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誤解老子《道德經(jīng)》是消極的,《道德經(jīng)》講“無為”,以為就是什么都不要做,什么都不要為。謬以千里,不了解圣賢的大智慧?。?/span> “無為”不是什么都不做,任其發(fā)展,放任自流。 《道德經(jīng)》第二章“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以“無為”處事,“行不言之教”,曾見過一個老師做得較好。 當年在教書時,學校中有兩個老師的家庭,一個老師的家庭是晚飯后批改作業(yè)或看書,從來沒有打理孩子的學習,家里靜悄悄的,該學習的學習,該工作的工作;另外一個老師的家庭,電視連續(xù)劇的聲音伴著管教孩子學習,呵斥孩子學習的聲音。 兩個家庭孩子的學習成績,沒有管教孩子學習那個的成績總是遙遙領(lǐng)先。 沒有管教,毫無做為,為什么比天天管教的孩子學習的那個成績反而是很好? 不能“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就認為是天份使然。實際上,學習成績上比較差的那個孩子,聰明伶俐,很多同事多是嘆息孩子心思不用在學習上。 所以不是天份的原因,是教誨之道不同的原因。 “無為”之道,其實就是做到榜樣。天天管教學習的孩子,孩子未必聽,只會表面做樣子而實際沒有做到,自己做好榜樣盡到責任,孩子就自自然然的跟著做好。 老子講“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的“無為”,是做到了榜樣的一種行為。這種作為,不是直接在某些事上的作為,但因榜樣的牽引,反而是一種大為。才能“行不言之教”。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說:“一切賢圣,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敝腔鄣娜耍敲髁恕盁o為”的法則,以“無為”法而行的。有為,是一個到了迫不得已的地步了,勉強處之的做為。 《道德經(jīng)》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大道退隱了,人們不講法則了,所以要提倡以仁義的法則來代替大道。像人類貪婪,對大自然的索取過度,那就沒有辦法了,就得立法來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的平衡;孝道本來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這個本來就是個人的道德,到了人心個個在錢財上,自私自利,不關(guān)心“空巢”老人。那么,就會立法“常回家看看”。立法的根源就是人們不講規(guī)則了,才得立法。 規(guī)則沒有了,法律就生了。 現(xiàn)在的人,內(nèi)心的欲望膨脹。要求別人做到,而對自己毫無要求。《道德經(jīng)》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 斯惡已 。皆知善之為善 , 斯不善已 。”都知道美是怎么樣的,少要求自己做到美,放任自流;都知道善為什么是善,少要求自己做到善。這都是不求之諸己的作為。 不求之諸己的作為,是一個真正的毫無做為。那么,就要有出現(xiàn)另外的行為來代替了?!兜赖陆?jīng)》第十八章講“道廢”就是這個理。如另外的一個老師,不要求自己先做到好,孩子他就不跟著好。只能整天的管教和呵斥來代替了。 不懂得“無為”的法則,以為逃避得過去。沒有用的,“道廢”了就會用別的來代替。反而,沒有“無為”下的法則舒適效果好。 現(xiàn)代人種種的煩惱,就是不能學習圣人的“無為”,約束自己做榜樣,達到清凈而冶。反而是內(nèi)心欲望膨脹,放任自己,只在要求別人。以至“道廢”,求之不得,來之的是煩惱。 人明了“無為”的法則。首先,觀察力已經(jīng)能看到間接的層次,自己就不會迷茫了,再者,一切的規(guī)律,在心中就比較清楚的了。 陳摶老祖在《心相篇》中講了很多規(guī)則,實際上,很多都是“無為”之道的法則。如: 賤買田園,決生敗子;尊崇師傅,定產(chǎn)賢郎。 【譯文】趁火打劫、賤買人家財產(chǎn),子孫都是敗家子;尊師重道的人家一定出孝子賢孫。 《心相篇》講的未必是鬼神之道。是一個不直接作用卻間接產(chǎn)生結(jié)果的法則。這個法則是在“無為”的法則上推出來的。自己不行正道的,在邪道上取到利,子女的心識就會跟著這樣做,敗壞家族都是早晚的事。尊師重道的,接近的都是賢明的人,孩子也學習了尊師重道,得到賢明的教誨,出道德好和賢明的子女就是很正常的。 明了“無為”的法則的,就不會墜落到“道廢”而有為的;明了“無為”的法則,世間的規(guī)律,事物發(fā)展的過程和結(jié)果,心中是清晰無障的。 “無為”,是一個積極的作為,求諸于內(nèi),求諸于己。一切事物,先在于自己做好,然后一切聯(lián)系的都跟著好。 “無為”,是明了法則的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