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藝術(shù)·咖啡 ○ 啡學院 威尼斯的陽光中,咖啡和書籍雜志更配,而不是手機。 為什么要開著導(dǎo)航一直盯著手機,與這個城市的本質(zhì)屬性作對呢,迷路與驚喜才是最讓人心生眷念的威尼斯。沒路了,走累了,就隨便揀一個小咖啡館坐下休息,看看鴿子,偷聽當?shù)厝酥v話。 身為游客的我,第一次來到威尼斯,被無數(shù)次描繪過贊美過的威尼斯,這個“慶典中歡愉所在,人間狂喜縱情”的威尼斯,忽然就這樣真實地展現(xiàn)在眼前:一出火車站,猝不及防撲面而來的便是開闊的運河、教堂、大橋,以及威尼斯特有的海腥味。像無數(shù)游客一樣,我也順著大流,上上下下走過不知道多少橋,穿過一條又一條或?qū)捇蛘南镒樱樌匾宦访绞ヱR可廣場,這個拿破侖口中歐洲最美麗的客廳。 “把陽光下疲憊的目光投入沒有窗戶的幽暗中,在小船里漂流,或者坐在陽臺上把雙腿耷拉在外面晃蕩,或者在佛羅里安咖啡館喝咖啡。威尼斯人的一天就是如此瑣碎?!痹诤嗬ふ材匪构P下,多精致的瑣碎。 不用花時間去找,在圣馬可廣場上,你只需要跟著音樂就能看見佛羅里安斑駁的外墻。而踏入這間咖啡館時,我深深折服于它的優(yōu)雅奢華與厚重歷史,像夢游仙境的愛麗絲,又像誤入了哪個老電影的片場,一時有點恍惚。于是我也不例外地,一狠心,掏出十幾歐來感受一次凝聚著歷史的咖啡。我們中國人常說的,“來都來了”。 圣馬可廣場,拿破侖口中歐洲最美麗的客廳。 有一天,我逛到威尼斯大學東方學院附近,大學旁邊總能遇到些好吃的,這點跟國內(nèi)一模一樣。巷子口有一個無名小咖啡館,我像平時一樣,要了一杯濃縮。 “好啦,您的濃縮,糖在那邊?!笨Х葞熆焓挚炷_地遞給我咖啡,隨手一指,是個留著絡(luò)腮胡的典型意大利男人。 “謝謝,但是我不需要糖,我喜歡苦味咖啡”,我有點猶豫,要不要再來塊烤杏仁果醬小餅干。 “請問你是中國人嗎?”旁邊一個怯生生的女聲,“你是我遇到的第一個喝咖啡不加糖的中國人?!?/span> 就這樣我和學中文的意大利姑娘瑪塔開始聊起來,順便也問了她咖啡對她來說是什么。 “咖啡,”她嚴肅起來,“看起來很簡單,其實是世界上最復(fù)雜的事情之一。首先是選豆子,每一年氣候不一樣,產(chǎn)地不一樣,豆子的味道不一樣,你要仔細分辨它們的味道,然后把不同的豆子混合起來,得到你想要的味道。然后是炒豆子,溫度、速度,都非常關(guān)鍵,哎,我可能說得太專業(yè)了。比如,我們面前的咖啡機,每天咖啡師都要根據(jù)天氣、濕度等因素調(diào)整手法,而且水的味道也至關(guān)重要,我有一個那不勒斯的朋友,搬家到米蘭了,還抱怨說咖啡都煮不出來家里的味道了?!?/span> 說了一大堆,她忽然停下來,看著我,一字一頓地用中文說:“一杯咖啡,像你們說的,是哲學,一朵花一個世界。一杯咖啡,是一個大的世界,一個只有一分鐘生命的世界。”過了一分鐘,咖啡就死了,不好喝了,所以星巴克之類的在意大利才會不被接受吧。想起王爾德也曾經(jīng)抱怨過,變涼的咖啡和變溫的香檳一樣,簡直讓人難以忍受。 我忽然很開心,為在異國不期而遇的東方哲學,為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威尼斯,這個小小的潟湖城市,從公元前十世紀的城邦,到榮耀的威尼斯共和國,從羅馬帝國,到意大利王國,承載著沉甸甸的歷史,卻以一種奇異的輕盈感綻放于亞德里亞海上,作為絲綢之路的終點站,迎來東方的哲學和咖啡。 “一花一世界”的東方哲學,到了歐洲,成了“一杯咖啡,一個世界”的西方哲學。 余生中的每一個早晨和你喝咖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