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p> 盡管端午 “起源說”多種多樣,比如聞一多認為是古百越族舉行龍圖騰崇拜活動的節(jié)日、又南朝吳均《續(xù)齊諧記》及宗懔《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起源于紀念屈原、又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曹娥等等,但“紀念屈原”一說影響最大,屈原也幾乎成了端午的代名詞。 ▍屈原的名字流傳深廣,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屈原其實并不姓屈。 《史記》云:“屈原,名平,楚之同姓者也?!背鴩樟d,國姓是羋,屈原是楚國貴族,所以同樣姓羋。
《大秦帝國之崛起》中,楊志剛飾演羋原 而“屈”是屈原的氏,先秦時代姓與氏分開,凡是被分封了土地的貴族,通常以封地的地名為“氏”,人們用“氏”來稱呼貴族男子。 屈原祖先是楚武王之子,被封在“屈邑”,所以后代以“屈”為氏。 故此,就有“屈原”一稱。所以也就很明了,屈原與《大秦帝國之崛起》里的羋原是同一個人,屈原與嫁到秦國的羋八子,也就是后來的宣太后羋月,同屬楚國貴族。
《大秦帝國之崛起》,寧靜飾演羋八子
《羋月傳》中孫儷飾演羋月 ▍說到屈原,自然也要說到賽龍舟和吃粽子。 傳聞屈原投汨羅江后,當?shù)匕傩談澊瑩凭龋K究不見蹤跡。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后來逐漸發(fā)展為龍舟競賽;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屈原的身體,于是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后逐漸發(fā)展為吃粽子的習俗。 但正如上面提到,另外的研究認為,龍舟競渡是百越之地春秋之前就有的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而食棕,最開始則是為了紀念吳國大夫伍子胥。 不論如何,粽子如今已成為端午期間幾乎家家戶戶必備的食物。粽子又名 “角黍”、“筒粽”,經(jīng)過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蒸煮等多道程序而最終出爐,花色品種繁多,味道嫩滑清香。
▍除了食棕,民間還有在端午懸掛艾草、菖蒲的習俗。 端午是入夏后第一個節(jié)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fā)期,而艾草和菖蒲具特殊芳香,藥理作用明顯,所以人們用它們來驅病、防蚊、辟邪。
▍艾草菖蒲以外,一些地區(qū)還用中草藥如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制成香料,并用五色絲線或碎布縫成香包。 香包佩在胸前,香氣撲鼻,用以驅蚊殺菌,袪毒避邪,是端午節(jié)特有的民間藝品。
另有一些地區(qū),習慣于在端午時節(jié)采集茶葉、草藥,熬制涼茶等飲用,以調(diào)節(jié)身心、消暑養(yǎng)生。
高詠楚詞酬午日 碧艾香蒲處處忙 端午節(jié),人有懷古之思,草木亦有幽情。 ------------------------------------------------------------------- 文字為茶邊求原創(chuàng),部分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歡迎關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