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153) 沒有什么怎么辦,事實上,事情已經結束了。就在劉繼元拿著趙匡胤的委任狀沉默不語的時候,這次奇襲北漢的計劃就已經徹底流產了。 下面發(fā)生的事情,就是對趙匡胤這次輕舉妄動的懲罰。在當年的11月,北漢的援軍終于到了,契丹鐵騎像鋼鐵的洪流一樣,從更加寒冷的北方席卷而來。圍城不下,早已經失去銳氣的宋軍疾速后撤,盡量避免接戰(zhàn),終于全軍而還。 但是,契丹不會白白出兵,而北漢也不會白受欺負,它們順勢反攻宋朝。宋朝邊境上的晉、絳兩州城池都被攻破,城中財物人畜被一掠而空。 消息傳進開封,大宋的皇帝趙匡胤驚怒交集,據(jù)說他本來就深紫色的臉膛變得顏色更深,至于那像是馬肝、牛肝、豬肝或者別的什么東東就都很不好說了。而他在極度的憤怒之中,除了一些羞愧之外,并沒有怎樣后悔。他深深地知道,如果再回到三個月以前,還有那樣的機會,他仍然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那么到底是哪兒出了問題?為什么會失敗的? 是陰差陽錯的失去了里應外合的機會?還是說,有誰沒有盡力,把他給騙了?不,都不是。無論是李繼勛,還是侯霸榮、惠璘,又或者郭無為,他們每一個人都盡力了,堪稱盡職盡責。至于行動的時間不一致,那沒辦法,誰打仗都沒帶著上帝。 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搞糟的?!趙匡胤百思不得其解,開始變得郁悶,變得煩燥,變得看別人時眼神很是不對頭。 可就是這個時候,仍然有人頂風作案,一定要挑釁趙匡胤忍耐力的極限。這個人叫雷德驤,是屯田員外郎同州,并責受商州司戶參軍。這位雷先生人如其名,十足一個地道的霹靂火,他有一天不等引見,就直接闖進講武殿找趙匡胤本人說話,而且“辭氣俱厲”。他說,宰相趙普是個地道的混帳東西,長期橫行不法,看中了百姓房屋就強買強賣,而且收受賄賂,要求趙匡胤秉公執(zhí)法,把趙普罷免。 說實話,雷德驤沒有私心,他很可能說出了當時許多人的心里話,可他不僅選錯了時間,而且火氣大到了硬是看不見趙匡胤此時手里正提著那把著名的斧子,而且眼睛非常不懷好意地盯著他的大門牙。 結果是慘烈的,怒不可遏的趙匡胤手起一斧,正中目標。由于手法已經熟練,不是第一次操作,控制的范圍非常準,雷先生上牙膛的兩顆門牙不翼而飛。就這樣趙匡胤的氣還沒消。他下令,把這個擅自對他大喊大叫的家伙拖出去,直接交給趙普,把他砍了! 當雷德驤被拖走時,大殿里還回響著大宋官家的怒吼――鼎鐺猶有耳,汝不聞趙普吾之社稷臣乎?! 但是當然了,趙匡胤到底不是終結者朱溫,一會兒之后,他就收回了死刑命令,只以擅闖講武殿之罪把雷德驤罷官了事。 出過氣之后,趙匡胤平靜了。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公開維護趙普了。在幾個月前,有幾個官更大的人,分別是樞密直學士馮瓚,綾錦副使李美,殿中侍御史李檝,合起伙來彈劾趙普貪臟枉法,要求把宰相處死。而他的反應是,把這幾個人統(tǒng)統(tǒng)地押送到傳說中的流放圣地沙門島(到底這個地方有多經典,請參看《水滸傳》),并且遇赦不還,在那兒永久定居。 這樣做看起來很昏君是嗎?哼,趙匡胤冷笑,既然在這些人的眼睛里趙普是個臟官,那么很可能他也就是個昏君了。君臣勾結,禍國殃民……好啊,可是你們不知道,接下來我做出的這個決定,才真的是一意孤行,不管你們的死活呢! 連載(154) 趙匡胤決定不顧一切,踢開所有的反對者,再次出兵,目標仍然是北漢。 消息傳出,舉國愕然。宋朝人真的搞不懂了,他們一向英明理智的皇帝到底是怎么了?那個既貧瘠又狹小的北漢到底有什么東西一直在誘惑著他?或者是北漢哪里招惹到他了,讓他必將滅之而后快? 很好,面對眾多的質疑,趙匡胤非常滿意。要的就是這樣,如果連他自己的子民都不理解的話,那么相信北漢以及該死的契丹就更加預料不到了吧。尤其是在它們剛剛占了大便宜,而宋朝偷雞不成反蝕把米的時候。 