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毫針療法 主穴:腎俞、委中。 隨證配穴:風濕型腰痛配陽陵泉、地機、阿是穴;風寒型腰痛配腰陽關(guān)、委陽、阿是穴;濕熱型腰痛配承山、志室、陽陵泉、長強、膀胱俞、京門;血瘀型腰痛配肝俞、上髎、血海、人中、大椎、支溝、陽陵泉;腎陽虛腰痛配太溪、命門、次髎;腎陰虛腰痛配太溪、志室、承山。 2.刺絡(luò)拔罐療法 取穴:腰部阿是穴、委中或腎俞。患者俯臥位。醫(yī)者持三棱針在患者痛點先散刺(豹紋刺)。在委中或腎俞點刺出血數(shù)滴。然后在痛點及有關(guān)穴位施行拔罐療法。每次拔罐15~20分鐘。每日1次。5次為一療程。 3.耳針療法 取穴:腎、腰椎、神門、交感、皮質(zhì)下、內(nèi)分泌。 方法:每次選用2~3穴。留針10~30分鐘。每日或隔日1次?;蚵窬€3~5天。 4.灸療法 取穴:腎俞、腰陽關(guān)、阿是穴。 灸法:蓖麻子適量。去殼。放入草烏酒內(nèi)浸泡7天備用。使用灸法時。用一堅硬細鐵絲將蓖麻子仁串在一起。點燃一端。迅速在離穴位上5厘米高處左右灸之。有灼痛感時調(diào)整灸火高度或換另一穴位再灸。每日1次。 5.穴位注射療法 可按毫針療法的取穴方法。每次選1~2穴。選用當歸注射液或其他抗風濕注射液。每次每穴注入藥液0.5~2毫升。隔日1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