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作為教育強國的美國,人們對其在科技方面的貢獻及表現(xiàn)并不滿意,例如人造地球衛(wèi)星由前蘇聯(lián)搶先發(fā)射成功等,人們開始反思教育的實用性以及教育成果的重要性。在這種背景下,成果導向教育在1981年由Spady率先提出,并以驚人的速度獲得了廣泛重視和應用。經(jīng)過此后10年左右的發(fā)展,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至今仍被認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確方向。美國工程教育認證協(xié)會(ABET)全面接受了OBE的理念,并將其貫穿于工程教育認證標準的始終;我國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協(xié)會頒布的《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15)》也充分體現(xiàn)了OBE理念,明確要求“專業(yè)必須通過評價證明所培養(yǎng)的畢業(yè)生達到畢業(yè)要求”。2016年6月,我國正式成為“華盛頓協(xié)議”成員,用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引導工程教育改革,具有現(xiàn)實意義。 為幫助大家快速了解OBE的基本內(nèi)容,我們匯編了國內(nèi)OBE研究專家李志義教授的部分研究成果,以供大家學習。特此向李志義教授致謝! 成果導向教育 Outcome Based Education 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稱OBE)是一種以學生的學習成果(Learning outcomes)為導向的教育理念,認為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后所取得的學習成果。 人人都能成功 所有學生都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功,但不一定同時或采用相同方法。而且,成功是成功之母,即成功學習會促進更成功的學習。 個性化評定 根據(jù)每個學生個體差異,制定個性化的評定等級,并適時進行評定,從而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對教學進行及時修正。 精熟(master learning) 教學評價應以每位學生都能精熟內(nèi)容為前提,不再區(qū)別學生的高低。只要給每位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機會,他們都能達成學習成果。 績效責任 學校比學生更應該為學習成效負責,并且需要提出具體的評價及改進的依據(jù)。 能力本位 教育應該提供學生適應未來生活的能力,教育目標應列出具體的核心能力,每一個核心能力應有明確的要求,每個要求應有詳細的課程對應。 清楚聚焦 課程設計與教學要清楚地聚焦在學生在完成學習過程后能達成的最終學習成果,并讓學生將他們的學習目標聚焦在這些學習成果上。 擴大機會 課程設計與教學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在時間和資源上保障每個學生都有達成學習成果的機會。 提高期望 教師應該提高對學生學習的期望,制定具有挑戰(zhàn)性的執(zhí)行標準,以鼓勵學生深度學習,促進更成功的學習。 反向設計 以最終目標(最終學習成果或頂峰成果)為起點,反向進行課程設計,開展教學活動。 悉尼協(xié)議論壇 總結(jié)成果、交流經(jīng)驗、信息共享 |
|
來自: 愚然樓 > 《教師教育/基礎教育/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