一定要干掉北漢,趙匡胤有N個理由支持他這么做,而他總結了上次出兵失敗的教訓后,也得出了再次出兵一定必勝的結論,其理論依據(jù)如下: 第一, 北漢的國勢更加不穩(wěn)。新皇帝劉繼元在折騰,聽說他殺了不少的國親國威,外加大臣,搞得北漢人人自危。而絕妙的是郭無為卻還活著,而且仍然是高官顯赫,位極人臣。這就是巨大的利好消息,有機可乘; 第二, 在他自己這一方,巨大的潛力還沒有挖掘。首先是再次出兵由誰掛帥。李繼勛?不,他已經被證明很強,能迅速突破北漢防御體系,直逼太原城下。但是卻仍然不達標,不能攻下太原城,也沒能頂住契丹人。那么派誰?慕容延釗、韓令坤都死了,讓契丹人膽寒的符彥卿已經老了,那么派離職退休的石守信或者曾經的妹夫高懷德(那位拿搟面杖掄趙匡胤的公主閣下這時已經死了,她死后宋朝就收回了高懷德的駙馬身份)重操舊業(yè)?還是起用殺人成性的王全斌?不,都不行。趙匡胤在獨自無人時向北方微微地冷笑,笑容里有說不出的驕傲和冷酷――我要派出宋朝真正的第一戰(zhàn)將,這個人才是真正的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無論敵人是誰,在他面前都只有失??! 這決不是吹牛,歷史可以作證,這個人真的是百戰(zhàn)百勝!至少在這次以前…… 第三, 這就是最大的原因了。就在這幾個月里,那個前面提到過的比趙匡胤的地位和權勢更高的人突然死了。這個人不是趙匡胤的哪位親威長輩,而是契丹的皇帝耶律述律。 這是件很遺憾的事,不管漢人們承不承認,或者心里會怎么想,一個事實無情地存在著――從宋朝立國開始的那一天,契丹就比它大,直到北宋和它相繼滅亡時也一樣。翻閱歷史,與五代同始,與北宋同終的契丹是當年亞洲大陸上的第一大國,這無可爭議。而貴為最大帝國皇帝的耶律述律的生活就比趙匡胤幸福得太多了,此人在歷史上留下的印跡是無數(shù)次的宴飲、圍獵,以及聽信女巫的鬼話,殺人取膽做長生藥,還有哪怕君臣奏對時一點點的小失誤,就加以砲烙、鐵梳、手刃刺之,斬擊射燎,斷手足,折腰脛,劃口破齒,棄尸于野……等等非人之刑。每當看到這些,我都懷疑這是不是痛恨契丹的宋朝史官們在夸大其辭,但是無情的歷史證明了這些肯定都是真的,因為契丹人也沒法忍受這樣的暴虐之君了?!哆|史》記載,耶律述律在又一次圍獵縱飲之后,被他的近侍、廚子,還有為他美容的身邊人所殺。時年僅39歲。 契丹人也亂了,這真是天賜良機……而天賜不予,反受其咎!這么多的有利條件加在一起,再不出兵,還要等什么?何況,南方的南唐、吳越、南漢這些國家都眼睜睜地看著,如果他連一個小小的北漢都不能奈何,這些已經臣服或者還在觀望的國家又將怎樣? 所以,必須出兵,必須獲勝,必須全勝! 連載(155)
公元969年2月,剛剛從北漢退兵3個月,宋朝皇帝趙匡胤就再次出兵。這次出兵注定了要震驚當時,因為自從建國之初平定“二李”之后,就再也沒有親臨沙場的皇帝居然御駕親征,要以傾國之力來徹底蕩平北方的敵國。 這時候謎底揭開了,不用石守信,也不用高懷德,更不起用先朝老將張永德、符彥卿,大宋的第一戰(zhàn)將,真正百戰(zhàn)百勝,無往不利的人物就是趙匡胤本人! 歷史可以作證,上面的評語有問題嗎?這一年,從普通一兵起家的皇帝已經43歲了,經驗、精力、智慧都已經均衡地達到了巔峰,他充滿了信心,也極其地理智。御駕親征并不是他靜極思動,殺心難遏,而是他清晰地意識到,北漢雖弱小,但契丹是他真正的勁敵。 必須得他親臨戰(zhàn)場了,遍視宋廷滿朝文武,除了他本人以外,還誰有信心且有能力面對契丹戰(zhàn)而勝之?契丹……趙匡胤默默地在心里念著這個異族死敵的名字,開始了分兵派將。 命――曹彬、黨進等人為先鋒,率軍殺奔太原;再命李繼勛為河東行營前軍都部署、趙贊為步軍都虞候,率精兵隨后跟進;再后面,就是由他本人率領的全軍主力。 這是合理的安排,不論怎樣,3個月之前的太原之戰(zhàn)已經證明了李繼勛等人至少可以作先頭部隊。 至于必將出現(xiàn)的契丹,他反而一點都沒有安排。這讓很多人不安,但面對親政已經將近十年的宋朝開國皇帝,每一個臣子都只能默默地遵令執(zhí)行。