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186****9547
英國旅游筆記(2015年9月9—19日)
前記
自從決定去英國自由行,就開始了搜索資料、擬定行程、申請簽證等一系列的工作。通過網(wǎng)上信息和咨詢旅行社,都說要將往返機票以及與行程對應的的住宿全部確定并付款后,才可申請簽證。我照做了,真金白銀付了25000多元,遞交申請后就開始擔心萬一被拒簽怎么辦,損失可是自己承受?。『迷谟畜@無險,最終我們都在合理時間內(nèi)拿到了簽證。其實后來才知道所謂的機票和住宿預訂單旅行社有法子辦,不一定要先付款,以后有經(jīng)驗了,要少干這種令人緊張兮兮的事。我們定的是2015年9月9日0時5分的南航班機:廣州飛愛丁堡(經(jīng)阿姆斯特丹中轉)。8號下午約5:30踏上了行程,坐和諧號從深圳火車站至廣州東站,然后直轉廣州地鐵3號線(北延段)至機場南站,非常順利,火車站到地鐵站再到機場出發(fā)大廳連接緊密(此處需要點贊?。N覀冞@班機從阿姆斯特丹往愛丁堡一段是南航與荷蘭航空的聯(lián)航班機,因此在白云機場辦理check in 時一次性辦理了那一段的登機牌,行李也是聯(lián)運直到終點愛丁堡,非常方便。
當?shù)貢r間9月9日早上6:35到達阿姆斯特丹機場,機場人不多,非常安靜,在走往轉機柜臺很長一段距離內(nèi)只有我們兩個人,習慣了國內(nèi)喧囂環(huán)境的我們真還有點異樣的感覺,懷疑是不是走錯道了。轉機等待時間有3小時35分,不緊不慢辦完轉機手續(xù),過完安檢,在Café買了咖啡和茶,一邊喝一邊抒發(fā)感想:嗯啊!這種不用爭不用擠,更不用搶的生活狀態(tài),讓人自然變得小資起來。
上午10:30分,飛機降落到了愛丁堡機場,機場不大,好多地方不知是裝修還是在維保,用塑料隔板隔離。出入境大廳人很少,很快辦完了入境手續(xù),可是取行李卻很等了一段時間,折騰到11:30左右才出來,趕忙去打的士。接待我們的的士司機是一位高個子帥大叔,很有范兒,直接把我們送到賓館門口。賓館名字叫Lyncliff Hotel,是一間B&B,位置不錯,離我們計劃要去的景點、街區(qū)、火車站等都在步行范圍內(nèi),設施普通但干凈整齊,WIFI給力。
9月9日(下午正式開始行程)
景點(景區(qū)):愛丁堡城堡、皇家哩、王子大街
愛丁堡歷史上是蘇格蘭王國的首都,現(xiàn)在是蘇格蘭首府,城區(qū)有一個峽谷自然分割南北城區(qū),南面皇家哩大道屬于老城,北面王子大街屬于新城。從賓館出來走了一小段王子大街即橫穿到了皇家哩大道街區(qū),一路西行到頭即是愛丁堡城堡。
皇家哩:保持著典型的老歐洲城市的建筑樣貌,外墻灰褐色,路面是石板鋪的,似乎每棟樓都是歷史建筑。想象如果在清晨或黃昏后人少的時候站在街頭,絕對會有穿越的感覺,分不清是歷史和還是今天。沿街穿插建有許多歷史名人的雕像,街頭藝人的表演,以及穿戴傳統(tǒng)蘇格蘭服裝。吹著風笛招攬合影的人。這條大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特別多賣蘇格蘭羊毛圍巾、羊皮制品、威士忌酒的店鋪,走在這條街上有點應接不暇的感覺。
愛丁堡城堡Edinburgh Castl:位于死火山花崗巖頂上,在6世紀時成為蘇格蘭皇室堡壘,是古老蘇格蘭的象征。入城堡首先經(jīng)過一條很深的護城河,應該是人工鑿的,現(xiàn)在已放干了水。城堡至高且相對平坦位置上建有王宮,王宮里面展覽了皇冠、佩劍、權杖、皇室珠寶等文物。蘇格蘭王室據(jù)說是歐洲最古老的王室之一,而愛丁堡城堡也是他們的舊王宮,因此感覺只有堅固深邃,沒有豪華敞亮。王宮沿地勢下一層再下一層均是炮樓群,地下一層還有一門大炮叫one o’clock gun,據(jù)說每天中午1點鐘要鳴炮的。城堡內(nèi)原議事廳現(xiàn)在改建成了蘇格蘭戰(zhàn)爭紀念堂,紀念歷代至二次世界大戰(zhàn)著名的蘇格蘭籍軍官和戰(zhàn)斗英雄。城堡中段斜坡上建了蘇格蘭皇家衛(wèi)隊的宿舍樓。從另一端往地下是舊時留下的戰(zhàn)俘監(jiān)獄,處于中世紀蠻荒時代,監(jiān)獄就是地獄,我感嘆當時的人怎么能想出那么殘酷的折磨人的方式?不想多說。
從愛丁堡城堡出來即是蘇格蘭威士忌體驗中心和格子呢編織展覽中心,我們沒有花太多時間在那兒,著急著想多留些時間逛逛著名的王子大街。前文提到愛丁堡有一條峽谷貫穿城區(qū)并自然分割新老城區(qū),其實這條峽谷現(xiàn)在修成了街區(qū)公園的形式,長滿綠樹青草,放了很多長條椅子,可以隨意散步休閑,坡上修建的階梯可以任意穿梭于城區(qū)兩端。我們就是穿越峽谷從皇家哩大道到了王子大街。
王子大街:雖說是新區(qū),建筑風格似乎與舊區(qū)一脈相承,即使是使用玻璃幕墻的現(xiàn)代建筑,在高度、色彩上也毫不跳脫,也許融合古今、風格協(xié)調就是這條街的魅力吧。王子街總長不過1.7公里,確號稱世界上最美麗的大街。街上可看到聞名世界的花鐘還有王子街公園,著名文學家司各特紀念塔就在王子街公園入口處。
9月10日
蘇格蘭高地(卡倫德、格倫科峽谷、尼斯湖)一日游
【蘇格蘭高地Scottish Highlands由古老的、分裂的高原組成。古老的巖石被水流和冰川分割成峽谷和湖泊。留下來的是一個非常不規(guī)則的山區(qū)。幾乎所有的山頂?shù)母叨炔畈欢嘁粯痈摺LK格蘭高地是一個獨特的地方,自然條件雖不得天獨厚,歷史的厚重感卻隨處可見。豪門望族的府第與城堡歷歷在目。想看真正的蘇格蘭,追尋這里民族精神的源泉,就得去北部高地地區(qū),那里還沒有受到現(xiàn)代文明的污染。那里高地的山丘與原野,充滿浪漫、粗獷、孤寂的自然美,等著人們細細品味。(百度資料)】
