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丁公藤 關(guān)鍵詞: 丁公藤 中草藥圖譜 丁公藤 Caulis Erycibes (英)Obtuseleaf Erycibe Stem 別名 麻辣子。 來源 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的莖藤。 植物形態(tài) 攀援藤本。幼枝被密柔毛,老枝無毛。葉互生,革質(zhì),橢圓形、長圓形或倒卵形,長5~15cm,寬2~6cm,先端鈍尖、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干時顯鐵青色或暗綠色,下面有光澤,具小斑占??偁罹刍ㄐ蛞干蝽斏鼙讳P色短柔毛;花小,金黃色或黃白色;萼片5,外被褐色柔毛;花冠淺鐘狀,長9~10mm,5深裂,裂片2裂,外被緊貼的橙色柔毛;雄蕊5,著生在冠管上,花藥卵狀三角形,頂端錐尖;子房1室, 胚珠4。漿果珠形,具宿萼。種子1粒?;ㄆ?~8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地叢林中,攀援于樹上。產(chǎn)于廣東。 采制 全年可采,洗凈,切段,隔水蒸2~4小時后,曬干。 性狀 為斜切的段或片,直徑1~4cm。外皮灰黃色、灰褐色或淺棕褐色,稍粗糙,有淺溝槽及不規(guī)則的縱裂紋或龜裂紋。皮孔點(diǎn)狀或疣狀,黃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狀剝落。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切面橢圓形,黃褐色或淺黃棕色,木部寬廣,有不規(guī)則的花紋(異型維管束)及多數(shù)小孔。無臭,味淡。 化學(xué)成分 含丁公藤甲素、東莨菪內(nèi)酯。 性味 性溫,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 祛風(fēng)勝濕,舒筋活絡(luò),消腫,止痛。用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坐骨神經(jīng)痛、半身不遂、跌打腫痛。 ▇▇▇▇▇▇▇▇▇▇▇▇▇▇▇▇▇▇▇▇▇▇▇▇▇▇▇▇▇▇▇▇▇▇▇▇▇▇▇ 18 大血藤 關(guān)鍵詞: 大血藤 中草藥圖譜 大血藤 Caulis Sargentodoxae (英)Sargentgloryvine Stem 別名 紅皮藤、大活血、蕨心藤、紅血藤、黃梗藤、五花七、千年健、紅藤。 來源 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 (Oliv.) Rehd. Et Wils.的莖。 植物形態(tài) 落葉藤本。莖褐色,圓形,有條紋。三出復(fù)葉互生;葉柄長,上面有槽;中間小葉菱狀卵形,長7~12cm,寬3~7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有柄,兩側(cè)小葉較大,基部兩側(cè)不對稱,幾無柄?;▎涡裕菩郛愔?,總狀花序腋生,下垂;雄花黃色,萼片6,菱狀圓形,雄蕊6,花絲極短;雌花萼片、花瓣同雄花,有不育雄蕊6,子房下位,1室,胚珠1。漿果卵圓形。種子卵形,黑色,有光澤。花期3~5月,果期8~10月。 生于山坡疏林、溪邊;有栽培。主產(chǎn)湖北、四川、江西、河南、江蘇;安微、浙江亦產(chǎn)。 采制 8~9月或全年采收,曬干。 性狀 莖呈圓柱形,略彎曲,長約30cm,直徑1~3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淺縱槽及橫裂紋,外皮常呈鱗片狀剝落而現(xiàn)時暗棕紅色。質(zhì)堅韌,斷面皮部紅棕色,有數(shù)處向內(nèi)嵌入木部,木部黃白色,導(dǎo)管呈經(jīng)孔狀;射線放射狀排列。氣微,味淡微澀。 化學(xué)成分 莖含鞣質(zhì)。 性味 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活血,祛風(fēng)。用于腸癰腹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風(fēng)濕痹痛、跌打撲痛。 ▇▇▇▇▇▇▇▇▇▇▇▇▇▇▇▇▇▇▇▇▇▇▇▇▇▇▇▇▇▇▇▇▇▇▇▇▇▇▇ 19 酸棗仁 關(guān)鍵詞: 酸棗仁 中草藥圖譜 酸棗仁 Semen Ziziphi Spinosae (英)Spine Date Seed 別名 山棗、酸棗子、別大棗、刺棗。 來源 為鼠李科植物酸棗Z iziphus psinosa Hu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1~3m,枝節(jié)上有直的和彎曲的刺。葉互生,長橢圓形至蔟狀披針形,長2~3.5cm,寬6~12mm,先端鈍,邊緣有細(xì)鋸齒,基出三脈?;S綠色,常2~3朵簇生于葉腋;萼征、花瓣及雄蕊均為5出數(shù);子房上位,2室,埋于花盤中,柱頭2裂。核果小,長圓形或近圓形,暗紅色,味酸,果核兩端常為鈍頭?;ㄆ?~5月,果期9月。 生于向陽或干燥山坡、平原、路旁。主產(chǎn)河北、陜西、河南、遼寧。 采制 秋季采收成熟的紅軟果實(shí),除去果肉,曬干,碾破棗核,取出種子,生用或炒用。用時打碎。 性狀 種子扁圓形或長圓形,長5~8mm,寬4~6mm,厚2~3mm。表面棕紅色或紫紅色,微有光澤,一面中央有微隆起的縱線,種子一端有小的凹陷種臍,另端有點(diǎn)狀突起的合點(diǎn),種脊位于側(cè)邊。種皮硬,剝開后可見半透明的胚乳粘附于內(nèi)方,子葉2,黃白色,富油質(zhì)。味微苦。 化學(xué)成分 含酸棗仁皂甙A、B(jujuboside AB)、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白樺脂醇(betulin)、黃酮、脂肪油、蛋白質(zhì)等。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養(yǎng)心,安神,斂汗。用于神經(jīng)衰弱、失眠、多夢、盜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