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本人在練習中得到的體會: 首先,右腳入臺迎球。當球跳至已方球臺正手小三角位時,持拍手以正手握拍的預備動作開始迅速向外翻腕180度(以右手持拍為例),形成直板的背面自然下垂狀(與臺面呈略大于90度)的擰拉預備姿勢同步迎球。 其次,擊球。當球從己方球臺彈起時,在球臺上升后期或高點期,以手腕向內迅速翻腕,拍頭由下往左前上方的方向揮拍(中指和食指為主大姆子為輔磨擦球并把直板的背面控制在與臺面呈45度左右),接觸球的右側中部。 這種拉法能拉出落點在對方球臺邊線上的刁鉆上旋球(它是受球拍角度和擰拉方向所決定的),既豐富了直板的打法(成為直板四面攻),又解決了目前最流行的反手擰拉正手臺內短下旋球都無法處理的臺內正手近網小三角位下旋來球(臺內死角球)難打的局面。 這種拉法的優(yōu)點和缺點都很突出。單打的優(yōu)點是突然性較強,穩(wěn)定性優(yōu)于傳統(tǒng)正手挑打,常用于解決單打中的正手位小三角位下旋來球及調右壓左戰(zhàn)術。雙打的優(yōu)點是更容易上手(因規(guī)則限定了對方只能發(fā)我右半臺),常常令對方兩個隊員相互碰撞。缺點是只能斜不能直線且受制于單打的落點,離開了小三角位比較難上手。 5. 王皓式臺內擰拉過來的球是上旋球的技術分析 5.1王皓式臺內擰拉原理 我們在觀賞王皓臺內擰拉下旋球時,發(fā)現(xiàn)他的球拍角度前傾去擰拉下旋球,手腕向內彎曲很大;揮拍運行軌跡較長(有半個圓的周長),拉球技術是通過手腕先屈后伸的動作摩擦球的正中偏上部,揮拍方向由后向前。根據物理學原理v=r·ω(線速度=半徑×角速度)可知,乒乓球在旋轉的過程中,離旋轉軸越遠的部位旋轉越強(線速度越快),反之,離旋轉軸越近的部位轉軸越弱(線速度越慢)。由于,“王皓式” 拉球技術是摩擦球正中上部,是離旋轉軸最遠的部位。所以旋轉是最強的,也是最難的。當拉到對面臺時,這種強強對抗的結果是質量必然更強(對方常常吃轉出界),因為板形前傾向前發(fā)力必需要有強烈的旋轉來克服強烈的下旋,所以王皓式的擰拉技術是打法越難,產生的質量就越高。它是成正例比的關系。 5.2王皓式臺內擰拉技術 筆者對王皓式擰拉的手、步技術打法是這樣理解的: 首先,腳入臺迎球。根據來球落點使用不同的步法,一般反手位入左腳,正手位入右腳。當球跳至已方球臺時,持拍手已等在臺內,注意手臂應保持自然彎曲,右肩向前探出,以便于揮拍。肘關節(jié)朝外,并與身體保持一段距離。手腕向內彎曲大(拍頭指向腹部),板形壓的較前傾(幾乎與地面平行,接觸球時板型會自然立一些約30-45度左右)。 其次,擊球。當球從己方球臺彈起時,在球臺上升后期或高點期,以手腕為主前臂同時迎前發(fā)力,球拍背面向球的正中上部摩擦(以右手持拍為例),拍與球接觸瞬間手腕要有加速度,前臂幾乎伸直。揮拍運行軌跡略大于180度(半圓周長) 左右,摩擦方向向前為主(不是向上),球盡可能與拍接觸時停留時間久一點,以便增加回球的旋轉,使弧線更低,從而使回球更加穩(wěn)定。這樣擰拉出來的球旋轉很強,是目前最先進、最具威脅的擰拉方法。 5.結語 綜上所述,臺內擰拉技術其實就是臺內拉弧圈球,技術原理與出臺拉弧圈球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前者以手腕(手指)發(fā)力為主,后者以大臂和前臂發(fā)力為主)。因此球拍與球接觸的位置也基本相同,主要有三個。其一,中間偏上。王皓式擰(球的后面),球拍角度較前傾30-45度左右。其二,中間??曝悹柺?左面)及直拍正手臺內背面擰(球的右面)。球拍角度立起略大于90度。其三,中間偏下?!皩Ψ嚼^來的球是下旋球”,(球的右側后面偏下)。 由此可見,各種不同位置,可產生不同的打法。如果理解了旋轉軸原理,王皓式擰拉及“對方拉過來的球是下旋球”,打法就不難學了,前者是目前最先進、最有威脅、穩(wěn)定性最好的打法;后者動作小,穩(wěn)定性較高,隱蔽,突然,令對手難以適從;“科貝爾式臺內擰拉”可把下旋轉變?yōu)樯闲?,然后銜接下一板的進攻?!爸迸恼峙_內背面擰”的打法穩(wěn)定性較高和容易學習,可以制造落點刁鉆的上旋球。以上多種打法的技術含量各有千秋,以王皓式的臺內擰技術最為先進,其它反手臺內側擰技術可作為該技術的一種補充。 這種多元化的接發(fā)球搶攻和發(fā)球搶攻技術不僅能提高接搶和發(fā)搶的威力(節(jié)奏變化令對方難以適應),還是一項盡早地將比賽引入到相持階段的技術。甚至可以直接得分。使該項技術已經發(fā)展成為得分又得勢的主要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