到蘇格蘭高地是報的當?shù)芈眯猩鏐arries的一日游團,從愛丁堡往返,集合地點叫做waterlooplace(英國差不多每個城市都有這個地名),離住處約15分鐘路程。早上請店家老板準備了打包早餐,步行準時到達集合地點。旅游車是一輛20來座的小巴,車上有另一對年輕夫婦和我們4個中國人,其余大部分來自美國,還有幾個是來自加拿大和英格蘭的。帶我們的是一位女士,導游兼司機,車技和導游業(yè)務異常熟練,一路上講蘇格蘭歷史、人物故事、威士忌酒、風土人情等等,英語純正、抑揚頓挫、富于激情,拋開蘇格蘭高地美景,這位女導游本身也是一道令人嘆服的風景,以致我們對蘇格蘭的整體好感蹭蹭往上升。
先說說我對蘇格蘭高地的個人觀感:蘇格蘭高地由一座一座很寬、很緩的山包連接而成,穿插大大小小的峽谷、洼地、湖泊,公路就沿著緩坡而建,人口密度低,自然景觀基本沒有現(xiàn)代化建設的痕跡。
我們?nèi)サ哪翘焯旃髅?,陽光明媚,旅游車離開愛丁堡市區(qū)逐步向高地進發(fā)途中,滿眼一派田園牧歌,肥羊爬滿山坡,靜靜吃草,還有黃牛、馬匹一邊吃草一邊享受暖陽,所有田地已經(jīng)收割完又平整好,等待下一季種植??吹降母覀兘?jīng)常聽到的有關蘇格蘭高地的滄桑、悲涼和孤寂真是扯不上一點關系。我想高地為什么被形容成那樣,與蘇格蘭過去長期與英格蘭戰(zhàn)爭,最終屈服于英格蘭有關吧。蘇格蘭人心中即使到現(xiàn)在仍然不甘于做英格蘭的臣民。心中悲滄,代表蘇格蘭的高地也有了悲滄的樣子。我們沒有這樣的心態(tài),看到的只有美麗和壯闊的、不加任何修飾的自然風景。
卡倫德小鎮(zhèn)callander:是一個迷你、安靜的小鎮(zhèn),中心有一條200—300米的商業(yè)街,人跡稀少,卻風景如畫。導游介紹小鎮(zhèn)是通往高地的通道,周邊建有步行道、自行車道,是旅行者進入高地的始發(fā)點和終結點。
格倫科峽谷Glencoe:是高地最著名景點之一,高地的壯闊和滄桑在這里得到了集中體現(xiàn)。英格蘭軍隊曾經(jīng)在這里對蘇格蘭人進行血腥屠殺(1692年2月的一天深夜,英格蘭威廉三世下令血洗蘇格蘭麥當勞家族,造成了當時震驚英國的格倫科慘案),有這個慘痛的歷史故事在腦海中前置,因此面對峽谷除了感受地貌的美,仿佛也能感受到空中彌漫著一絲悲憤的味道。
尼斯湖Loch Ness:位于一個大峽谷中,湖長39公里,寬2.4公里,連接出海口,是英國最大的淡水湖。因為那個令人爭論不休的水怪傳說,尼斯湖一直被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我們到達時,水怪的影子沒見著,倒是湖岸上人們用金屬絲做了一個水怪模型,吐著紅舌頭,原來怪物也可以是萌萌噠。尼斯湖水特別深,平均深度達200米,最深處有300米,湖水呈黑色,這好像是與其它湖的不同之處。
9月11日
這次英國旅行城市與城市之間全都是訂的火車票,容我先講講英國坐火車的規(guī)矩:英國擁有超高密度的鐵路網(wǎng),幾乎任何城市、鎮(zhèn)都通鐵路。火車票上顯示時間、車廂(以字母排序)和座位號,沒有我們熟悉的班次號。你必須根據(jù)時間和終點站信息在火車站候車廳查看顯示屏,顯示屏只會提前20—30分鐘顯示對應時間和到達站的列車停在哪個站臺,之后你就直接去那個站臺上車。有意思的是英國上火車是自助的,找到自己應搭的車廂后按開門按鈕上車,同樣下車時也是自己按開門按鈕下車,因此注意聽報站廣播非常重要。車上看不到什么工作人員,只是在顯眼處標有“全車監(jiān)控錄像”等提示。車廂里干干凈凈,整潔程度毫不含糊(此處必須點贊!)。
我們坐的是早班車,大約11點鐘到達了英國之行的第二站:湖區(qū)溫德米爾。
湖區(qū)周邊有很多美麗寧靜的小鎮(zhèn),或坐大巴或乘游湖的船可通向各個小鎮(zhèn),實際上靠步行也能將這些小鎮(zhèn)串起來?;疖囌驹跍氐旅谞栨?zhèn),因此我們將住處訂在這兒。我們?nèi)胱〉腂&B旅館Green Gables Guest House,位于37 Broad Street,整個一條街全部是一家連一家的家庭式旅館,老板娘是一位50來歲的熱情大嬸,正在旅館內(nèi)搞衛(wèi)生的2名年輕人像是她女兒,頭發(fā)染得五顏六色,打扮也特別夸張,一邊干活還一邊刷頻,讓我聯(lián)想起一些美英出品的肥皂劇中的搞笑兼抓狂家庭形象。
湖區(qū)位于蘇格蘭和英格蘭交界處,在50年代就被劃定為英國的國家公園,是由若干個大大小小的湖及環(huán)繞的山巒組成的一大片休閑旅游度假區(qū)域,溫德米爾湖是其中最大的湖泊,也當然成了湖區(qū)旅游的首選地。湖區(qū)小鎮(zhèn)風格類同,一色的袖珍、古樸、溫馨、寧靜和美麗,稍離開鎮(zhèn)中心,就滿眼是夢幻般的鄉(xiāng)村牧野風光。每個鎮(zhèn)其實是一個游湖及登山的集散地,鎮(zhèn)上有很多旅社、餐廳、戶外/登山服裝/設備商店等,并且會有多個登山徑出入口及小型游船碼頭。
我們在湖區(qū)的旅游線路是這樣的:下午:Bowness小鎮(zhèn)碼頭——游船游覽溫德米爾湖——Ambelside小鎮(zhèn)——Bowness小鎮(zhèn);第二天上午:Grasmere小鎮(zhèn)——溫德米爾。
游船游覽溫德米爾湖往返共約45分鐘,游船上不但坐滿游客,狗狗也是嘉賓,并且格外引起大人小孩的喜愛。Bowness小鎮(zhèn)是童話故事中彼得兔的故鄉(xiāng);Ambelside小鎮(zhèn)據(jù)說是湖區(qū)中最美麗的小鎮(zhèn),確實從任何一個角度看這個小鎮(zhèn)都像是一幅畫;Grasmere小鎮(zhèn)不臨湖,完全被山圍繞,我們?nèi)サ臅r候下著小雨,周圍山頂好似都在冒著仙氣;溫德米爾小鎮(zhèn)緊靠著溫德米爾湖,火車站位于該鎮(zhèn),因此相對要熱鬧些。