就連本來不贊同他出兵北漢的前宰相魏仁浦都一樣。 魏仁浦是和范質、王浦一起退出政治中心的,但有所不同,他一直都是趙匡胤的顧問。就在這一年的春節(jié)前后,趙匡胤設宴款待老臣,席間突然向魏仁浦微笑致意――為何不勸我進一杯酒? 于是魏仁浦離席上前,為天子上壽。兩人相隔極近時,趙匡胤突然發(fā)問――朕欲親征太原,如何? 久經大事的魏仁浦神色不變,仍舊提壺斟酒,小聲回答――欲速則不達,惟陛下慎之。 但趙匡胤決心己定,不為所動,不僅一意孤行,而且還征發(fā)魏仁浦隨軍參贊。這一年魏仁浦已經59歲了,在古代早已經是老齡人口,但趙匡胤看中了他的經驗。魏仁浦是與眾不同的,雖然他的鼎盛時期也不過是后周三大宰相之末,但是郭威起兵反后漢、柴榮攻伐北漢,甚至最初的高平之戰(zhàn),魏仁浦都在生死關頭站在皇帝的身邊,甚至有記載,當柴榮在巴公原上身陷絕境時,還是魏仁浦提醒了他必須“出陣西殊死戰(zhàn)”,才挽回了已經崩潰的戰(zhàn)局……一切的一切,都顯示出趙匡胤對此次北伐必勝的決心。 但是,他千算萬算,都沒法預料到,他還沒有走出自己的國門,就遇到了一場意想不到的大麻煩。 連載(156) 突然而至的暴雨。能想像嗎?在開封與太原之間的北方平原上,在仍然是深冬季節(jié),最為寒冷的2月份,趙匡胤的大軍剛剛走到了潞州區(qū)域,居然突然遇到了連綿不斷的大雨! 雨大到了連當時漢族軍隊中最精銳的宋朝禁軍主動軍團都無法正常行軍,被迫整整停留了十八天。 戰(zhàn)局瞬息萬變,趙匡胤的主力大軍停留在自己的國內無法行動,而前面的曹彬、黨進卻已經深入了北漢國境。怎么辦?趙匡胤還能沉得住氣,他那些虎狼之性的部下們卻再也忍不住了,他們在大雨中四下亂竄,沒事找事,幾天之后居然給趙匡胤抓來了一個北漢的奸細。 趙匡胤如獲至寶,要說他一點不急那鬼都不信!他立即親自審問,問這個倒霉的間諜,北漢國內,具體到太原城里,這時候到底怎樣了。 間諜的回答讓他龍心大悅――太原的老百姓苦啊,都盼著你呢,白天黑夜地等,都罵你為啥來得這么慢?。ǔ侵忻耦径揪靡?,日夜望車駕,恨其遲耳。) 趙匡胤大笑,不僅沒殺他,還給了他一身新衣服,打發(fā)他逃命去了(帝笑,給衣服縱之)。 但后面發(fā)生的事情表明,這個命大的奸細可真是個機靈鬼,懂得在什么時候說什么話,結結實實地擺了趙匡胤一道。但是在當時,趙匡胤還是被大大地鼓舞了,他命令,趁著雨勢變小,馬上起程,盡快趕上前方的曹彬、黨進還有李繼勛,盡快突入北漢的國境。 但是事實上,他完全沒有必要這么忙。李繼勛等人早就已經輕車熟路,沒費什么力氣就再次攻到了太原城下了。太容易了些,讓人都產生了錯覺,是不是北漢已經徹底衰落了,宋朝的軍隊可以隨時隨地到它的國都中心來轉上一圈?而在進攻的途中也真的證實了這一點,北漢當時的第一名將劉繼業(yè)(請留意,他本姓楊),就在團柏谷被他們輕易擊敗。 其實說擊敗都有些夸張了,當時劉繼業(yè)派出了幾百個騎兵巡邏偵察,結果李繼勛的大隊人馬剛一露面,這些巡邏兵立即舉手投降。宋軍當時就樂了,這就是北漢的精銳?這就是劉繼業(yè)手下的兵?而劉繼業(yè)就是那個“無敵將軍”?!要笑死人了,大家伙兒還等什么?還不快沖上去見識一下無敵將軍到底長什么樣?! 于是宋軍一擁而上,結果就一路馬不停蹄直接沖到了終點站――北漢都城太原城下。而且,很快他們就知道了,一直跑在他們前邊,怎么追也追不上的“無敵將軍”剛剛逃進了太原城,就被自己的皇帝劉繼元給解職查辦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李繼勛等人在太原城下縱聲狂笑。再沒有什么比這更爽的了,一切的跡象都表明,北漢在江河日下,前后僅僅相差了3個月,就變得這樣不堪一擊! 還等什么?攻城!要趕在皇帝陛下抵達之前就把太原城攻下來,把3個月以前就該干完的活兒辦利索了!這樣才能顯出來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無敵將軍”。 于是,噩夢上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