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當藥,中藥名。別名紫花當藥、地格達,始載于《內(nèi)蒙古中草藥》,為龍膽科植物瘤毛獐牙菜的干燥全草。主產(chǎn)于中國、朝鮮、俄羅斯,國內(nèi)廣泛見于北方各省,全草均可入藥,有清濕熱,健胃的功效,主要用于用于濕熱黃疸,脅痛,痢疾腹痛,食欲不振等證。 圖片 產(chǎn)地 主要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西伯利亞、朝鮮、日本也有分布。北京見于海淀區(qū)金山、西山,門頭溝區(qū)百花山、懷柔縣。河北見于承德。甘肅見于隴西,渭源。 性狀鑒別 全草長10-1000px。根圓錐形,長2-175px,黃色或黃褐色,斷面類白色。莖方柱形,多分枝,直徑1-2.5mm;黃綠色或黃棕色帶紫色,節(jié)略膨大;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果期8-10月。生于山坡草甸、溝谷溪邊草甸。 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陰干。 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寒。歸肝,胃,大腸經(jīng)。 功能 清濕熱,健胃。 主治 用于濕熱黃疸,脅痛,痢疾腹痛,食欲不振等證。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煮散劑,3-5g;或入丸、散。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配伍 ①治骨髓炎:淡味當藥、南嶺蕘花、山莓根皮各一錢,鮮珍珠菜根二兩。加黃酒半斤,隔水燉,以煮沸為度,取汁每天服三次,每次30毫升。藥渣外敷患處。 ②治結膜炎:淡味當藥五錢至廣兩,水煎沖白糖服?;蜓屑毮?,每次三至五分,開水送服,日服三至五次。 ③治蘄蛇、竹葉青蛇咬傷:傷口沖洗后,取淡味當藥加食鹽搗爛外敷。另取二兩,水煎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