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今年的冬天有點早!不用媽媽提醒,我們終于自覺穿上了秋褲,裹上了羽絨服,握緊了暖手寶。據(jù)科學研究,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些時期比現(xiàn)在更寒冷,沒有過冬三寶的古人們,又是怎么取暖的呢? | 用:古人也有暖手寶 | 曹操是三國時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不過到了冬天,曹操也不能靠才華取暖,那么問題來了,他捂熱水袋嗎? 答案是:NO! 中國土生土長的取暖器具中,根據(jù)史料記載,火盆起源于三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由于火盆在古代家庭中的普及性,今天保留的許多民間風俗還與此有關,譬如結婚時新娘需“跨火盆”以驅除晦氣。最常見的有火盆,又稱“神仙爐”,是普通家庭冬季取暖必備。盆里放置木柴、炭等燃料,點火燃燒以供暖,在密閉房間里能起到很大的保暖作用。 手爐和足爐是古人的另兩項發(fā)明。 手爐用于暖手,多為銅制,形制如小瓜大小,由爐身、爐底、爐蓋、提梁組成。爐身有兩層,分外殼和內膽。內膽放燃炭以產生熱氣,外殼包裹內膽,通過內外兩層之間的空氣傳導,將熱量由鏤空爐蓋散發(fā)出來。手爐攜帶十分方便,且古代人寬袖大袍,手爐常常置于袖中或懷中帶著,所以又有“袖爐”、“捧爐”的雅稱。手爐在明清最盛行,清末以后逐漸衰落。 所以,生活在三國時期的曹操,除了烤火,只能搓手。
足爐又稱“湯婆子”,出現(xiàn)于宋代,是一種銅質或瓷質的南瓜形圓壺,上方開有一個帶螺帽的小口,熱水從此處灌進。灌足水的“湯婆子”旋好螺帽,再塞到一個相似大小的布袋中放在被窩里,起到“暖床”的效果。
至于這些取暖用器的燃料,有錢人家常用燃燒持久的炭取暖, 甚至在唐代貴族階層當中,還流行制作精巧的舶來品“瑞炭”;而窮苦老百姓家則大多只能用稻草、秸稈作為燃料,還有人用牛糞取暖。 | 穿:窮人富人不一樣 | 直到二十世紀,現(xiàn)代人過冬必備的羽絨服、棉襖才真正引入中國。在此之前,國人的冬衣經(jīng)歷了漫長的變化過程,在不同社會階層中發(fā)展出了各異形態(tài)。 中國古代的服裝材料,基本上可以分為葛、麻、棉、綢四種。 其中,葛與麻,指的是用植物的韌皮纖維編織而成的布料;而棉,可不是我們現(xiàn)在穿著的棉襖里的陸地棉,而是宋朝之后由非洲和印度傳入中原種植的草棉和木棉;綢即絲綢,是自新石器時期始即為漢人所掌握的養(yǎng)蠶絲織技術帶來的產品。 中下層的普通老百姓最為普遍的過冬衣物實是用葛質與麻質的蓬松絮狀物填充制成的“缊袍”,保暖效果并不好。 宋朝以后,棉花種植技術傳入中原,種植成本低廉、保暖性能較葛、麻都有很大提升的外來棉花,帶動著棉衣迅速發(fā)展成為老百姓過冬裝備之一。 此外,運用漂繭制絮的工藝技術,古人也用蠶絲絮填充制成絲綿衣,但由于制作成本高,絲綿衣向來都是富貴人家的專屬。 在遠古時期,對于經(jīng)濟作物種植還未熟稔的古人,也用狩獵獲得的獸皮制作保暖衣物。隨著文明進步,中原地區(qū)出現(xiàn)了專門制作精致獸皮衣物的服裝加工業(yè),裘衣開始成為有錢人的新寵。 用以制裘的皮毛很多,其中狐裘和貂裘最為珍貴,屬于奢侈品;鹿裘、羊裘品質略遜一籌,但也非普通百姓所能享用,穿得起的至少也算是當時的中產階級了。 | 吃:御寒溫補正當時 | 古人講究飲食進補,在外部技術尚不發(fā)達的時候,改變飲食也能夠從個人自身為冬季御寒起到重要作用。 包括《食珍錄》、《食經(jīng)》在內的各類古代膳食書籍,皆提及“冬膳”的重要性,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紅棗、山藥、枸杞、糯米等雜糧,都是冬季調理體質、御寒溫補的好食材,而條件稍好的家庭則會開始進食高熱量的肉類,如羊肉、牛肉、狗肉、鹿肉等。 