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起大棚種上蔬菜,相對于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收益大大提高??茖W種植、加強管理、提高產量和質量,同時減少成本,也是眾多蔬菜種植戶正在努力做的,提質增效,絕對是進一步增加收益的好辦法。然而,對于上蔡縣銀恒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的負責人楊清華來說,他要的,卻遠不止如此?!耙粋€一畝二左右的蔬菜大棚,僅建棚投入就十多萬元,盡可能提高畝效益,是重中之重”。 楊清華的銀恒種植專業(yè)合作社,除了小麥、玉米等大田作物外,還擁有蔬菜大棚130個。黃瓜、辣椒、番茄等蔬菜年前上市,將會獲得不錯的收益。發(fā)展設施蔬菜,本就意味著高投入、高收益。而楊清華通過省農科院的技術指導,極大地提高了大棚收益。 11月29日,記者走進銀恒種植專業(yè)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除了設施齊全、長勢良好的番茄外,并無特別之處,當工作人員輕輕扒開底部的土壤之后,一幕奇觀呈現(xiàn)——地下部分,竟是大大小小的土豆,與枝頭的番茄是同一植株上長出的。 番茄與土豆嫁接,根下結土豆,枝上長番茄,一棵植株結兩種果,一個大棚種出兩棚菜。技術來自省農科院園藝所自主研發(fā)的專利技術,“吃螃蟹”的楊清華,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省農科院園藝所設施蔬菜研究室主任王晉華研究員介紹說,土豆和番茄同屬茄科植物,能夠實現(xiàn)嫁接,而之所以未能推廣,主要是由于嫁接成活率低,難以走出實驗室,導致該技術產業(yè)化、規(guī)?;y以實現(xiàn)。經過專家團隊的努力,該技術嫁接成活率從16.7%提高到86%,才能在合作社的大棚內出現(xiàn)。 農業(yè)新技術,給楊清華的蔬菜大棚帶來了巨大的提升。土地利用率提高100%,畝產值提升70%,僅此一項,收益就大大增加。 嘗到甜頭,楊清華在專家的指導下,還引入另一項技術,黃瓜與生菜立體種植高效模式。利用黃瓜與生菜高矮生長習性,改變傳統(tǒng)的黃瓜單一種植方式,行間套種生菜,土地利用率提高25%,產量效益提升30%以上。 楊清華介紹說,他的蔬菜大棚里,農業(yè)科學、農業(yè)技術隨處可見,結合土壤處理劑、全營養(yǎng)專用肥等新產品的應用與集成,制定了設施農業(yè)水肥一體化精準化技術規(guī)程,讓蔬菜在生產過程中實現(xiàn)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產;應用土壤處理劑對土壤和大棚進行全面消毒,為蔬菜生長提供一個健康無菌的環(huán)境,解決重茬與連作障礙,土傳病蟲害減少95%以上。 |
|
來自: 昵稱42057706 > 《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