9月12日
游覽完湖區(qū)Grasmere小鎮(zhèn)后,乘下午1點多的火車到達英國的第二大城市:曼徹斯特。在皮卡迪利火車站下車,搭的士到酒店(酒店名稱是Mulligante of Deansgate,位于市中心丁斯蓋特)。入住后簡單整理了一下東西,大概4點半鐘開始漫游曼徹斯特市區(qū)。首先直奔Urbis大廈,那里有英國國家足球博物館,我們一路問一路走,于博物館閉關時間準時到達,無語兼無奈。不過透過玻璃墻看到了一些圖片資料,是英國足球一些大事件的介紹,因此狂自我安慰:里面可能也就是這些東西吧,圖片資料為主,哈哈!怎么辦?只能這樣了。
離開Uribis大廈,我們按計劃去唐人街,準備逛唐人街并在那吃晚餐。曼徹斯特的唐人街并不像我們想象的一樣是一條相連的街道,而是一個區(qū)域,中餐廳、店鋪、補習社、銀行等等集中分散在這個區(qū)內(nèi)。我們在一家湘菜館吃飯,餐館裝修得很典雅有味道,菜品不敢說味道很好,賣相卻是相當不錯。我覺得這是可喜的現(xiàn)象,中國人到外國就應該要做出有品質、有腔調的生意來。
9月12日是周六,我們走在去唐人街的路上時已感覺到這個城市在蠢蠢欲動,凡經(jīng)過酒吧酒館,里面已經(jīng)是人頭攢動。等我們吃完飯從唐人街出來,感覺整個城市都沸騰起來了,大街小巷、男男女女都是急著趕往大小酒館的人,好多人打扮及其前衛(wèi)。我不知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源自英國的“朋克”現(xiàn)今還有多少精髓留存,他們的遺風至少在曼徹斯特的周六還大行其道,朋克們(就這么稱呼著)以自己的身體做展板,從頭發(fā)絲兒到腳板底,不放過任何一處地方來裝飾自己,招搖其特立獨行的個性。經(jīng)過一個廣場時還碰到一場露天音樂會,臺上樂隊在賣力表演搖滾樂,水平高低難以評價,但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搖滾熱血和在場或坐或站,拿著酒杯飲料的觀眾的嗨勁兒。
9月13日
今天在曼徹斯特的行程安排較為緊湊:退房——火車站寄存行李——工業(yè)和科學博物館——Castlefield 城市遺公園——曼徹斯特美術館——逛市中心艾伯特廣場一帶——乘火車往倫敦。
早上8點來鐘我們已經(jīng)出發(fā),先去火車站存行李,對比昨天下午到晚上整個城市的嗨狀,這時顯得非常安靜。步行大概20分鐘到火車站存好行李后(8鎊/件)直奔重點項目:工業(yè)與科學博物館(Museum of Science & Industry)。
工業(yè)與科學博物館:再現(xiàn)了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歷史,較為完整的展示從18-19世紀工業(yè)革命起源時到20世紀初期的工業(yè)革命發(fā)展的機器、設備、工具、勞動情景再現(xiàn)等,很多機器每天都保證正常運轉,并且按點數(shù)會有專人開動機器進行現(xiàn)場講解和操作演示,其中全套紡織機器從棉花原料到梳棉、紡紗、織布是他們的鎮(zhèn)館之寶,我們在現(xiàn)場也全程目睹了工作人員的操作演示和講解。因有紡織企業(yè)工作經(jīng)歷,看到這些倍感親切,并且發(fā)現(xiàn)當時機器的工作原理一直沿用至今,當然動力方面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館內(nèi)有一處關于蒸汽火車工作原理和當時工作情景再現(xiàn)的是館內(nèi)工作人員編的一段兒童劇,在場好多孩子看得津津有味,還不時與正在表演的哥哥姐姐們互動。博物館內(nèi)大致是以動力發(fā)展歷史為線索,分類命名特別有意思:從最早的MusclePower到SteamPower再到ElectricityPower。
工業(yè)和科學博物館的位置就在凱瑟菲爾德castlefield區(qū)域內(nèi),castlefield是建于公元79年的羅馬城堡(當時英國還被羅馬帝國統(tǒng)治著),是曼徹斯特的前身,也是后來工業(yè)革命的起源地?,F(xiàn)在這里被改建成城市遺公園。至今仍保留著工業(yè)革命時期的高架鐵路、鐵路軌道、1830年代的火車站、巨型倉庫等遺址。這些遺物、遺址共同構成了工業(yè)和科學博物館的全部展示內(nèi)容和區(qū)域。
凱瑟菲爾德既然是羅馬帝國時期建造的城堡,當然也遺留了一些當時的城市建設、城里人生活狀況的痕跡。上面提到的火車站、倉庫等老建筑地下有一些舊時供水、排水系統(tǒng)以及日用品的展示,但似乎不僅僅局限在羅馬城時代,所以看上去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歷史博物館,倒像是一個城市生活發(fā)展歷史的現(xiàn)場教學館。
從工業(yè)博物館和castlefield出來,簡單吃完中飯后我們?nèi)チ寺鼜厮固孛佬g館,這是英國的一個公立美術館,創(chuàng)建于1824年。包括三座建筑,被列入英國一級保護建筑。曼徹斯特美術館特點是收藏有眾多拉斐爾派的美術作品。據(jù)介紹還有很多現(xiàn)代派、工業(yè)感的潮流裝飾、工藝品展示,但實際發(fā)現(xiàn)并不多,只在一樓陳列了一些特殊材質做的項鏈啊什么的,很小一部分展品。主要還是看西洋畫。
最后一個項目是艾伯特廣場,廣場位于曼徹斯特的市中心,是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艾伯特命名的。廣場上最有特色的標志是一座建于維多利亞時代的歌德式建筑,周邊也有許多有歷史的建筑和景點,不怎么出名,我們也沒有時間細看,反而是找個地方坐下來,看著人們在周日下午暖陽下在廣場上閑坐、孩子踢球、蕩秋千。也算是給緊張的一天放松一下,并且跟曼徹斯特悠閑的告?zhèn)€別。
