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 “漏”
從古至今,收藏界有一個最熱門的話題撿“漏”,有撿漏之說收藏至今盛而不衰,吸引了不少收藏愛好者。長江文化石收藏也不例外,有不少人剛入行就想撿“漏”,而有此想法的藏友大量增加,專業(yè)的、非專業(yè)的、愛好者、經營者,造就了長江文化石收藏的火熱。人們之所以看重長江文化石收藏,除了她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以外,還看重她的是經濟價值因素。因為,收藏的過程就是一個保值和不斷增值的過程。所以,她深受收藏者或投資者的熱捧。 在收藏界,撿“漏”是一個令人激動的話題。玩收藏的人都想撿漏,甚至有人說收藏長江文化石最大的快慰就是撿漏,但有撿漏的就有走寶的,沒有走寶何以撿漏?買賣之中拼的就是學識、眼力、境界和氣魄,還有最不可琢磨的是運氣。 撿漏這是一個一本萬利的神話,這種神話,李嘉誠不能創(chuàng)造,比爾蓋茨也不能創(chuàng)造。一本萬利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收藏家們能夠創(chuàng)造。 什么叫撿漏?首先要明確,撿“漏”的含義,收藏行里稱:一般情況下是指低于行情的價格買到較希罕或較珍貴的藏品,至于低多少,看自己的能力和造化,也許遇到朋友白送,那就是友情和緣分了;撿漏也就是賣家沒有讀懂或沒有發(fā)現她的價值,而你讀懂和發(fā)現了,并且以低于她自身的價值買下來,據為己有,這就是撿“漏”。這個定義沒有量化,筆者竊以為買到自己所付出價格幾倍以上的藏品都算撿漏,幾十倍以上算大漏,百倍以上就算天漏了。 或許你會想,在長江文化石收藏熱日益升溫的今天,稍微熱門的長江文化石種類價格都在飛漲,不熱門的種類或者普品雖然便宜,可又沒有欣賞和收藏的價值,即使白送也是早晚要扔掉的垃圾。那么,現在哪里還會有漏可撿呢?需要弄明白的是,這里所說的撿“漏”,不是靠運氣撿到了天上掉下的餡餅,只花幾百元就撿到了價值數千元或數萬元甚至數十萬的寶貝。而是指無論價格高低買到能“看死”具備不斷升值空間的珍品,她就是“漏”。切記,有不少人是又不想花費那么多的資金,只想花費幾十元、幾百元或幾千元、頂多也就是幾萬元左右,就想去撿漏買到稀珍品,如自己沒有過硬的眼力不說自明。 要說每個人搞長江文化石收藏沒有撿到漏,那是假話,可要想經常撿漏,那更是天方夜譚。筆者總結:撿漏=運氣+眼力+智慧+魄力。撿漏的機會對每個收藏愛好者都是平等的,但只有足夠的學識和眼力才能夠抓住撿漏的機會。撿漏是所有收藏愛好者最高的追求,最大的享受,也是收藏長江文化石最富有魅力之所在。 撿漏起碼說明了以下幾點 一、作為一個收藏長江文化石的愛好者,成功的因素有多方面,一要有財力,沒有財力,搞收藏是不可能的;二要有眼力,沒有眼力,你即使花一個億,也可能都交了學費;三要有魄力,沒有魄力遇見珍品優(yōu)柔寡斷,錯失良機。不少人既有財力又有眼力,但不一定能買到珍品,更別說撿漏了,因為沒有魄力,要想撿漏以上“三力”缺一不可。其實,一個長江文化石收藏愛好者,一輩子能撿一兩次大漏或天漏,已經是非常成功非常幸運的了。 二、長江文化石收藏愛好者,最重要的是要有鑒賞能力和正確判斷普珍的水平。能在普稀珍,魚龍混雜的市場中,不但不上當走眼,還能識人所不能識的,想人所不能想的,撿人所不能撿的,難能可貴。在撿漏中,你得到了一個長江文化石收藏愛好者最難得的享受。因為,撿了漏,同行們都會羨慕你,在人們的贊譽聲中,你會體會到一個收藏愛好者的價值。 三、你挽救了一枚珍品,別人沒有發(fā)現她的真實身份,沒有認識她的真正價值,就不會重視她,也許這枚珍品很可能因此而毀掉。你慧眼識英雄,把青蛙還原成王子,把丑小鴨變成了白天鵝。因此,你的眼力價值和意義在此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許多人每天在石巿市場瞪著眼睛尋尋覓覓,大多數是在等待著撿漏的機會到來。但這種機會基本上不會實現,不是這些人沒有財力和眼力,而是沒有機遇和緣分。撿漏,也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碰到的運氣,這也許存在著某種天意,機遇和緣分往往屬于那些最癡迷、最執(zhí)著、其自身具有知識儲備及能把握機遇又有膽識的人。因此,如何對待撿漏,如何克服撿漏心理對自己造成的某些障礙,亦是一個收藏愛好者是否成熟的標志。 對于收藏人士來說,撿漏是件多么讓人向往的事情。長期以來,關于撿漏的傳奇故事也成為藏家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撿漏,筆者認為:不是你買來賺了多少錢,而是要看你買的東西,一業(yè)內正道圈里人是否認可。