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中過于敏感怎么破 文/段好寧
一、人際敏感說的是怎么回事? 生活中總有一類人,在跟別人在一起的時候總是顯得有些拘謹,很客氣,很禮貌,也很小心翼翼。他可能很用心地聽對方說出的每一句話,很用心地觀察對方的一舉一動, 并且會細心揣摩對方的言行背后的含義,但他可能很少談自己的看法,始終低調(diào)而內(nèi)斂。我們中國古代人所形容的“謙謙君子”大概就是這樣,用現(xiàn)在的話說,這樣的人會讓人覺得——有一點“裝”。 還有一類人,在和別人的交往中總是很挑剔,總會輕易地捕捉對方的缺點,并對這些缺點保持著警惕甚至是排斥。他會有些難相處,可能因為一點小事莫名其妙地沖你發(fā)脾氣,比如你不小心弄亂了他桌子,或者一屁股坐在了他的床上,又或者借了他的東西沒有及時歸還,等等。總之,這樣的人給人的感覺“規(guī)矩”很多,你的任何一點無拘無束都可能會讓他覺得放肆,要么他可能會無厘頭地對你橫加指責,要么他可能會對你敬而遠之,不冷不熱。 假如你也有同樣的經(jīng)歷,你會發(fā)現(xiàn),上面這兩種人,其實也很可能是一類人,而這樣的一些表現(xiàn),在心理學里面,我們稱之為人際敏感。 人際敏感本身并不意味著好壞,在跟別人打交道的過程中保持適度的敏感當然是必要的,試想一下,假如跟你交往的對方對你的意思毫不敏感,完全不能理解你的需求和愿望,那場面一定也會很尷尬。和很多心理問題一樣,人際敏感只有超過了一定的程度,對一個人的心情和生活產(chǎn)生了干擾,才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大學生中間,人際敏感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問題,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fā)現(xiàn),我們在心理普測中最常用的量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中就有一項人際敏感因子,從我們近幾年的測試結(jié)果來看,大學生中間的人際敏感問題在總共10個項目中排名是很靠前的。那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這個人際敏感的問題。 二、人際敏感是如何形成的? 心理學里面說,一個人對世界的體驗最終形成一種叫做心理現(xiàn)實的東西。也就是說,世界客觀上是一回事——我們暫且稱為客觀現(xiàn)實,而人的內(nèi)心感受到的世界其實是另外一回事,我們叫心理現(xiàn)實或者主觀現(xiàn)實,這兩者之間其實存在著不小的差異。舉例來說,這個客觀世界里每天都發(fā)生這戰(zhàn)爭、車禍、打架斗毆等等隨時可能奪取我們生命的意外,我們每個人都有遭遇的可能性,毫無疑問,這是客觀存在的。然而假如不是我這樣提醒各位,也許你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你也從來不會擔心下一秒鐘你的生命可能受到威脅,也就是說,你的心理現(xiàn)實里面這樣的危險不存在,或者極少存在。 由于心理現(xiàn)實更多地由一個人的經(jīng)歷和體驗決定,那么當面對同一件事情的時候,每個人的感受是很不一樣的。有的人天生就有安全感,跟人見面即熟,有的人缺乏安全感,對別人總是慎之又慎,這些都和一個人從一開始對我們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里的人所產(chǎn)生的體驗有關(guān)。 在心理學里面認為,這些最初的體驗形成于很早以前,我們通常認為一個人的這些基本體驗在出生后的2-3年里就會形成,而且一旦形成就會牢固,不容易改變。在這些基礎(chǔ)體驗的影響下,形成一個人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和行為方式,就是我們說的性格。我們中國有“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江山易改秉性難移”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人際交往中的這基本體驗,說的具體一些,就是一個人對“他人”的基本體驗:別人對我來說是不是足夠安全,他會不會傷害我?他能不能理解我要表達的意思?他會不會因為我的某個缺點討厭我,等等。這些對“他人”的基本體驗來源于我們在與我們的“重要他人”互動中獲得的經(jīng)驗,這里的重要他人是指主要的養(yǎng)育者(大部分情況是父母親)。 簡單來說,一個人在幼年時期和整個成長過程中與父母親之間的關(guān)系影響著他的人際敏感性和人際交往的模式。 一位愛挑剔、苛刻的母親,習慣于動輒指出小孩子的錯誤并加以批評,反復(fù)多次以后,這個小孩子可能就會變得小心翼翼,因為他必須學會時刻保持警惕,避免犯錯誤,避免被訓斥,避免被母親討厭——對一個幼兒來說,沒有什么比這更糟糕的懲罰了。 這種時刻謹慎小心翼翼的體驗時間久了,便會固著下來,焦慮和敏感形成了習慣,察言觀色、不斷地檢視自己也成為習慣,以至于在任何接觸到別人的時刻,這些習慣便自動被激活了,潛意識的功能是要以這樣的方式時刻避免內(nèi)心里那個糟糕的結(jié)果發(fā)生。 三、如何才能從過去的陰影和習慣中逃脫? 心理問題的解決方法說出來總是很簡單:相信自己是很有價值的人,相信自己是很可愛的人,相信周圍人對你的善意和喜歡,相信大家不會輕易地因為你的某個小缺點就討厭你,拋棄你——相信你是被接納的。 心理問題的解決從來不是只停留在一個“道理”上面去要求一個人相信什么,從來不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式的徹悟,還是要回到體驗上面來,體驗和道理從來不是一回事。道理上講得通的事情,體驗不到等于白搭。就像前面說的,我也知道我這樣敏感不好,我也知道大家可能并不會因此討厭我,我也知道我的那些敏感和焦慮在很多時候有些多余,可是就是停不下來。 人的體驗就是這樣奇妙。假如你的一位親人或朋友正在向你哭訴,你看著他痛苦的表情,堅持了一會之后你開始試著勸慰她,你能講出一連串連你自己都驚奇的人生哲理,然而對方也許感受到的只是——你希望他盡快停下來放棄那些糟糕的念頭和情緒——你不能理解他的感受,你有些不耐煩甚至討厭他了。 真正的接納和理解或許是:你聽他說完,不要急于勸說他什么,因為你相信該懂的道理他都懂,他只是需要情感的支持和回應(yīng),你可以替他遞過紙巾,耐心地等他差不多說完的時候告訴他,你也能體會他的痛苦,也許你此刻也沒有什么足夠好的方法能夠在短時間之內(nèi)幫他免除痛苦,但是當他需要你的時候,你會愿意和他一起面對,一起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試想一下,誰會不希望人生之中能夠遇見這樣的一位朋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