當天我們搭乘下午5:30的火車往倫敦,晚上7:30左右到達。
9月14日
倫敦入住的B&B叫做Albro House Hotel,位于155 Sussex Garden,這條街全部都是一家挨一家的B&B,位置一流,對面穿過一條小小的商業(yè)街,總共步行約3分鐘就是帕丁頓地鐵站(帕丁頓熊下車的地方)。順便說一下,倫敦應該有十幾個火車站,從曼徹斯特來的火車是到Euston Railway Station。每個火車站必連接地鐵站,并且成為一個交通樞紐。我們住處附近的帕丁頓也是火車站、地鐵站相連,是個樞紐站。因此在倫敦5 天的旅行就指著搭地鐵,看到帕丁頓站就有到“家”的感覺。
行程:白金漢宮——西敏寺——欣賞大本鐘——帝國戰(zhàn)爭博物館——特拉法爾加廣場——皮卡迪利廣場(商業(yè)街)
早上8點多鐘我們出發(fā)去地鐵站做第一件重要的事情:購買地鐵卡Oyster Card,倫敦地鐵卡根據(jù)天數(shù)、區(qū)域(倫敦地鐵分6區(qū),景點多集中在1、2區(qū))分好幾種,我們選擇的是5天6區(qū)(5天剛好是我們在倫敦停留的天數(shù),希斯羅機場在6區(qū)),含卡押金共39鎊/人。早上約9:00鐘準備乘車去第一個景點:白金漢宮。到了站臺發(fā)現(xiàn)倫敦地鐵早高峰擁擠程度甚是震撼,絕不亞于深圳地鐵。我們一連等了2趟車根本無從上車,到第3趟車時,拿出在國內(nèi)擠公共汽車的絕技,終于強行上車。
海德公園角站下車出口即到威林頓廣場,通過廣場連接一條寬闊的林蔭大道直達白金漢宮。
白金漢宮:位于倫敦威斯敏斯特城內(nèi),是英國王室的居所。宮內(nèi)有典禮廳、音樂廳、宴會廳、畫廊等775間廳室,宮外有占地遼闊的御花園。宮殿最初是由白金漢公爵約翰·舍費爾德于1703至1705年間興建,1761年,喬治三世買下該府邸,之后一直成為英國王室的官邸及王室貴客的下榻之地。白金漢宮的主體建筑為5層,附屬建筑包括皇家畫廊、皇家馬廝和花園。宮里面很多廳都經(jīng)歷過不同的國王在不同年代重新裝修、改建,好像只有當今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沒怎么動過宮殿,直接坐享其成。白金漢宮的廣場中央聳立著維多利亞女王鍍金雕像紀念碑,頂上站立著展翅欲飛的勝利女神。
宮內(nèi)參觀不準拍照,整體印象比較素雅、簡約。因它仍在使用而并非純粹的紀念參觀地,里面的各種陳設、宴會大廳、接待廳、各國元首贈給女王的禮品展示、女王禮服展示等等,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起某某時候發(fā)生的某單新聞自己耳熟能詳,自然覺得整個宮殿都活起來了。
11:30分準時開始的皇家衛(wèi)隊換崗儀式是最值得期待的,參觀完宮殿來到廣場時,觀眾早已擠滿,我們再一次發(fā)揮國內(nèi)擠公交車的鉆勁兒和韌勁兒擠到了相對靠前的位置。跟在電視上看的一樣,沒讓我們失望。前后持續(xù)了足有40分鐘,中間有一小陣下起了雨都沒有中斷他們的儀式。從持續(xù)時間和形式看,我認為應該是操練和換崗合二為一比較合理。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Abbey:(中文翻譯為西敏寺)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始建于公元960 年,1045年進行了擴建,1065年建成,被認為是英國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教堂外觀恢弘凝重,內(nèi)部金碧輝煌而又靜謐肅穆,因它與英王室的特殊關系,還是人們所知的王室御用教堂,地位顯赫,行使管理的教長與其法規(guī)都要由王室決定,王室的加冕禮、婚禮、王子公主的洗禮等都在該教堂舉行,直到百年后又安息于此。威斯敏斯特教堂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兩大部分組成。有圣殿、翼廊、鐘樓等。教堂內(nèi)部(禁拍照)由石柱托起,穹頂是數(shù)個彩色玻璃嵌飾的尖頂并列在一起,足有20來層高,中間居然看不到任何橫梁,也算是一個建筑奇跡。由穹頂掛下來的大吊燈華麗璀璨,甚為壯觀。地上鋪的紅毯一直通向裝飾得金碧輝煌的祭壇,這就是舉行王室加冕禮和皇家婚禮的正地。祭壇后是一座豪華墳墓——愛德華之墓。祭壇前面有一張尖背靠椅,這是歷代帝王在加冕時坐的寶座,據(jù)說已有700多年歷史,寶座下面擺放著一塊來自蘇格蘭的被稱作“斯庫恩”的圣石,寶座和圣石都是英國的鎮(zhèn)國之寶。一如所有其他教堂,西敏寺是王公貴族、國家貢獻者的長眠之地,除了王室成員,英國許多領域的偉大人物也安葬在此,我們知曉的就有數(shù)學家牛頓、生物學家達爾文、詩人喬叟、布朗寧等。拜墓即是在回顧和緬懷歷史,不過西敏寺安葬人物實在太多,已有點無縫插針的感覺了。
大本鐘:是倫敦的傳統(tǒng)地標,曾經(jīng)多少次在電影、電視或畫報上看到過,今天就站在它腳下難免有點小激動。大本鐘位于西敏寺北端,從西敏寺出來幾步之遙就到了。它與英國議會大廈相連,高79米,鐘樓四面的圓形鐘盤,直徑為6.7米。據(jù)說每當議會召開會議的時候,大鐘上方的燈就會點亮。
大本鐘以及所在的議會大廈應該當做一個建筑整體來欣賞,非常有風格、有氣派,因其緊鄰泰晤士河,視覺上倫敦橋似乎從這個建筑群腰部跨過,走在橋上一邊是大本鐘、一邊是倫敦眼,潛臺詞有一句一定會是:倫敦,我來了!
