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藥汁、白面散 、增白散 、白及散、潔面膏 黃褐斑是指顏面出現(xiàn)黃褐色或淡黑色斑片,平攤子皮膚之上,撫之不礙手的一種影響美容的皮膚病。由于妊娠婦女及肝病患者常有黃褐斑,故有“妊娠斑”、“肝斑”之稱。因為黃褐斑的形狀似蝴蝶,又名“蝴蝶斑”。本病好發(fā)于青壯年,女性多于男性,二者之比為3-- 4:1。妊娠3-5個月婦女尤多,一般分娩后數(shù)月可以消退,妊娠期的黃褐斑為生理現(xiàn)象,半年至1年內(nèi)不能自然消退者,可視為疾病。本病一般屬中醫(yī)學“黧黑斑”、“面黑皯”、“皯黯”等范疇。
1. 癥狀 褐色或棕黑色斑片,或深或淺,大小不定,小者如錢幣,或蝴蝶狀,大者滿布顏面如地圖。多對稱分布于顴、額、頰、鼻、口唇周圍、眼眶周圍,框廓清晰,壓之不退色,表面光滑,無鱗屑,無癢痛感。病程較久,發(fā)展緩慢,日曬后加劇。 2. 體征 黃褐斑一般無明顯體征,某些患者耳穴的內(nèi)分泌、腎上腺、皮質(zhì)下、脾;腎、面部、肝等處有明顯的壓痛,一般可有1-2處壓痛點。 3. 鑒別 注意與雀斑、黑變病、網(wǎng)狀色素性皮膚異色癥、盤狀紅斑狼瘡等相鑒別。 1. 紫藥汁 (1) 處方:紫草30 g,茜草、白芷、赤芍、蘇木、南紅花、厚樸、絲 瓜絡、木通各5g。 (2) 方法:以上方藥水煎取汁,溻洗濕敷患部。 2.白面散 (1) 處方:甘松、山柰、茅香各15 g,香白芷、白僵蠶、白及、白蘞、白附子、天花粉、綠豆粉各30 g,防風、零陵香、藁本、肥皂各 9g。 (2) 方法:以上方藥共研細末,每日早晚蘸末擦面。 3.增白散 (1) 處方:玉女粉、白及各7.5 g,白附子、鐘乳粉、白蘞各6g,輕粉、細辛末各1.5 g,密陀僧4.5 g。 (2) 方法:以上方藥共研極細末,混合均勻。晚上睡前用人乳或溫水調(diào)和,涂患處,次日用溫水洗去。 4.白及散 (1) 處方:白及45 g,白蘞、白僵蠶、鐘乳粉各15 g,白附子、冬瓜子、韶腦各7.5 g,麝香3g,楮桃兒6g。 (2) 方法:以上方藥共研細末,晚上睡前用玉漿或溫水調(diào)和,涂患處,次日晨用溫水洗去。 5.潔面膏 (1) 處方:白杏仁、麥冬、白術(shù)、桃仁各50 g,牛蒡子、紅花各 10g (2) 方法:將杏仁、桃仁用清水浸泡24小時,撈出后去皮,晾干,用藥碾碾成極細藥面 。另將麥冬、牛蒡子、紅花碾碎,過180目篩。兩藥面混合,放瓶內(nèi)備用。每晚臨睡前用溫水洗凈臉部,待干,而后取鮮雞蛋清1個。放人干凈小碗內(nèi),取藥面調(diào)成糊狀,用壓舌板均勻涂于黃褐斑處,千后帶藥入睡,次日早起床后即揭去面膜。每日1次,7天為1療程。 1.甘肅中醫(yī)學院運用祛斑膏貼臍治療黃褐斑 30例。 ① 方法:祛斑膏是根據(jù)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的方藥經(jīng)篩選組合而成:人參、當歸尾、白芷、白及、白蘞、白丁香、白茯苓、沉香等;將中藥按比例研成細粉,過100目篩,將藥末和熔化的凡士林膏、氮酮混合制成藥膏備用。主穴為神闕,氣滯血瘀者加大椎、膈俞,肝腎陰虛者加命門、腎俞。將藥膏搓成1.5 cmX 1.5 cm大小的餅狀,將所選穴位常規(guī)消毒后敷貼,醫(yī)用膠布固定,隔日1次,每次貼4-8小時,10次為1療程,間隔3-5天繼續(xù)下1個療程。治療期間忌食刺激性食物及發(fā)物,停用其他一切治療,調(diào)暢情志,勞逸結(jié)合,注意睡眠。 ② 結(jié)果:痊愈18例,好轉(zhuǎn)11例 [甘肅中醫(yī),2003]。
2[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四白霜治療面部黃褐斑68例。 ①處方:自芷、自蒺藜、白芍、白及各I5 g,冰片2g,甘油30 ml。 ②方法:將白芷、白芍共研成極細粉末,兌人冰片共研細均勻,備用。將白蒺藜,白及浸泡1小時,水煎3次,共取煎液600 ml,靜置4小時,取上清液,然后加熱濃縮至20 ml,冷涼。將藥粉、煎液、甘油摻合均勻,備用。治療時先用清水清洗面部,毛巾擦干,然后涂四白霜,涂藥后輕輕按摩2-5分鐘。每日2-3 次,7天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品及化妝品,忌食辛辣食物。 ③結(jié)果:經(jīng)治4個療程后,黃褐斑完全消退,與正常皮膚無差別者15例;色素斑消退70%以上者27例;色素斑消退少于70%或色素斑顏色變淡者21例 注:本文僅供參考,請在正規(guī)醫(yī)師指導下用藥 |
|
來自: 過客bn2akq269w > 《中藥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