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回味一下,這一章書從頭到尾怎麼說的。第一點,哀公問政,孔子說,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人亡政息,從政直接講到必須有這樣的人,什麼樣的人???後面講五達道三達德,得能行這五達道的人。要行這五達道的話,必須有這三達德。那如何修這三達德啊,知仁勇。後邊他說有生知安行的,有學知利行的,有困知勉行的,就是想告訴我們不要追求生知安行,就從學知利行和困知勉行做,做下來德性就修了,驗證於治國平天下這方面,就是下邊講的九經(jīng)。
反過來也可以說,治國平天下的時候,你實行這九經(jīng),正好能體現(xiàn)你的三達德,沒有這三達德,九經(jīng)你實行不了,也是其人存則其政舉。所以這九經(jīng)歸本,還是歸到修身上,能修身才能齊明盛服,非禮勿動。用齊明盛服非禮勿動來修身,能做到修身,才能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才能勸賢;能勸賢,就是德性一再上進,才能尊其位厚其祿,同其好惡,勸親親。
我們想一想,沒有德性的話,為人子你說看父親,我們同學學了,不能打遊戲,不要整天看電視,浪費精力,又沒有什麼好學的。你拿著這個去要求父親,你也不能看電視,不能打遊戲。我們學了我們做到,親親,包括對兄弟姐妹之間,他沒有學,同其好惡,他們願意打打去吧,只要不為惡,這是勸他不能的時候;這樣勸他,他做不到,他去打遊戲就打去吧,你勸他能做到那當然更好。
後邊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沒有德性的君,時刻體現(xiàn)出他是天子啊,天下第一,看下邊的大臣一有一點權力,他自己心中就不樂。讀一讀歷史很多是這樣的事,要從臣的角度,那我自己要收斂一下,不要讓君關注我這方面的事。而從君的角度說,他只要能協(xié)助我把天下治理好,他該有的富貴他該享樂的,那自然給他,讓他有富貴去享樂,同時這裏邊還有提攜德性的意味。
德高者位尊,位尊者就是這樣的待遇,能讓下邊的小官員看到他的尊嚴,還能對下邊起震懾作用。你說做宰相的,一個窮光蛋,穿著補丁衣服,上下邊去,告訴大家你們當如何如何,一點用都沒有。反過來說,大轎子抬到那裏去,人穿著天子定的那樣豪華的衣服,往那一站,老百姓的心一下子就懾住,然後指點幾句,老百姓乖乖地聽。所以說就這一點,能體會這個義理,做君的能做到都不容易,所以官盛任使啊,可以勸大臣。
忠信重祿,所以勸士,反正後邊這九經(jīng)都是需要德性,而這九經(jīng)我們體會一下,都是柔道。君仁,是不是柔?。扛复?,是不是柔?。孔有?,是不是柔啊?你看著他,你像在父母跟前那樣恭順恭從,你說是不是柔???但是你看著就這個柔,拿過來讓他去做宰相,那個威嚴馬上就出來了。如果在父母跟前這種柔這種恭順、敬於父沒有,你叫他去做宰相,他最多對老百姓就是一臉橫肉,他只能用嚴刑酷法的方式來限制老百姓,威嚴出不來。
一個樣,就是管理學校,管理學生也是這個樣。一刀切,哎呀紀律不好,必須嚴法,如何執(zhí)行這樣的嚴法,全在個人的德性,沒有德性的話,你嚴一點,下邊的就生逆氣,有這個德性,你就是打他,他能順。我父親的一個朋友,在農(nóng)行裏做行長,他平時對手下都照顧很好。無論誰結婚,當時農(nóng)行就他行長一部車,他的車自己坐的時候都很少,誰家有結婚這樣的事,開出去,那結婚有這麼好的車接媳婦,就很榮耀。但是出了事之後,他手下的儲蓄所所長被盜,錢沒盜走,儲蓄所那個門被撬,不管你什麼原因,上去就是一巴掌,但是,人服他這個氣。你沒有德,施威的話,想一想,他反過來就會打你,打完你再說,我不幹也不受你這一巴掌,你想想是不是???有德才能有威,沒有德的話,威也是起不了的,這就是有柔才能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