帝國戰(zhàn)爭博物館:只要跟戰(zhàn)爭、軍事有關的都能激起老謝的強烈興趣,帝國戰(zhàn)爭博物館肯定得去看看。英國的帝國戰(zhàn)爭博物館是一個有多個分館的全國性博物館,也不知道倫敦這個是不是最大最全的。博物館成立于1917年,最初以紀錄“一戰(zhàn)”史實為主,1939年,館藏范圍擴至“二戰(zhàn)”,1953年再度擴至從1914年8月起英國及英聯(lián)邦國家參加過的所有軍事行動。話雖這么說,但我們的感覺仍是“一戰(zhàn)”記錄為主。
博物館大門口展示的一雙大炮揭示了該博物館的性質,里面的陳設物例行的是各種武器、戰(zhàn)時用品、戰(zhàn)時軍隊及老百姓的生活狀況、著名戰(zhàn)役介紹等等,不過在其中以圖片、紀錄片、3D動畫等生動形式詮釋和記錄了戰(zhàn)爭沖突的起因、過程和結果,不少畫面可謂觸目驚心,和平年代的人去感受一下很受教育。
據(jù)說博物館內(nèi)還可以參加閃電戰(zhàn)和壕溝戰(zhàn)體驗,場景全部都是仿真的,壕溝異常黑暗,氣味令人窒息,醫(yī)療帳篷會發(fā)出刺鼻的消毒劑味、空襲警報響起的緊張氣氛等等。(我們并沒有去實際體驗。)
特拉法爾加廣場:是1805年為紀念著名的英法特拉法爾加港海戰(zhàn)而修建的,廣場最突出的標志是中央的納爾遜紀念柱,高53米。此碑紀念英國民族英雄霍雷肖·納爾遜。柱頂是將軍的銅像,柱底四周是四只巨型銅獅。廣場四角也有紀念雕塑,但西北角的“第四基座”卻空著,由倫敦市政府在此輪流置放一些現(xiàn)代雕塑作品,我們?nèi)サ臅r候展覽的是一副恐龍骨架。當時在廣場正前方還有一個墨西哥藝術家的雕塑作品“YOU”,兩只食指互相指著“你”,以我初級的審美觀看,這現(xiàn)代作品與廣場整體不是很搭。
特拉法爾加廣場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電視新聞中,不但吸引游客,也是倫敦市民的活動廣場,既是圣誕節(jié)、除夕這類大節(jié)日的狂歡地,也是示威活動聚集地。廣場有很多鴿子聚集在人群中悠閑散步,難怪這個廣場還有一個名字:鴿子廣場。
廣場的一端坐落著英國國家美術館,可是我們沒有選擇去看。另外,廣場周邊發(fā)現(xiàn)有好幾棟建筑掛著非英國國旗,我認識的有加拿大的、馬來西亞的,估計是駐英大使館所在地吧。
夜晚閑逛皮卡迪利廣場(商業(yè)街):皮卡迪利廣場是倫敦娛樂商業(yè)中心,也是倫敦標志性的街道,它由納什于1819年設計,以實現(xiàn)攝政王連接卡爾頓宮和攝政公園的夢想,廣場是一個不規(guī)則的十字路口,中間以“愛神”像為中心,四周連接的都是熱鬧的商業(yè)街區(qū),布滿各類門店,有賣國際大品牌的,也有類似“BestLondon”這樣的街邊旅游紀念品商店,有賣Gap這樣的大眾品牌店,也有賣Coach、Dior等奢侈品牌店。我們在這條街上發(fā)現(xiàn)一間專門賣英國茶的店面,面積大,裝修好,里面的茶品種多,包裝特別精致,看著像大品牌,因此進去選了好幾個品種的茶和茶飲料,有的留著自己喝,有的可以當手信。英國茶喜歡用植物、香料、草藥等配置不同的味道,有的干脆磨粉變成茶飲料,與中國茶的風格還是有蠻大的區(qū)別。
9月15日行程:巴斯(皇家新月樓、古羅馬浴場、三拱橋)——巨石陣這天的行程是報的當?shù)貧W美嘉旅行社(好像是華人開的)的“倫敦往返巴斯、巨石陣一日游”。一大清早在Euston火車站小廣場集合,超大73人的團,坐雙層巴士,我們想著上層看風景視野開闊些,毫不猶豫選擇了上層的座位,沒想到車的喇叭系統(tǒng)年久失修,導游解說聽得閃閃呼呼的,意思得連蒙帶猜。(這是個小小的經(jīng)驗教訓,報當?shù)貓F對細節(jié)要多一些了解,免得去了才發(fā)現(xiàn)問題時也沒法改變?nèi)魏问虑椋?。哈哈,小不爽不能阻擋我們愉快觀光的腳步:第一站到巴斯,三個景點:皇家新月樓——古羅馬浴場——三拱橋皇家新月樓:是巴斯最為氣勢恢弘的大型古建筑群,建于1767~1775年,由連為一體的30幢樓組成,采用意大利式裝飾,共有114根圓柱?;始倚略聵堑牡缆放c房屋都排列成新月弧形,因此得名?,F(xiàn)在樓內(nèi)并未住任何皇室,而是博物館、住宅、酒店等,不過住宅和酒店可是當?shù)刈钯F最豪華的,住那的人應該都是非富即貴。新月樓實在太長,怎么也拍不到全景,以下照片是我在網(wǎng)上找的,全景是有了,但看不出它恢弘的氣勢和那著名的114根圓柱了,O(∩_∩)O哈。
古羅馬浴場:在巴斯城中心,是大約一世紀英國被羅馬統(tǒng)治時代建立的浴場原址展覽,加上浴場周邊區(qū)域發(fā)掘的大量文物展覽的博物館。供游客們參觀的是當?shù)刈畲蟮脑?,叫做國王浴池。浴場環(huán)繞溫泉而建,分兩層,有更衣間、休息間和浴場,其中有專門供國王使用的房間。
古羅馬浴場的發(fā)掘源于18世紀人們偶然發(fā)現(xiàn)米涅爾瓦女神的鍍金頭像,現(xiàn)已經(jīng)過兩個多世紀的發(fā)掘,浴場周圍布有古雕塑、欄桿,上方原來覆蓋著巨大的弧形拱門,現(xiàn)僅存一些柱子及出土的一些殘片。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只是浴場的局部,大部分都已經(jīng)被時間損毀淹沒了。
看羅馬浴場可以了解約2000年前古羅馬的建筑風格和手法、當時供排水系統(tǒng)的奇妙設計。在博物館內(nèi)展覽的主要有殘缺的建筑材料、石雕、壁畫、古羅馬錢幣等,最著名的當然是那個至今保存完好的米涅爾瓦(古羅馬的智慧女神)鍍金銅頭像,它于1727年出土,也因為發(fā)現(xiàn)它使沉睡多年的古羅馬浴場重見天日。
