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甘草又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甘草的功效是益氣補(bǔ)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甘草的作用是治脾氣虛弱,倦怠乏力,咳嗽痰多,熱毒瘡瘍,咽喉腫痛,甘草用藥禁忌是濕盛脹滿,浮腫者不宜用 基本概述回目錄
藥名:甘草
甘草 別名:甜草根、紅甘草、粉甘草、粉草。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歸心經(jīng)、肺經(jīng)、脾經(jīng)、胃經(jīng)。 功效:益氣補(bǔ)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藥性。 主治:脾氣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煎服,3~10 g。清熱解毒宜生用;補(bǔ)中緩急宜炙用。 藥材基源: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莖。 炮制方法回目錄
炮制: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功效作用回目錄
1、甘草治嬰兒目澀,月內(nèi)目閉不開,或腫,羞明,甚至出血者,名慢肝風(fēng):甘草一截,以豬膽汁炙,為末,每用米泔調(diào)和少許灌之。
2、甘草治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與甘草湯不差者:桔梗一兩。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溫分再服。 3、甘草治熱嗽:甘草二兩,豬膽汁浸五宿,漉出炙香,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食后薄荷湯下十五丸。 4、甘草治肺熱喉痛(有灸熱):用炒甘草二兩、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兩,加入阿膠半斤。每服五錢,水煎服。 5、甘草治陰下濕癢: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漬洗之,日三、五度。 6、甘草治肺痿久嗽(惡寒發(fā)燒,骨節(jié)不適,嗽唾不止):用灸甘草三兩,研細(xì)。每日取一錢,童便三合調(diào)下。 7、甘草治痘瘡煩渴:粉甘草(炙)、栝樓根等分。水煎服之。 8、甘草治小兒撮口風(fēng):用甘草二錢半,煎服,令吐痰涎。 再以乳汁點(diǎn)兒口中。 9、《本草通玄》記載:甘草甘平之品,獨(dú)入脾胃,李時(shí)珍曰能通入十二經(jīng)者,非也。稼穡作甘,土之正味,故甘草為中宮補(bǔ)劑。 10、甘草治嬰兒慢肝風(fēng)(目澀、畏光、腫閉,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長,豬膽汁灸過,研細(xì)。以米汁調(diào)少許灌下。 11、甘草治凍瘡發(fā)裂:先用甘草湯洗過,然后用黃連、黃芩共研為末,加水銀粉、麻油調(diào)敷。 12、甘草治榮衛(wèi)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人參(去蘆)、茯苓(去皮)、甘草(炙)、白術(shù)各等分。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時(shí)。入鹽少許,白湯點(diǎn)亦得。 13、甘草治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甘草(炙)四兩,生姜(切)三兩,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去皮)三兩,阿膠二兩,麥門冬(去心)半斤,麻仁半升,大棗(擘)三十枚。 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nèi)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14、《本草衍義補(bǔ)遺》記載:甘草味甘,大緩諸火。下焦藥少用,恐大緩不能直達(dá)。 15、甘草治小兒熱嗽:用甘草二兩,在豬膽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細(xì),和蜜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十丸,飯后服,薄荷湯送下。此方名涼隔丸。 16、《本草匯言》記載:甘草,和中益氣,補(bǔ)虛解毒之藥也。健脾胃,固中氣之虛羸,協(xié)陰陽,和不調(diào)之營衛(wèi)。故治勞損內(nèi)傷,脾氣虛弱,元陽不足,肺氣衰虛,其甘溫平補(bǔ),效與參、芪并也。又如咽喉腫痛,佐枳實(shí)、鼠粘,可以清肺開咽;痰涎咳嗽,共蘇子、二陳,可以消痰順氣。佐黃芪、防風(fēng),能運(yùn)毒走表,為痘疹氣血兩虛者,首尾必資之劑。得黃芩、白芍藥,止下痢腹痛;得金銀花、紫花地丁,消一切疔毒;得川黃連,解胎毒于有生之初;得連翹,散懸癰于垂成之際。凡用純熱純寒之藥,必用甘草以緩其勢,寒熱相雜之藥,必用甘草以和其性。高元鼎云,實(shí)滿忌甘草固矣,若中虛五陽不布,以致氣逆不下,滯而為滿,服甘草七劑即通。 17、甘草治舌腫塞口(不治有生命危險(xiǎn)):用甘草煎成濃湯,熱嗽,隨時(shí)吐出涎汁。 18、甘草治赤白?。焊什菀怀唛L,灸后劈破,以淡漿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 19、甘草治陰部垂癰(生于肛門前后,初發(fā)如松子大,漸如蓮子,漸紅腫如桃子。成膿破口,便難治好):用甘草一兩、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灸之。自早至午,至水盡為度。劈開檢視,甘草中心已有水潤即可。取出細(xì)銼,再放入兩碗酒中煎成一碗。溫服。