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敘帖》 《食魚帖》 懷素(737-799 ,一說725-785),十歲出家為僧,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書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稱“草圣”。少時在經(jīng)禪之暇,就愛好書法。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 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fēng),隨手萬變。他的書法雖率意顛逸,千變?nèi)f化,而法度具備。后世有“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之稱??梢哉f是古典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對后世影響極為深遠。他也能做詩,與李白、杜甫、蘇渙等詩人都有交往。好飲酒,每當(dāng)飲酒興起,不分墻壁、衣物、器皿,任意揮寫,時人謂之“醉僧”。他的草書,出于張芝、張旭。唐呂總《讀書評》中說:“懷素草書,援毫掣電,隨手萬變”,宋朱長文《續(xù)書斷》列懷素書為妙品。 在草書藝術(shù)史上,懷素其人和他的《自敘帖》,從唐代中葉開始,一直為書法愛好者談?wù)摿艘磺砂俣嗄?。貧窮無紙墨,他為練字種了一萬多棵芭蕉,用蕉葉代紙。由于住處觸目都是蕉林,因此風(fēng)趣地把住所稱為“綠天庵”。又用漆盤、漆板代紙,勤學(xué)精研,盤、板都寫穿了,寫壞了的筆頭也很多,埋在一起,名為“筆?!薄?/p> 《自敘帖》唐書法僧懷素草書。中華第一草書。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紙本,縱28.3厘米,橫775厘米,共126行,698字。書於唐大歷十二年(公元777年)。藏臺灣故宮博物院。首六行早損,為宋蘇舜欽補書。帖前有明李東陽篆書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王囗囗重裝題記。鈐有“建業(yè)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許國后裔”、“武鄉(xiāng)之印”、“趙氏藏書”、“秋壑圖書”、“項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統(tǒng)鑒賞”等鑒藏印。 《食魚帖》書法高華圓潤,放逸而不狂怪,筆墨精彩動人,使轉(zhuǎn)靈活,提接得當(dāng),正如文征明贊曰:“藏真(懷素)書如散僧人圣,狂怪處無一點不合軌范”。風(fēng)格在真跡《苦筍帖》、宋拓本《律公帖》等之間,結(jié)字亦近宋臨本《自敘帖》。亦有評者以為筆劃稍嫌滯澀,柏華中見有徐徐補描之跡,應(yīng)是半臨平基之本,但勾摹技巧高超,所見只有唐事《萬歲通天帖》,能與比擬,結(jié)體筆劃保持懷素書法的面目。就高主作品而言,早期墓本與真跡有同等重要的學(xué)術(shù)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