三拱橋:全名叫普爾特尼三拱橋(Pulteney Bridge),1769-74年間建造,橫跨巴斯城內(nèi)埃文河兩岸。三拱橋不僅發(fā)揮了橋的作用,橋上還是一個商業(yè)街。在歐洲,這種同時發(fā)揮著兩種作用的古代橋梁并不多,普爾特尼橋是其中之一。三拱橋離古羅馬浴場很近,幾乎走出浴場建筑就可看到,橋是仿威尼斯的某座橋設計的,也算是與羅馬風一脈相承。
巨石陣Stonehenge:位于距倫敦西南100多公里的威爾特郡索爾茲伯里平原上,又稱索爾茲伯里石環(huán),由一些巍峨巨石呈環(huán)形壘建在空曠的平原上,是英倫三島最著名、最神秘的史前遺跡。據(jù)考古學家研究,其比較準確的建造年代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公元1130年,一位神父在一次外出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這個的奇特巨石陣。
巨石陣顧名思義是由巨大的石頭組成,目測那些巨石雖然有大有小,但據(jù)說每塊重量都有50噸上下。巨石陣有兩大不解謎團:一是如何建造的(史前人類如何將這些巨石搬運到曠野上又如何壘成巨石陣)?二是干什么用的(用于天文觀象、祭祀、墓葬)?直到現(xiàn)在這些謎團仍無法解開。有研究學者發(fā)現(xiàn)它的主軸線、通往石柱的古道和夏至日早晨初升的太陽,在同一條線上;另外,其中還有兩塊石頭的連線指向冬至日落的方向,因此,人們分析這是遠古人類為觀測天象而建,算是天文臺的雛形了??稍诙皇兰o初,又有人提出一種觀點,認為巨石陣既是用來祭祀的宗教場所,又是貴族墓葬場,同時也是觀測天象的場所,總而言之莫衷一是。
巨石陣孤寂佇立在綠色曠野中,遠處一條淹沒在綠野中的公路,偶爾有車駛過,好在草地上有放牧的肥羊點綴,增加了一點生氣,而滿嘴呼吸到的新鞋空氣可為到此地的游客們洗洗肺。
9月16日
景點:海德公園——杜莎夫人蠟像館——福爾摩斯紀念館——圣保羅大教堂——倫敦塔和倫敦塔橋——泰晤士河岸散步——尋找唐寧街10號
海德公園HYDE PARK:我們按照晨起公園鍛煉的節(jié)奏游覽海德公園,海德公園是英國最大的皇家公園,原來是英王狩獵場的一部分,貫通公園的大道直通白金漢宮。學歐洲近代史時了解到的海德公園Speakers’ Corner是我對它的主要認識,今天漫步其中,發(fā)現(xiàn)它就是一個有樹有草、有池塘、有小動物、有花朵直接從地里冒出來、人行道和馬道并行的一個大公園。戴安娜王妃紀念園應該是公園最新的一處景點,是一個橫躺于地面的環(huán)形噴泉,感覺安靜而優(yōu)雅。
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Tussaud's:位于Marylebone Road,我們到達時大概上午10點,等候購票進場的人已經(jīng)排到街外,一步一移,耐心等候,每人花33鎊買好門票進入館內(nèi)參觀。進到蠟像館內(nèi)部你會有一種莫名的興奮,因為見到太多大名鼎鼎的人物,包括影視劇中的人物就在你跟前,你可以靠著、搭著、摟著他們照相,近看那些蠟像還真是惟妙惟肖,臉上的雀斑、皮膚上的斑點都表現(xiàn)得非常細致。
蠟像館大致分成娛樂明星、體育明星、政治家、皇室成員等區(qū)域,有幾個重要蠟像展示處有館內(nèi)工作人員架的照相機照相,你隨意與那些名人合影,如果覺得拍的好想要沖洗出來帶走就需要再交大洋。
蠟像館創(chuàng)始人杜莎夫人(法國人,1761年-1850年)為自己塑造的蠟像展示在入口處,她個子非常瘦小,令人嘆服于她蘊藏體內(nèi)的巨大能量。蠟像館19世紀的作品依舊在展出,包括法國大革命期間杜莎夫人被當時的革命軍脅迫,到尸體堆中尋找被斬首貴族頭顱,為他們制作的死亡面具?,F(xiàn)在,這些蠟像制品,以及根據(jù)當時的慘烈情景繪制成的圖畫都展示在館內(nèi)的“恐怖屋”中。在此還可以看到也許是史上最早的電動模型:綽號為睡美人的路易十五的情婦在睡眠中自然呼吸。
蠟像館還設立了幾個互動項目:一個叫英國街,游客們坐著電動車,在一個好似時光隧道的黑洞里穿行,沿路展示英國自古至今的民生萬象;另一個是4D電影,分時段上演,片長大約15分鐘,將綠巨人、蜘蛛俠、蝙蝠俠、鋼鐵俠、擎天柱、大黃蜂等各路大俠集合到一起拯救地球,很是奪人眼球。
福爾摩斯博物館:原址建于倫敦貝克街(Baker St)221b號,小說中的福爾摩斯和他的助手華生醫(yī)生于1881-1902年間居住于此。博物館的結構與小說中完全相同,加上精心的布置,使來此參觀的人如同置身于小說的場景之中。博物館隔壁有福爾摩斯紀念品店,各種煙斗、禮帽、手杖都讓人聯(lián)想起小說中福爾摩斯的形象。博物館入口處還有館內(nèi)的一些工作人員都穿著當時的倫敦警察制服,有點仿如隔世的意思。不過實話實說,我們沒有將這作為參觀重點,只是走馬觀花隨意逛了一下,外面下著雨,乘機在里面躲了一會兒雨。
圣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是英國第一、世界第五大教堂,設計師和建筑師為一個人——克托弗.雷恩爵士,最早在604年建立,據(jù)說整整花了45年才最終建成。建筑為華麗的巴洛克風格,覆有巨大穹頂,高約111米,寬約74米,縱深約157米,穹頂直徑達34米。塔頂是眺望倫敦市區(qū)的絕佳地點,據(jù)說設計師構建理念是建成一座連接天堂和人間的觀象臺。教堂內(nèi)有一個雷恩的墓碑,上書“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如果你在尋覓他的紀念碑,只需要看看周圍)。
