與大眾背道而馳的反大學教育的知識界,流行的觀點也是說我們需要更多的職業(yè)教育和學徒制。但嫻熟職業(yè)大概只占到全部工作的15%。絕大部分工作都不需要特殊培訓。這些工作基本上都是像收銀員、司機、護理員、地產經紀、客服代表、商店職員、油漆工或者勞工等。 實際上,可以貌似合理地提出需要典型高中教育以上學習的工作只有不到15%。而這些工作里面需要在正規(guī)學校而不是自學的高等教育只有一小部分比例。 但是也有說法認為,大學是大家碰撞出新想法以及“學會如何思考”的地方——重要的不是直接技能,相反大學提供的是對各類工作都有用的知識庫。 我認為這種說法是錯的,錯在4個方面:
想要“好”工作?直接補貼工資吧 常見的假設是,既然受過大學教育的職業(yè)能拿到好的工資,如果我們希望人人都有一份“好工作”的話,我們就得讓人人都上大學。 這顯然是荒謬的。怎么可能人人都成為工程師或者律師等其他職業(yè)呢?我們快不要卡車司機或者暖通空調安裝工了嗎?這怎么可能? 即便軟件開發(fā)者可以發(fā)明出機器人來取代暖通空調安裝工和卡車司機,其結果也不會是雇傭1億軟件開發(fā)者。對軟件開發(fā)者的需求也還只是幾百萬,而剩下的人必須爭相拼搶替代工作。 當更多的人擠進大學時,相應崗位的供給卻很少會出現(xiàn)擴大。相反,這一職業(yè)的工資反而會被拉低,導致學習這一領域的學生的投入最終無法與產出相抵。當律師一度是一條很有吸引力的職業(yè)道路。但上法學院的學生太多了,所以到最后除了頂級學生以外,其他學生工資都沒有保證,而崗位也變得非常緊張。類似地,太多的學生去讀了研究生,導致年輕的研究生畢業(yè)后的工資和就業(yè)前景變得非常悲慘。 處在邊緣的大學畢業(yè)生越來越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位無用且沒人要。沒有人再會需要一個南俄亥俄州立大學國際關系專業(yè)的畢業(yè)生。他畢業(yè)后最終只能去酒吧或者做設備銷售或者另100萬不需要學位也能完成的工作。在別的國家也能看到這種情況,比方說埃及就是這樣,該國把太多的年輕成人趕進學校,多到已經超出自身的經濟能力,無法提供足夠的職業(yè)崗位了。 把更多的人送進大學并不能從跟不上改變崗位數(shù)和工資水平。如果我們希望上班一族過得更好一點的話,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直接進行工資補貼。我之前寫過如何實現(xiàn)這一點。二是對文化做出改變,讓那些工作的地位更高。理賠人或者營銷經理的工作并不應該比卡車司機或者廚房生產線上的廚師更高貴或者更有心理優(yōu)勢。把一項工作認定是“好工作”而另一份是“沒有出路”的工作是很愚蠢的。歌頌普通的工人階級工作一度是流行文化潮流——但在20世紀下半葉期間,這種潮流變了,大學教育成為擁有地位的唯一出路。 真正技能反而不足 不妨考慮一下構成美好舒適生活要素的那些商品和服務:高科技電子產品、供暖、室內管道、一個裝修得好的家、可問診于訓練有素的醫(yī)生、有好飯店吃、好啤酒喝、公園、建設得好的基礎設施、可以沿街散步欣賞漂亮的建筑等等。如果你審視這些商品和服務的制造過程就會發(fā)現(xiàn),只有一小部分的工人需要大學學位。而且大部分的學位授予并未改善生產過程——授予數(shù)百萬“商業(yè)”、“溝通”或者“社會科學”學位如何可以導致這些產品變得更多更好呢?并不能。實際上,由于把那么多的人疏通到大學這條路上,我們已經失去真正讓生活變好的技能。我們已經失去了一度創(chuàng)造出美麗的街道景觀和華麗的建筑大樣的工匠。我們已經沒有錢去花在基礎設施上。我們的債務更高了,壓力更大了。 此外,即便是在工程領域,有太多的專門技能僅僅存在于生產組織內部而不是教科書上了。每一位工程師在得到一份工作時,都要有很長的一段適應期,需要在這段時間去學習完成工作真正需要的技能。他們要學習為什么教科書版本的知識太過簡化或者過時,要學習完成工作需要的真正的技術技巧和工具。 在過去幾十年里,美國人在學位方面的確已經受到了更多的教育了。但現(xiàn)實是,隨著嬰兒潮一代退休以及高科技崗位轉移到了海外,像我父親那樣的人正在訓練中國工程師來取代他們。現(xiàn)在《福布斯》告訴我們說Kindle沒辦法在美國生產,因為那里已經沒有必要的技術生產設施了。根據(jù)政策研究者的分析,我們的受教育程度已經變得更高了。但如果你看看開發(fā)高科技產品所需的實際知識,這個問題要黑暗得多。 一個健全的教育體制應該是什么樣的? 如果蓋茨先生讓我負責制訂他的政策建議的話,以下是我認為應該推進的一些補救措施:
如果這些改革得以通過,普通職業(yè)人員就能在更早年紀賺更多的錢,身上背的債務更少。而因為有了10萬美元的救濟,普通工人手頭也不會那么緊張。不同人口的財務壓力將得到極大緩解。 但現(xiàn)實是我們把越來越多的人和時間都投入到昂貴的學校教育上面,這對所有人都造成更大的傷害。 |
|
來自: 明月asoixc9g7x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