二是她蘊含的文化和藝術價值是否能傳承。有不少人把撿漏誤認為是幾百或幾十元買到的東西賣了幾千或幾萬是漏,那么有人花幾萬或數十萬甚至更高那就不是漏了嗎?關鍵是要看你眼力夠不夠“毒”是否能看死她是不是“漏”,給買價高低沒有任何關系,最主要的是準確判斷她能不能保值或連續(xù)升值。下面講個真實故事,這就是眼力的價值。 我一位古玩收藏朋友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他自己身上的真實故事,他朋友托他賣尊鎏金銅佛,他專長是書畫對唐宋的鎏金銅佛也有所了解,但那偏偏是一尊明代早期鎏金銅佛,最終幫朋友以12萬元的價格賣掉了。沒過多長時間,買鎏金銅佛的人又以28萬元的價格將哪尊鎏金銅佛賣給了一位北京藏友,轉手賺了16萬元。過了幾個月,他在一次拍賣會上又見到了這尊鎏金銅佛,起拍價46萬元,最終拍到60萬元落捶成交。 我朋友說:通過這一次,才明白真正的漏不只是花幾百、幾千或幾萬買才是漏,只要東西好價格再貴買下她永遠還是“漏”。長江文化石收藏也是如此,“不怕買貴,只怕買錯”,花幾十元或幾百元乃至數千元去買普品不如多花點錢買有文化、藝術價值更高的稀珍品。筆者認為:買十枚或一百枚普粗品的錢拿來買一枚珍品,會更有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還容易増值和變現,上述故事就有所證實。 撿漏拼的就是眼力和智慧也是知識和經驗,也離不開膽識。因為,“走眼容易,撿漏難”。所以,有不少人抱著想撿“漏”的心態(tài),卻又因知識底蘊不足而不敢下手。因此,撿漏首先需要精確的眼力和對市場行情的準確了解把握,真正的撿漏是一場買賣雙方的眼力、對市場的洞察力,甚至是心理素質之間的較量。如果沒有火眼金睛的好眼力,沒有降龍伏虎的真功夫,否則會被漏撿。 撿漏,要從文化、藝術價值上去撿“漏”,這個“漏”就是文化、藝術的價值。因為,長江文化石每一枚都是不同的風格,如遇見你喜歡的風格,又能從中看出她蘊含的文化和藝術價值,只要能夠看死是“珍品”,無論價格高低都可以毫不猶豫的買下。要知道只有文化、藝術才能傳承,才有生命力和不斷升值。所以,她的升值空間遠遠大于一般美石的升值空間,這就是文化、藝術上的撿“漏”。例如,如果一幅張大千的畫,不從文化、藝術上去鑒賞發(fā)現“漏”,只在墨色、顏料中看是否屬上等、宣紙是否精優(yōu),這樣鑒賞是永遠無“漏”可撿的。 每當聽到一個撿漏的故事時,我們都會對故事主角的眼力佩服不已。搞長江文化石收藏,眼力恐怕也是收藏愛好者最需要練習的。為此,應該儲備豐富的知識作為后盾,撿漏不是莽撞地瞎猜、瞎琢磨,需要有一雙毒眼。那“毒眼”靠什么煉就,靠的是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總結經驗。同時,知識積累必須扎實,不能“半瓶醋”。因為,別學到了一點皮毛知識,而貿然認為一枚看上去像是珍品的普品,當是難得的珍品,頭腦發(fā)熱花珍品的價格確買到了普品而吃大虧。所以,知識積累至關重要。因此,要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yǎng)和鑒賞能力,掌握現代鑒評長江文化石優(yōu)劣的“九字訣”理論觀為準繩,圖、文、藝、神、氣、意、色、型、質,要爛熟于心。(九字訣的剖析在“九字訣鑒賞圖案石重中之重”文章中)然而,才能真正煉出一雙火眼金睛,撿到真正的“漏”。作為長江文化石收藏者,需要知識經驗豐富、眼光獨到,才能利用買賣雙方鑒賞水平不對稱而撿“漏”、淘“寶”,才不會上賣家的當,被普品所坑。 在收藏長江文化石聚財富的誘惑吸引著越來越多新藏家入場的時代,很多人步入收藏圈總是抱著撿漏的心態(tài),其實這也是收藏中最忌諱的事情。戒驕、戒躁、戒貪,在長江文化石收藏中也不例外。一旦你以撿漏為目的,貪便宜,往往會走眼,天下的陷阱往往多于餡餅,要有撿漏的準備,不可有撿漏的心態(tài),所以收藏長江文化石也需要冷靜,同時也需要正確地認識自己。如僅憑著滿腔的熱情和撿漏的心,似乎永遠也淘不到真正的稀珍品。說來說去,撿漏的成功離不開好眼力、專業(yè)的收藏知識和多年的收藏經驗。可以說,“漏”是留給那些具備有“毒眼力”的行家里手的。不過既然還有“漏”的存在,也就有“撿”的可能性。近幾年長江文化石市場很活躍,參與的人很多,從事長江文化石經營、投資和收藏隊伍越加強大。但長江文化石高端珍品本身數量并不多,有時候看似撿漏,實際上買到存疑的普品,交學費的情況也有所難免,這個還是眼力問題?,F在普品在市場上占的比例較大,如沒有過硬的眼力和好的心態(tài),別說撿漏不走眼就算你幸運。