教堂在1981年舉行過戴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子的婚禮大典。同其他有名的教堂一樣,這里布滿了王公達官們的墳墓和紀念碑。英國歷史上著名的海軍上將納爾遜、前首相惠靈頓將軍的墓室就在這里。耳語廊是最充滿匠心及饒有趣味的地方,你站在走廊的這一端低聲耳語,32米外另一端的人能清晰聽見。
對我們這些非基督徒而言,登教堂塔頂,眺望倫敦繁華街景當然是不可錯過的項目,不過登頂過程還真是一個小小的考驗。自地面到塔頂分為兩大段,第一段感覺距離較長,旋轉樓梯全部在室內(nèi)密閉空間內(nèi),沒有窗戶、沒有緩沖帶,當感覺體力有點透支的時候,不知到了哪里前面還有多長,讓人騎虎難下。第一段到達后室內(nèi)室外都建有平臺,室外平臺較好理解就是遠眺城市美景的露天平臺,室內(nèi)平臺是沿著教堂高墻修建的一圈窄窄的平臺,放置了幾圈固定座椅,不太了解什么時候或什么儀式上人會上來坐在這里。第二段旋轉樓梯建在了室外,距離相對短些,顯得容易爬很多,登頂后環(huán)繞頂層觀景平臺,泰晤士河兩岸風光盡收眼底,倫敦城中心那些地標性建筑基本都能清晰可辨,好多建筑都是世界級地王哦。
倫敦塔和倫敦塔橋:到達倫敦塔時已經(jīng)下午5點了,盤算著倫敦塔和倫敦塔橋只能二選一(景點一般是下午6點關閉),考慮進入倫敦塔時間太趕,因此僅看了看外觀,照了幾張照片,就直奔倫敦塔橋了。
倫敦塔橋TowerBridge:因在倫敦塔附近而得名,是從泰晤士河口算起的第一座橋(泰晤士河上共建橋15座),也是倫敦的象征。該橋始建于1886年,從外表來看,塔橋的兩端是維多利亞時代的磚石,但實際上塔身的結構主要是鋼鐵的。塔橋的設計是為了同時滿足航運和路面交通兩方面的需要,橋面是開懸式的,兩頭內(nèi)部各裝有用來開合橋梁的水力機械。塔橋自建成至今,機械功能一直正常,從未發(fā)生故障。巨輪鳴笛致意后,上升機械只需一分鐘便能使橋面升起。參觀塔橋需要乘電梯入內(nèi),里面有博物館、展覽廳,許多歷史照片和互動展示呈現(xiàn)塔橋100年來的演進,了解大橋的結構,當時建橋的情景、使用的設備、工具等。塔橋上方的懸空人行道鋪設了一段鋼化玻璃地板,分左右兩條,每條長11米、寬1.8米。游客站在離下層橋面約43米高空上體驗驚險漫步,并透過玻璃清晰地俯瞰橋面的車水馬龍和和泰晤士河風景,相當刺激。
泰晤士河岸散步及尋找唐寧街10號:從倫敦塔橋出來已近黃昏,我們沿著泰晤士河岸風光帶步行一路觀光到下一座橋,岸邊的高樓大廈集中體現(xiàn)現(xiàn)代都市的繁華奢侈,很多是建筑風格各異的新樓,還有一些是舊廠、舊船塢改建的商廈,想象一下,棟棟都是“甲級”寫字樓和鋪王??!望向河面,可看到停泊在此的貝爾法斯特號巡洋艦,它是一艘海軍退役戰(zhàn)艦,曾參加過馬島戰(zhàn)役,現(xiàn)在這里是一座戰(zhàn)艦博物館。
當天色已經(jīng)暗沉下來時,我們開始尋找唐寧街10號,唐寧街真真切切被我們找到了,但始終沒找到10號,到現(xiàn)在也不知道是否游客根本不可能到達10號門牌前。不過在唐寧街,我們看到了“丘吉爾戰(zhàn)時辦公室”指示牌,街邊還有一座紀念二戰(zhàn)英雄的雕塑。9月17日劍橋、牛津一日游又是報的當?shù)芈眯猩缫蝗沼螆F,一早到達位于維多利亞火車站附近的集合地,旅行社前已經(jīng)有很多待出發(fā)的各線路旅客等候,旅行社特地做了一些標志桿,上面寫有目的地、時間等簡要信息,旅客按所報團在對應的標志桿后面排隊,有點像運動會體育代表團的排隊法。這次我們的導游是一名年紀有點大的女性,不知道是國外移民還是英國地方方言,總之口音極重,對著我們這些游客“上帝”講話時笑容很淡,可時不時講些“笑話”自己笑的很歡而游客默然。不說她了,講行程感受:劍橋Cambridge:劍橋地名意指“劍河上的橋”。劍河(River Cam)是當?shù)匾粭l環(huán)城河流,河上架設著許多設計精巧、造型美觀的橋梁,我們參觀了數(shù)學橋,據(jù)說是由牛頓設計的;以及嘆息橋,不知是不是徐志摩感嘆“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的地方。劍橋大學是一所聯(lián)邦制大學,由31所成員學院和6所學術學院組成,劍河沿岸歷史悠久的百年學府和經(jīng)典建筑比比皆是,走在街上,如發(fā)現(xiàn)一個稍微開闊一點兒的門廳,可能就是某所著名院校的入口,走出過某某鼎鼎大名的人物。劍河上的橋大部分都是所在院校的一部分,因此只能遠觀,難有機會真的上去走走。
