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霏霏,體內(nèi)濕氣排不掉,許多人都屬于濕熱體質(zhì),而有這種體質(zhì)的人,不但會感到疲倦、頭昏、胃脹、口干、口苦、便秘等,一旦濕氣聚積過久,便會成為痰,影響血氣流通,而成為脂肪肝。要護肝,中醫(yī)師建議,從除痰消瘀做起,才能遠離濕氣、肥胖和脂肪肝。
中醫(yī):脂肪肝是“痰”與“瘀”積聚在肝臟
肝具有疏泄的功能,就是讓全身的血氣通暢,把好的氣血運送至全身,把不好的廢物排至體外。
脂肪肝是脂肪滯留在肝臟,無法順暢運行,顯示“肝血瘀阻、肝氣郁結(jié)”,加上肝要消化脂肪,必需靠膽汁幫忙,而脂肪來不及消化,表示膽來不及供應(yīng)膽汁,以致膽氣不足,無法收縮擠壓膽汁給肝消化脂肪時,脂肪就留在肝臟堆積。
有脂肪肝的人,一般腰圍都比較粗,因為肝臟被脂肪包覆,所以讓肚子愈來愈大。
1個食療古方調(diào)理痰濕、肥胖、脂肪肝,雖慢但有效
中醫(yī)認為,脂肪肝是“痰”與“瘀”積聚在肝臟的結(jié)果?!疤怠迸c“瘀”是指濕濁產(chǎn)生的代謝廢物,長期停留在組織器官身體內(nèi),影響氣血流通。
所以,有一句古語:“肥人多痰濕”,符合上列所說,肥胖者容易患有脂肪肝的觀點。所以,必需祛除痰與瘀,是調(diào)理脂肪肝的好方法。
《本草綱目》里有個食療古方,去濕消脂效果非常好,中醫(yī)沿用至今,這個方子叫馬齒莧薏仁茶。
材料:薏米仁、赤小豆、芡實各抓1把,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各1克
做法:將薏米仁炒至微黃,連同赤小豆、芡實浸泡2小時,入鍋后加水,水量要超過豆子的線,大火煮開后,將馬齒莧、淡竹葉、槐米、綠茶用紗布包裹好,入鍋再煮15分鐘,待涼飲用。市面上也有袋泡茶出售,圖方便的可以自己買來泡。
薏米具有利水、健脾、除痹、清熱排膿的功效,赤小豆可利水消腫、解毒排膿,芡實用來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馬齒莧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淡竹葉有清熱除煩、利尿的功效,槐米可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綠茶用來殺菌消炎。
馬齒莧薏仁茶的方子對其他的濕氣病也有效
這個方子最常用來祛濕,像很多人有小肚子、肥胖、腳氣、濕疹、脂肪肝等問題,這些其實也是濕氣導(dǎo)致的,用馬齒莧薏仁茶這個方子效果也極好,我之前有腳氣好幾年,噴的、涂的都用過,各種電視廣告上的牌子買了不少,都斷不了根,看中醫(yī)時,就被推薦了馬齒莧薏仁茶這個方子,喝了兩個月,加上外用藥,終于痊愈,一年了都沒復(fù)發(fā)。
脂肪肝也是這個道理,濕氣走了,身體循環(huán)恢復(fù)正常,血氣通暢,廢物自然排出,堆積在肝臟的脂肪也可以慢慢隨之排出。
很多人會說,只是幾樣食材,怎么能治病呢?其實,真正的名醫(yī),就是可以這樣隨便用些常見的食物,捎帶手的就把病給治好了,中醫(yī)里說藥食同源,這些材料就是如此,用對了,它們的效果比藥還好。
當(dāng)然,如果你現(xiàn)在糾結(jié)的只是脂肪肝問題,那么除了堅持以上食療方外,平時飲食也要注意少吃肥肉和甜食,多吃蔬菜、堅果、蛋白質(zhì),運動方面可選擇慢跑、游泳、仰臥起坐等可鍛煉腹部、改善大肚子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