筆者認為:不可急功近利、患得患失,而是把長江文化石收藏看成一種修養(yǎng)心性的愛好,融入生活,日積月累,耐住寂寞,造化自來。 有些人一旦撿了漏,會喜形于色;但走了眼,那種郁悶的心情則揮之不去。其實平和的心態(tài)很重要,要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不然,財力和運氣不到,此珍品與你無緣;財力和運氣都到了,如沒有眼力辨別普珍,此珍品還是與你無緣。因此,眼力之重,還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長江文化石本身是無價的,都是根據“需要”來定價,不要太計較她的市場價格。注重文化、藝術價值更為重要。 人們熱衷于傳頌收藏長江文化石一本萬利的故事,其實有更多的人將會血本無歸,還是因眼力不夠毒,自認為廉價能撿漏,最終撿了滿屋子的普品。你說血本有歸嗎?筆者提醒,用“賭”的心理玩長江文化石收藏,即使偶有斬獲,最終都會賠得很慘。奉勸朋友不要只抱著撿漏心理,還是力求用合適的價格買稀珍品,用時間去換空間。 時間換空間:一是通過對市場的預判尋找暫時被市場低估的藏品,作為“潛力股”期待日后升值。二是購買現已被業(yè)內認可的珍品,當然珍品價格昂貴,但你購進的價位無論是什么價格都屬于她的身價,而隨著時間推移不斷増值,這是目前最可靠也是最明智撿漏機會的途徑。當然,這也是建立在足夠的收藏長江文化石知識專業(yè)眼光的積累之上 總之,長江文化石收藏是件理性的事,要的是有好的心態(tài)。筆者提醒:不要把收藏當成是一夜暴富的好機會,也不要當成是一種時髦的投資或收藏。與其迷信撿“漏”,要想很低廉的價撿漏更是微乎其微的可能。別想抱有僥幸的心里,要正確的對待長江文化石收藏、對待撿漏。把錢花在刀刃上,才能不把撿漏變成了走眼,美談變成了笑話。 注:以上所講的純屬筆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沒有強求和強加或強迫任何人,覺得對自己有所幫助你可借鑒和傳播。反之,你可繞道而行,就當沒有看見。
_ _ 一滴墨 自貢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 (簡介)
自貢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坐落于人杰地靈、物華天寶、被譽為“如來福地、千里詩書鄉(xiāng)”的四川榮縣,國家4A級景區(qū)榮縣大佛寺(世界第一石刻釋迦牟尼佛)右側200米。 儒石軒于2011年在成都溫江創(chuàng)立。2012年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申請注冊。2013年12月14日由國家商標局正式頒發(fā)“儒石軒”商標注冊證。 2015年儒石軒從成都溫江回歸故鄉(xiāng)。2016年4月25日,自貢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注冊成立(為個人獨資企業(yè))。創(chuàng)辦人黃剛先生將這一天定為自貢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的紀念日! 現今館藏珍貴長江文化石1萬余枚,其中各類佛石2000余枚、各類人物石4000余枚、各類山水石3000余枚、各類天象奇觀、動物、花鳥魚蟲、建筑物、文字等石3000余枚。儒石軒是一座集長江文化石各類收藏專題于一身、內容豐富的民間私人博物館。 自貢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特色) 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以中國深厚文化底蘊為基石,弘揚儒釋道文化,打造高品質的專項展覽,注重人與石的溝通,突出傳統文化的親和力。本館是公益性常年向社會免費開放,為巿民提供一個賞石,陶冶情操的平臺。 目前館內設有:不二法門,佛石堂,無級廳等多個展廳,從多角度、多層次、多元素展示大自然與中華文明結合后彰顯的無窮魅力。不二法門:敬供釋迦牟尼佛及諸佛石,宛如靈山腳下諸佛論經、普度眾生;佛石堂:展示三十三觀音、十八羅漢等各種佛石,仿佛奔走人間、博施濟眾;無級廳:展出多元文化,各類文化齊聚、相得益彰。 館內所陳列展出的各類長江文化石均屬純天然,未經人為加工或處理。每枚長江文化石都是歷經滄桑、經數億萬年的天設地造、吸天地之靈氣、聚日月之精華,而形成。她賦有宇宙中的神秘力量!她具有一種神奇而特殊的靈性。亦是文化、藝術價值不可估量的天然藝術品,堪稱曠古絕今。 