劍橋的行程是典型的“到此一游”型,相對重點參觀的院校有:王后學院和國王學院,然后就是自由市場。劍橋也被形容為“城市中有大學”,商業(yè)非常繁華,可能因為年輕人聚集,感覺城市整體節(jié)奏明快,街頭文藝青年的音樂表演十分吸引。(特注:老謝在劍橋市場花12鎊買了一塊血紅的瑪瑙石作紀念。)牛津Oxford:從劍橋轉往牛津已經(jīng)是下午快5點了,導游帶領著我們疾步行軍,作為當日最后一批游客參觀Christ Church(牛津大學基督教學院),這是牛津最著名的院校,它是宗教和院校的合體,被認為是最貴族化的學院,有13位英國首相出自該學院。進到教堂內(nèi)部,感覺是濃縮版的西敏寺。導游介紹這里的教堂也是課堂,并且是有主教作堂的。當天參觀時間結束后,教堂內(nèi)有一堂講座,我們已經(jīng)看到陸續(xù)有人來并且在中央聽眾席就坐等候,如果不是跟團,我一定會留下來感受一下在莊嚴教堂里聽課氣氛。牛津大學同樣是由多所(45所)獨立院校組成,有記錄的授課歷史可追溯到1096年,是英語世界最古老的大學,牛津大辭典始終被認為是最權威的學英語工具書。在牛津參觀的其他學院都是走馬觀花,已經(jīng)記憶模糊,印象深刻的是導游把我們帶到觀看“牛津明信片”的最佳位置(不知其他導游也這樣介紹嗎?哈哈),這是牛津的標志,所有有關牛津的圖片必取這個角度的照片。請看下圖,看看是不是你印象中牛津的樣子:9月18日倫敦行程來到最后一天,安排了圣詹姆斯公園、大英博物館兩個景點。圣詹姆斯公園St. Jamess Park:又是一座皇家公園,面對白金漢宮,原本是英王亨利八世的鹿苑,17世紀時查理二世聘請法國景觀設計師重新造景,至今成為倫敦市中心最美麗的公園。公園中央長形湖中與綠地上聚集了悠然自得的鴨子、白天鵝、黑天鵝,有的在水中游蕩,有的在展翅快飛,互相追逐嬉鬧,樹林間還有小松鼠與行人搭訕,感覺這里真是小動物們的天堂。透過湖面樹影,可看到白金漢宮,倫敦眼等著名景點,不夸張,映入眼簾的都是一幅幅美麗圖畫。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上午11點多到達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目的地:大英博物館,在里面呆了5.5小時,沒時間吃飯,如果不是要趕飛機,還可參觀更長時間。博物館位于倫敦羅素廣場,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最著名的四大博物館之一。博物館核心建筑占地約56000㎡,正門的兩旁,各有8根又粗又高的羅馬式圓柱。大中庭建于博物館中心位置,是一個純現(xiàn)代建筑,是歐洲最大的有頂廣場,通過這里連接到博物館的各個展覽大廳。博物館分四層,大大小小的展館有80多個,藏品800多萬件(部分未公開展出)。展館按世界地理區(qū)域分布大區(qū),其中又設有一些主題展館,比如“中國玉器7千年館”、“中國館”、“古埃及館”、“盎格魯撒克遜歷史館”等(憑個人記憶,可能不準確)。里面的藏品多數(shù)是國有的,但也看到很多私人藏品,不知是贈送的或只是在館內(nèi)展示。只要是私人藏品,在旁邊都會有一個文字介紹牌,說明屬于誰、藏品年代、收藏時間等信息。大英博物館是我唯一在預先做了少少功課的目的地,記錄下了羅塞塔石碑、古埃及木乃伊、中國館三項鎮(zhèn)館之寶、必看項目。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高1.14米,寬0.73米,制作于公元前196年,最珍貴之處是用希臘文、古埃及楔形文和古埃及通俗體文三種文字刻了古埃及國王托勒密五世登基的詔書。碑最早由法國人在一個叫羅塞塔的城市發(fā)現(xiàn),后因英法戰(zhàn)爭由英國人搶回到英國。這個寶貝現(xiàn)在由鋼化玻璃保護住,想照相吧到處反光,上面的碑文清晰可見,當然一個字兒不認識。木乃伊館很是震撼,不但有眾多的木乃伊,還有全套的棺木、木乃伊制作圖解以及與木乃伊相關的生活文化介紹、場景再現(xiàn)等。到這里有兩個感慨,一是古埃及為逝者做木乃伊甚為流行,原來以為只有王公貴族才有資格做,其實普通官宦或富裕人家都會做,大人小孩都會做,動物也會做。二是館內(nèi)木乃伊數(shù)量之多讓我覺得埃及出土的所有木乃伊可能都搬到這里來了,埃及過去不是英國人的殖民地嗎,應該沒少受英國老子的欺負,并且還沒地方說理。中國館瓷器最多,其次是玉器、青銅器、古錢幣、壁畫、聽說還有很多字畫真品,可是我們沒怎么欣賞到,是否沒公開展出呢,不得而知。面對龐大的中國館和里面展示的眾多藏品,反正怎么介紹都介紹不完,只能談點個人觀感:1、感受人類貪婪本性,想著當年英國人仗著自己強大,搶了多少中國人的寶貝;2、中國的東西毫無疑問代表了古代東方文化的最高境界,基本秒殺各類同期出品的東西;3、古代中國人崇尚素雅、簡約之美,設計點到為止,留有無限想象空間(為什么現(xiàn)代中國浮躁了許多呢?);4、青色、藍色、諸紅用得最多,直到清朝受外來影響,紅、黃等濃烈的顏色才開始多起來。
博物館參觀是免費的,但多處設有捐款箱,任你心愿投錢進去(我們所到的英國博物館都是這樣的),我們絕對自覺自愿投了20鎊到捐款箱內(nèi)。 從博物館出來已經(jīng)是我們得去趕飛機的最后時刻,搭地鐵返回住處拿上出門前已整理好的行李,與房東告別,最后一次到達帕丁頓站搭地鐵,中轉一次后搭上皮卡迪利線往希斯羅機場。9月19日下午5點多鐘回到廣州,結束英國之行。回想在英國11天的旅程(游玩時間足有10天)行程滿滿、能記錄下來的只是部分。英國國土面積很小,城市區(qū)間內(nèi)基本都可以靠腳步丈量,城鄉(xiāng)基本無差別,人們顯得非常友善和熱情。英國吃的東西非常單調,但面包味道好過國內(nèi)任何名店的出品,幾乎任何餐廳、街邊店都能吃到fish& chips,蔬菜吃得超少,完全要靠在商店買水果來補充維生素。還有一個特別大的感受是他們的國家宣傳絕對給力,很多地方確是有點歷史、有點故事、有點風采、有點漂亮,但真不是如同他們宣傳的一樣是個非去不可、不去不行的地方。(此處應該給英國政府N個贊?。┛傊?,我們看到、聽到、感受到的點點滴滴構成了特有的英國風貌,外出旅行不就是要去看不同的世界,感受不同的氛圍嗎。
§英國旅游筆記黃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