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來新作:讀懂陳子昂 情懷天地間2017-04-14 10:07:02 來源:川報觀察來源:川報觀察 2017-04-14 10:07:02
□阿來
說起遂寧的歷史文化,我想談談陳子昂。
陳子昂是一個出身農(nóng)耕時代的人。過去的農(nóng)村和現(xiàn)在的不一樣。過去的農(nóng)村有一個叫紳的階層。在古代農(nóng)業(yè)社會中,這是十分重要的一個階層。因為它肩負著文化的傳承,叫“耕讀傳家”。他們相信,一家族,一地方,真正傳承的不是財富,而是文化。有句話,叫作“詩書繼世長”。
這里的“詩”“書”,自然先是確指,“詩”指的是《詩經(jīng)》,“書”指的是《尚書》。當然也是象征,也是泛指,指向那些儒家所主張可以幫助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所有典籍,以及典籍中的精神倫理。所以,中國人讀書不僅是因為國家政策的種種鼓勵,更重要的是文化內(nèi)在生成的指引。也就是說,在從事生產(chǎn)與工作的同時,我們?nèi)烁竦呐囵B(yǎng)、精神的提升、情感的美化,就是通過讀書來實現(xiàn)的。
在古代,大多數(shù)有文化的人是通過讀書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抱負的。就如范仲淹在《岳陽樓記》里說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陳子昂出生在遂寧鄉(xiāng)間,但他是讀書的,是想“居廟堂之高”來憂國憂民的。他后來離開射洪去了長安,當了京官。
但官不大,拾遺而已,拾遺補闕,看皇帝施政有什么疏失,針對這些疏失提出意見。聽起來,這是個不錯的制度安排。但遇到皇帝不想聽意見,不愛聽意見,這官職就成了擺設。陳子昂遇到了武則天。他要提意見,武則天也算是雄才大略,就是不愛聽意見。
你愛提意見,不愿閑在那里做我太平盛世的擺設,我就罷你的官。陳子昂因此丟了這品級很低的官職。于是,陳子昂只好去做武家人的幕僚,到前線去輔佐打仗。在前線,陳子昂老毛病不改,給了他輔佐的武將軍很多的建議,但都不被采用,還煩他。他不知道,最后竟要求親自上前線帶兵。結果自然是被徹底晾在一邊。
所以,他去了一個古代就打過很多仗的幽州臺。在臺上感時傷懷,思接千載,寫下了那首今天很多人認為簡單得不得了的詩:《登幽州臺歌》。
我聽不懂詩偏要說詩的人說過:不就是發(fā)了些牢騷么?
是啊,是發(fā)了牢騷?!安徊琶髦鳁?,多病故人疏?!睉巡挪挥?,世道不明,總是要發(fā)一發(fā)的。這里的問題是,今天的社會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牢騷社會,對國家,對社會,對單位,對領導,對同事,對朋友,甚至于對家人。比別人多干一件半件事,要發(fā);比別人少得好處,或者以為比別人少得好處,更要發(fā);不甚了了的世界大事也發(fā)。
原來是私下里,茶余飯后,辦公室里磨牙,現(xiàn)在有了自媒體,微博,微信,更要發(fā),一發(fā)而不可收。可是,為什么你的牢騷不能成為千古名篇,而只是無意義的語言泡沫,瞬間消散?背后的原因,就是一個情懷的底子,一個讀書的底子。
我們發(fā)個牢騷,結果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和你所不滿的社會一樣庸俗的人,陳子昂發(fā)個牢騷,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偉人。原因無別,境界不同之故。這個我說了不算,我們來看看別人對陳子昂的評價。
專門研究唐詩的哈佛大學教授宇文所安,他寫了兩本關于唐詩的很好的書,一本叫《初唐詩》,一本叫《盛唐詩》。他這么評價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詩中感人地描寫個人的孤獨。他處于空間和時間之中,和未來與過去相脫離,在巨大無垠的宇宙面前顯得十分渺小。
詩人站在時間的長河中,面對著過去……有著許多歷史聯(lián)系的幽州,首先成為陳子昂表達懷古主題的場所……但是詩人對懷古主題的關注中心迅速從消失了的輝煌過去轉移到現(xiàn)在的孤獨,并以同樣的方式從未來轉回現(xiàn)在。所有人在永恒無限的宇宙和時間面前,都會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的渺小、短暫、微不足道?!睂α?,陳子昂在這短短幾句詩中完成了一種連接,把個人際遇與人類普遍境況連接。他完成了一轉移,把個人一己的當下經(jīng)驗轉移到了永恒無際的時間空間。
他也因此偉大永恒!陳子昂和他這首詩也得到許多大詩人極高的評價,例如杜甫把陳子昂比作自圣賢。他在詩中說:
位下曷足傷,所貴者圣賢。有才繼騷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揚馬后,名與日月懸。
地位低下又怎么樣?他是用圣賢的標準要求自己的。所以,他的寫作離開了當時流行的鼓吹太平、風雅雕飾的宮廷體,而上承了自《詩經(jīng)》、楚辭和漢樂府以至建安文學那樣的傳統(tǒng)。
這個看法別人也是贊同的。韓愈說:“國朝文章盛,子昂始高蹈?!边@意思是說,唐朝的詩歌盛景,是從陳子昂的書寫開始締造的。
為什么陳子昂會得到如此高的評價呢?
至少在他的詩中,陳子昂并沒有因為仕途不順而罵武則天,也沒有因為自己的意見沒有被采納而抱怨上司,他當時在幽州臺上的思考是:把自己遇到的困境與歷代圣賢所普遍遇到的問題結合在一起。他寫的不是他自己一人,而是代表了許多同他一樣的懷才不遇的人置身于蒼茫無垠的時間的洪流中的感受——偉大而深沉的孤獨!
陳子昂當時一站在幽州臺上,從個人際遇感悟到了人類的渺小。這樣的感悟其來有自。不信我們可以讀讀屈原的詩,讀讀曹操的詩。曹操沒有皇帝之名,卻有皇帝之實。他寫的《短歌行》也充滿人生感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斠钥叮瑧n思難忘?!笔裁磿r候寫的,大宴群臣時寫的。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苯裉旌芏嗳耍蛲砗攘藘善亢镁疲沂呛湍愁I導某老板一起喝的,起碼得意吹噓好幾次,起碼感覺超級輕揚一周以上。但曹操在這個時候想起什么?“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看到什么情景?“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碧斓厣n茫,宇宙洪荒,他突然感受到了自己在空間上的渺小、生命在時間上的短暫,感受到了一種人類存在的孤獨!
建安之后,這類的詩越來越少了。后來的詩都缺少了那種縱觀全天下的格局,很多都是歌功頌德。抒情方面,看似風雅的詩,但是跟我們卻沒有太多關系。而這種歡樂與悲傷的詩,訴說的都是他們自己,隨著他們的消失,這些歡樂與悲傷也消逝掉了。
唐代文學的興盛,正是由于有了陳子昂、杜甫、韓愈、柳宗元、白居易們等所繼承的前人的精華,并發(fā)揚光大,出現(xiàn)了盛唐氣象!
編輯:張立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