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功效】 調和氣血,溫里回陽,消瘀散結,散寒蠲痹。 【適應癥】 用于哮喘、眩暈、急慢性腹瀉、肘勞、崩漏、月經(jīng)過多、月經(jīng)不調、滑精、肱骨外上髁炎、急性乳腺炎、痄腮、咽痛、白細胞減少癥、雞眼、皮膚疣、面部神經(jīng)麻痹、虛寒性疾患等病證。 【施灸準備】 中、小艾炷,鑷子,火柴,線香,灰盒,甲紫等。 【施灸方法】 施灸之前先要點定穴位?;颊唧w位應保持平直,暴露灸穴。取準穴位,并做一記號。點定穴位后用少許蒜汁或油脂先涂抹于待灸穴皮膚表面,然后,將艾炷粘置于選定的穴位上。多選用中、小艾炷。 用火點燃艾炷尖端。若為中等艾炷,待燒至患者稍覺燙時,即用鑷子夾去一壯;若用小艾炷灸,至患者有溫熱感時,不等艾火燒至皮膚即持移去,再在其上放一艾炷。一般當艾炷燃燒1/3~1/2時就需要更換。根據(jù)病情和體質,一般規(guī)定灸3~7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