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30 15:53:30)
據(jù)劉氏族譜載:劉庭槐“究及天文、地理、陰陽、醫(yī)、卜諸書”。也就是說,劉基的祖父精通風(fēng)水,祖上以及他本人的墓地,基本是出自他之手所卜。 另記載:劉基之高祖劉濠,以祖蔭遙授中書舍人,只是虛銜,并非實職。入元后,祖父劉庭槐為太學(xué)上舍,本可直接參加進士會試,而無需通過舉人鄉(xiāng)試,旋因元朝時科舉廢除,不能重上仕途。父劉爚幼有神童之譽,也因仕途無路,內(nèi)心苦悶,只能授徒為生,曾任遂昌縣教諭。劉基出生,科舉恢復(fù),方有仕進之望。 劉爚幼時是神童,劉基幼時亦是神童,父子兩代都是高智商,在風(fēng)水基因上并不簡單。最后請大家看完劉伯溫祖墳系列之三,再綜合三個祖墳,作出自己認為的看法: 01,衛(wèi)星圖 圖1,劉伯溫的高祖和祖父墓,都是在同一大局內(nèi),圖中綠圈為劉集墓,紅圈為劉庭槐墓的位置。 02,衛(wèi)星圖 圖2,圖中綠圈為劉集墓,紅圈為劉庭槐墓的位置,黃框為劉基故居,藍框為武陽書院。 03,衛(wèi)星圖 圖3,來龍先開帳,后開手。 04,衛(wèi)星圖 圖4,綠圈為劉集墓,朝向第一重水口,但有近案擋住,不見水去。紅圈為劉庭槐墓,以水口山之大小貴人形為朝山。 05,于第一重水口看內(nèi)局之山。 圖5,在第一重水口停車看內(nèi)局之山,可見到劉集墓的分脈少祖山。 06,第二重水口捍門山。 圖6,第二重水口有捍門山對峙,數(shù)水交匯于此而出。 07,拉鏡頭看第二重水口外貴器。 圖7,第二重水口外可見有貴器,拉近鏡頭看可知。(因山谷中有淡霧,那些小山照得很朦朧,現(xiàn)經(jīng)過光線處理才把它們突現(xiàn)出來。) 08,于朝山半腰略側(cè)看穴星來龍A。 圖8,朝山很多樹木,本以為照不了穴星,后來看到一峭壁邊上樹木少一點,就爬了上去,剛好從樹縫中看到穴星和少祖山。 09,于朝山略側(cè)看穴星來龍B。 圖9,再找個空間看沒那么多樹枝擋,紅圈處是劉庭槐墓的大概位置。 10,于朝山略側(cè)看穴星來龍C。 11,于朝山拉鏡頭看穴星來龍。 12,于朝山腳下遠看穴星和后山。 圖12,這是在朝山腳下,遠看穴星和后山少祖。 13,于朝山腳下拉鏡頭看穴星和少祖山。 14,于朝山腳下看穴星和后山。 15,于左帳山上側(cè)看穴星。 圖15,這張是在左帳山上側(cè)面拍攝的,穴星看不清楚,主要是看一下白虎方的遠山貴器。(原相片攝到的遠山很朦朧,現(xiàn)在是經(jīng)過光線處理才把山的輪廓突顯出來的,并畫線示意才能看明白。) 16,于本身青龍砂側(cè)看穴位。 圖16,于青龍砂上側(cè)看穴場,可見樂山高高在后方,穴星圓突,青龍砂較厚,白虎砂略薄。 17,于青龍砂上看穴場。 18,于案山上看穴場。 19,于案山腳下正面看穴場。 20,于白虎砂前側(cè)看穴場。 21,于白虎砂上側(cè)看穴場。 22,于白虎砂側(cè)看來龍和穴星。 23,說明碑 碑上說明,此是劉庭槐夫妻合葬墳。 24,于墳前看明堂。 圖24,青龍抱作案,來龍和主要來水俱是從右方來。 25,于墳前看青龍方。 26,于墳前看白虎方。 27,于墳上看明堂。 