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雷鋒精神五十年來已經流淌在每代人的精神血脈之中,熔鑄著每個時代的精神記憶和倫理情懷。時代的道德焦慮越是糾結,精神貧血癥候越是嚴重,人們對雷鋒精神的呼喚就更加強烈,學習和踐行雷鋒精神的空間也就更為廣闊。 近年來,社會生活中一些觸目驚心的道德亂象,猶如特大的精神地震,強烈地引發(fā)了人們普遍的倫理關切。面對誠信缺失、精神潰敗、心靈冷漠的一樁樁事例,人們困惑之際不禁懷疑:雷鋒精神還在嗎? 作為一個普通平凡的戰(zhàn)士,五十年來,雷鋒精神在中華大地廣為傳頌,哺育和激勵著幾代人的精神成長;雷鋒式的模范人物層出不窮,不斷產生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這種社會影響的深刻性表現(xiàn)在,就在人們懷疑雷鋒精神是否存在之時,事實上也從另一個側面在呼喚新時代的雷鋒精神。為什么每當社會陷于道德焦慮時,人們總會情不自禁地想念雷鋒、總會急切地找尋日常生活中的雷鋒精神?這是因為雷鋒精神早已融化為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超越了個人和歷史,穿越時空,成為一面永遠飄揚的精神大旗,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動教材,成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精神資源。 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實踐和社會生活中長期積累形成的心理特征、文化傳統(tǒng)和共同的價值觀念,代表著共和國的民族形象,體現(xiàn)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著中國人的精神風貌。中國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興國之魂,藉著這種精神,我們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明,成功地抗擊了各種外來侵略、戰(zhàn)勝了各種自然災害,攻克了各種艱難險阻。雷鋒精神的核心價值正是中國精神的時代象征和具體表現(xiàn):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就是一種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就是“位卑未敢忘憂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信念與擔當;一心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就是對中華民族“仁者愛人、天下為公”道德精神的弘揚發(fā)展;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yè)精神,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傳統(tǒng)美德的當代版本;而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不僅發(fā)揚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更是直接體現(xiàn)了當今社會開放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所以,雷鋒精神不僅是中國精神譜系中繼往開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組成部分,而且是中國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實踐中的傳承和發(fā)展。更形象地說,是中國精神在當今社會的人格象征,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形象展現(xiàn)。它熔鑄著共和國全體人民對思想道德建設的共同理想,以及對相互尊重、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和諧融洽的社會風尚的共同愿景。盡管從雷鋒時代到今天,中國已經發(fā)生了巨大的社會變化,但這種共同理想和共同愿景不會因時移而境遷,雷鋒精神更不會因為雷鋒的離去而成為“歷史的終結”。 深度的精神匱乏會產生強烈的精神需求,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也是人類精神成長發(fā)展的辯證法。在社會轉型、歷史變革、道德困惑的大時代,人們更加需要尋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動力,更加需要建構一個可以安放心靈的精神家園,更加需要體現(xiàn)出中國精神原型的時代精神。 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yè)。雷鋒精神作為一種偉大的中國精神,以其博大沉厚的浩然之氣,塑造著中華民族追求國強民富、實現(xiàn)小康社會的現(xiàn)代心靈。讓我們以雷鋒之名,揚中國精神,身體力行,每個人的《雷鋒日記》就必然匯聚成蕩氣回腸的雷鋒之歌。(李明泉 向榮 肖云/四川省社科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