在《紅樓夢》第四十九回中,有一段關于賈府冬季家宴的描寫。第一道菜“牛乳蒸羊羔”被賈母戲稱為“有了年紀的人吃的藥”,實際上,這道菜是冬季補身精品,因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可補充元氣,但因熱性較大,一般不適于年輕人食用。那么,賈寶玉這些小輩又吃什么呢?答案是——烤鹿肉!可見,鹿肉這種甘溫補虛、能調節(jié)血液循環(huán)的野味,在當時已經(jīng)普遍成為大戶人家冬季進補的桌上餐了。
民間自古以來有“入冬日補冬”的食俗,在十月立冬當日食人參、鹿茸、狗肉、羊肉及雞鴨燉八珍等,是較流行的補冬方式,隨后也發(fā)展成為各地不同的食俗。 除了食物種類,古人在冬季食材處理方式上也有所發(fā)展,火鍋便是最為重要的一種。 “涮火鍋”這一習俗是從遼代契丹人開始的。1984年,考古專家在一座遼墓的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了一幅壁畫,壁畫中三個契丹族人圍著一個三足火鍋,席地而坐,中間一個人攪動火鍋,身旁還有一些肉類食物。至明清時期,宮廷菜當中的涮火鍋還發(fā)展出雞鴨火鍋、全羊火鍋、黃羊片火鍋等各式各樣的種類。 | ?。航o房子加點料 | 在房屋內安裝供暖設施,亦是古人冬季取暖的一種重要方式。從遠古時期至近代明清,供暖技術不斷改進,先后發(fā)展出火塘、火墻、壁爐、溫室等形式。 火塘是最古老的取暖方式,發(fā)源于新石器時期,集炊事與取暖于一體。在室內陸上挖成小坑,四周壘上磚石,中間生火取暖、做飯,這就是火塘。它既能吸收自室外吹入的氧氣以助燃燒,又能阻擋冬季自門口吹入的寒風。
秦代開始,壁爐成為冬季保暖的新秀。 相較于火塘取暖火力難以控制、具有較大危險性的弊端,壁爐采用了覆甕形爐膛的設計,熱焰在膛內有充分回旋的余地;另外,壁爐使用木炭作為燃料,木炭火焰小,燃燒時間較長,可使室內溫度長時間保持穩(wěn)定。 秦長樂宮遺址中還曾發(fā)現(xiàn)火墻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于中空墻體內,與灶相通,向室內不斷輻射熱量,是今天流行于中國北方的暖氣、火炕的雛形。 民間取暖條件艱苦,貴族家庭及宮廷的達官貴人們取暖方式可就“奢侈”了。 《漢書·霍光傳》記載:“(昌邑)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這里的“溫室”,指的是漢代皇帝冬天居住的暖殿,殿內有各種防寒保溫的特殊設備,包括以花椒和泥涂抹的墻壁、披掛錦繡的壁面、火齊(云母)屏風、鴻羽帳、地上鋪著的西域毛毯等。這種為墻壁增加一道特殊保溫層的做法,一直為后代皇親貴族們沿用著。 至清代,紫禁城中又設“火道”,挖通于城內一些宮殿的地面之下,添火的灶口則設在殿外廊子下,同樣利用傳熱原理,形成了暖閣結構。 至于北方人民所熟悉的“暖炕”,也已經(jīng)有兩千多年歷史。早期學界普遍認為暖炕由生活在東北地區(qū)的高句麗民族發(fā)明,并隨著女真一起入中原,但近來考古學家在河北地區(qū)發(fā)現(xiàn)的西漢火炕遺跡,又提出了火炕為西漢漢人發(fā)明的新猜想。 你覺得什么才是過冬利器呢? ●●● 新媒體編輯 / 鄭媛(實習生)、新星 以上內容由《世界遺產地理》整理, 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郵箱fhzkxinmeiti@163.com。 文章版權歸屬原作者,謝絕商用。 | 精選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