圖27,墳前石頭不是很平整,大約測得:坐戌山296度至297、5度這個范圍。 28,于墳后看明堂。 圖28,內(nèi)水約出巽方136度,朝山在乙方103度和112度。 其它山峰:丑35度, 辛291度,庚258度,亥330度, 子361度,癸17度,丑23度,丙162度,未203度。 (注:以上俱是地盤,大家按周天度數(shù)折算回自己所用即可。) 29,于穴星頂上看明堂。 圖29,朝山是大小貴人形,劉基的高祖劉集墓左前方亦是同此山。 30,民國時所立墓碑。 圖30,此碑立于墳后,是民國時重修墳?zāi)箷r所立。 后補資料: 人物家譜:劉基的祖上可以追溯至七世祖劉延慶,再之前的難以稽考,只知劉氏一族是聚居于豐沛一帶。 1. 劉延慶,曾任北宋宣都統(tǒng)少保,累官至鎮(zhèn)海軍節(jié)度使。靖康之難發(fā)生,在領(lǐng)殘部逃離時,死于敵人箭下。 2. 劉光世,字平叔,劉延慶次子,官至太師楊國公。 3. 劉堯仁,是一位甘于淡泊、品德清高的讀書人,不愿作官,隱居不出,甚至把住家由臨安遷至竹洲,遠離塵囂,課子自娛,躬自食。 4. 劉集,受父親影響,沒有出任官職,將劉家遷至青田的武陽,于是劉氏以青田人自稱。以實踐仁義自我要求,敦勉子孫遵行祖先與先圣先賢所訓(xùn)神的仁義之道。 5. 劉濠,曾義救反元義士林融及多位義民,而讓自家燒毀,之后人們甚至預(yù)言,這樣的義行,將會為后代子孫帶來福澤。 6. 劉庭槐,字尚德,十分博學(xué),曾涉獵天文、地理、陰陽、醫(yī)卜等學(xué)問,曾任元朝太學(xué)上舍的官職。 7.劉爚,字如晦,是一位飽學(xué)之士,官職是遂昌教諭。 8. 劉璉,劉基長子,生于1348年(元順帝至正八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與胡惟庸的黨人起沖突,被脅迫墮井而死。 9. 劉璟,劉基次子,生于1350年(元順帝至正十年),后因?qū)γ鞒勺嬷毖裕骸暗钕掳偈篮?,逃不得一篡字?!北徊度氇z,在獄中自縊。 至劉基的孫輩后,每代都有受蔭封誠意伯的,一直到崇禎年間。 其它資料: 劉爚育有三子,長子劉伯祥,次子劉伯溫(劉基),三子劉伯陞。伯陞宦游在外,后人中有留居異地者,恐與湖南劉姓有關(guān)。 劉濠育子庭槐,在麗水宗親介紹下,娶了望族梁姓淑媛,生了神童劉爚。劉爚長大后,娶了南田浯溪富弼相國之后富氏,生了三子,劉基是老二。 劉爚時代科舉被廢,仕進無路,已經(jīng)痛苦不堪。如今科舉恢復(fù),劉基又那么聰明,“學(xué)而優(yōu)則仕”的條件完全具備,在外教書的劉爚寧肯放棄工作,回家全力教育三個兒子。而對劉基更是精心培養(yǎng),節(jié)衣縮食供他上麗水府學(xué)(郡庠)隨名師鄭復(fù)初鉆研“河洛心法”。 至此劉伯溫在武陽居住的三代祖墳案例發(fā)表完畢,至于在未遷居至武陽之前的祖墳已經(jīng)無從可考,只略備資料與圖片給大家參考了。 至于劉基故居只是路過未入,當(dāng)時一天的時間只夠考察三個祖墳,另外傳說葬他本人的九龍戲珠地,亦無時間去,只待以后有機會再作考察了。 |
|
來自: MSAAA > 《風(fēng)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