自貢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理念) 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以傳承中華文明、弘揚長江石文化為己任;斗轉星移,儒石軒在從無到有的點滴摸索中砥礪前行,披荊斬棘。儒石軒的地址變更過,名字變更過,然而那份對長江石文化的初衷始終如一,堅如磐石。那份辛酸與充實,只有一路走來的儒石軒人才能體味。 作為民辦博物館,我館不斷自我要求在展覽和服務上精益求精,自給自足,實現自我造血運營機制。隨著國家對文化強國、民族復興的推動與發(fā)展,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以中華文化喚醒長江文化石沉睡了億萬年的靈魂,讓她們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活靈活現的展示在今人面前,與人對自然藝術之美的追求形成強烈碰撞,感悟藝術對于生命與生活的意義與指引。 匠心獨具的展覽,專業(yè)親民的經營理念,讓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走進人心,吸引省內外及海外游客在這里“與石對話,與文化同行”,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文化、藝術情懷。 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會更加專業(yè)化、親切化的方式為參觀者營造一個以和諧而極具感染力的博物館。 自貢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宏愿) 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立志以長江文化石為基礎,以傳統儒釋道文化為理念,建成一座以藏品展示、石文化研究、自然藝術交流等多功能一體的博物館。從而讓更多的市民不斷了解長江文化石,進而讀懂她的魅力,共同為社會、為國家保護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瑰寶、傳承長江石文化、培育市場、解決就業(yè)、互通有無、提高民間富余資本的利用率而促進貨幣流通,為社會百行百業(yè)再造“新鮮血液”。同時也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豐富文化生活,這些足已說明長江文化石收藏是利國、利民、利后代。 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積極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wěn)定,為構建和諧社會及實現中國夢做應有的貢獻,弘揚長江文化石及其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是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的宗旨。 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位置境域) 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位于四川南部,屬自貢巿管轄,東鄰瀘州巿、重慶巿;西接樂山巿、犍為縣;南連宜賓市、江安縣;北靠成都巿、仁壽縣。地處長江上游、沱江、岷江水系之間的低山丘陵區(qū)。 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交通) 公路:國道G348(原省道S305)和樂自高速公路(榮縣南);成自瀘赤高速公路和內威榮高速公路(榮縣東)。 鐵路:東距內昆鐵路自貢火車站42公里、重慶菜園壩火車站255公里;南離宜賓火車站80公里;西距成貴高速鐵路(成綿樂客運專線)樂山站90公里、成昆鐵路樂山北站110公里;北離內江豪子口火車站90公里、成都火車北站186公里;待建樂自瀘鐵路榮縣火車站(金碧大道南段)5公里。 航空:東距重慶江北國際機場260公里;東南距瀘州藍田機場134公里;南距宜賓菜壩機場約80公里;北距成都雙流國際機場150公里;正建自貢鳳鳴通用機場40公里。 水運:東南去瀘州港134公里;南往宜賓碼頭約80公里;西到樂山碼頭95公里。 在百度地圖搜索“儒石軒石文化博物館”導航。歡迎您的光臨! 一滴墨 微信號:168628001(長按號碼復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