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叡(442—520.9.20),字懷文,史稱韋虎,京兆杜陵(今陜西藍田附近人),南北朝時期梁朝名將。 韋叡的祖父韋玄,不愿為官,隱居在長安南山。劉裕北伐后秦(參見劉裕滅后秦之戰(zhàn))時,曾讓韋玄為太尉掾征,但被韋玄拒絕。韋叡的伯父韋祖征,宋末為光祿勛。韋叡的父親韋祖歸,為寧遠長史。 韋叡對繼母十分孝敬,因此受到鄉(xiāng)里人的稱贊。伯父韋祖征為郡守,常帶韋叡去辦理公事,視之如子。時韋叡內(nèi)兄王登、姨弟杜惲在當(dāng)?shù)囟碱H有盛名,韋祖征一次問韋叡:“汝自謂何如憕、惲?”韋叡謙虛不敢回答,韋祖征說:“汝文章或小減,學(xué)識當(dāng)過之;然而干國家,成功業(yè),皆莫汝逮也”(《梁書·韋叡列傳》)。韋叡的外兄杜幼文為梁州刺史,要韋叡和他同去。梁州當(dāng)時十分富饒,到那里做官的人多因為貪財而被免職,而韋叡雖年紀(jì)很小,卻以清廉聞名。 宋永光元年(465年),袁顗為雍州刺史,見韋叡不同凡人,便引為主簿。袁顗到雍州后與鄧琬起兵反叛,韋叡遂請求到義成郡,因而沒有受到誅連。后又為晉平王左常侍,遷司空桂陽王行參軍,隨齊司空柳世隆守郢城,拒荊州刺史沈攸之。沈攸之被平定后,韋叡遷前軍中兵參軍。 此時,蕭道成已代宋稱齊,韋叡后又為廣德令,累遷齊興太守、本州別駕、長水校尉、右軍將軍。南齊末年,戰(zhàn)亂不斷,韋叡不愿遠離家鄉(xiāng),便求任上庸太守,加建威將軍。永元元年至二年(499—450年),齊國太尉陳顯達和護軍將軍崔慧景相繼叛齊,屢逼京城,以至人心惶惶。時有人問計于韋叡,韋叡說:“陳雖舊將,非命世才;崔頗更事,懦而不武。其取赤族也,宜哉!天下真人,殆興于吾州矣”(《梁書·韋叡列傳》)。于是派他的兩個兒子和蕭衍結(jié)交。 蕭衍起兵后,韋叡率郡人伐竹為筏,帶2000人和200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