兩劑之后,病熱好轉(zhuǎn),但須經(jīng)二十天,腫痛才會消盡。 20、甘草治湯火灼瘡:甘草煎蜜涂。 21、甘草治飲饌中毒,中砒毒:甘草伴黑豆煮汁,恣飲無虞。(《本草蒙筌》) ⒃治鉛中毒:生甘草三錢,杏仁(去皮、尖)四錢。二味煎服,一日兩次,可連服三至五天。 22、甘草治口瘡:用甘草二寸、白礬一塊(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細(xì)嚼,汁咽下。 23、甘草治兒童遺尿:用大甘草頭煎湯,每夜臨睡前服之。 24、甘草治小兒干瘦:用甘草三兩,灸焦,研細(xì),和蜜成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溫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25、《藥品化義》記載:甘草生用涼而瀉火,主散表邪,消癰腫,利咽痛,解百藥毒,除胃積熱,去尿管痛,此甘涼除熱之力也。炙用溫而補(bǔ)中,主脾虛滑瀉,胃虛口渴,寒熱咳嗽,氣短困倦,勞役虛損,此甘溫助脾之功也。但味厚而太甜,補(bǔ)藥中不宜多用,恐戀膈不思食也。 26、《日華子本草》記載:甘草安魂定魄。補(bǔ)五勞七傷,一切虛損、驚悸、煩悶、健忘。通九竅,利百脈,益精養(yǎng)氣,壯筋骨,解冷熱。 27、甘草治失眠、煩熱、心悸:甘草一錢,石菖蒲五分至一錢。水煎服。每日一劑,分二次內(nèi)服。 28、甘草治瘧疾:甘草二份,甘遂一份。共研細(xì)末,于發(fā)作前二小時(shí)取用一分放肚臍上,以膠布或小膏藥貼之。 29、甘草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㈠瓦楞子五兩(煅研細(xì)末),甘草一兩(研細(xì)末)?;靹?,每服2錢,每日3次。㈡甘草粉1.0克,雞蛋殼粉1.5克,曼陀羅葉粉0.05克?;靹颍埱盎蛲磿r(shí)服,每服3克,日服三次。 30、甘草治初起乳癰:用灸甘草二錢,新汲水煎服。外咂乳頭,免致阻塞。 31、甘草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四兩(炙),干姜二兩(炮)。 上藥細(xì)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32、甘草治嬰兒初生便閉:用甘草、枳殼各一錢,水半碗煎服。 33、甘草治肺痿(頭昏眩,吐涎沫,小便頻數(shù),但不咳嗽):用灸甘草四兩、炮干姜二兩,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幾次服。此方名甘草干姜湯。 34、《藥性論》記載:甘草主腹中冷痛,治驚癇,除腹脹滿;補(bǔ)益五臟;制諸藥毒;養(yǎng)腎氣內(nèi)傷,令人陰(不)痿;主婦人血瀝腰痛;虛而多熱;加而用之。 35、甘草治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數(shù)欠伸: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取三升,溫分三服。亦補(bǔ)脾氣。 36、甘草治傷寒咽痛(少陰癥):用甘草二兩,蜜水灸過,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每服五合,一天服兩次。 此方名甘草湯。 37、甘草治小兒尿中帶血:用甘草一兩二錢,加水六合,煎成二合。一歲兒一天服盡。 38、甘草治背疽:用甘草三兩,搗碎,加大麥粉九兩,共研細(xì)。滴入好醋少許和開水少許,做成餅子,熱敷疽上。 冷了再換。未成膿者可內(nèi)消,已成膿者早熟破。體虛的人可加服黃芪粥。 39、甘草治痘瘡:用灸甘草、栝樓根等分,煎水服。 40、甘草治各種癰疽:用甘草三兩,微灸,切細(xì),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鉛一片,熔汁投酒中,不久取出,反復(fù)九次。令病人飲此酒至醉,癰疽自漸愈。又方: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濃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每服一、二匙。此方名國老膏。消腫去毒,功效顯著。 食用方法回目錄
用法用量:煎服,3~10 g。清熱解毒宜生用;補(bǔ)中緩急宜炙用。
甘草三豆飲 材料:綠豆10克 赤小豆10克 黑豆10克 生甘草3克 制作:先把三豆洗凈,浸泡1小時(shí)后,同甘草一并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燉,煮至熟透當(dāng)作飲料。 用法:以上為1次量,每日2~3次,連用5~7天。 功效:清熱,利濕,解毒。適用于小兒水痘。 禁忌:在治療期間忌食魚腥及辛辣食物。 來源:民間方 解憂甘草茶 材料:甘草3錢,小麥1兩,紅棗3錢,開水1000ml。 做法:將所有藥材加入1000ml的水煮沸,小火續(xù)煮15分鐘,去藥渣即可當(dāng)成平時(shí)茶飲。 功效:適用于焦慮不安、不易入睡或淺眠易醒的人、可宣郁解憂、益氣健脾。 甘草麻黃湯 處方:用藥 甘草二兩(6g) 麻黃四兩(12g) 隨證加減:若腹?jié)M者,加厚樸、生姜,以行氣消脹;若食少者,加扁豆、薏苡仁,以健脾化濕和胃等。 煎服方法: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nèi)甘草,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慎風(fēng)寒。 方證研究:寒濕侵襲,脾胃陽郁,濁氣不降,則飲食不佳;寒濕困阻脾胃,氣機(jī)壅滯,則脘腹脹滿;寒濕肆虐,陽不化氣,水氣內(nèi)盛而外溢,則四肢困重,或全身水腫,或腰以上腫明顯,按之沒指;水氣內(nèi)結(jié)而不得下行,則小便不利或少;舌淡,苔薄白,脈緩或遲均為脾寒陽郁水氣之征。其治當(dāng)理脾散寒,發(fā)越郁陽。 方中甘草補(bǔ)中益氣,調(diào)和脾胃之氣。麻黃發(fā)越脾胃郁陽,宣暢脾胃氣機(jī)。 使用禁忌:脾胃陰虛證,濕熱蘊(yùn)結(jié)證,慎用本方。 川貝甘草茶 材料:川貝母、款冬花、甘草各3克,杏仁2克,麻黃1克,茶葉5克。 制法:將川貝母、款冬花、麻黃、杏仁放入清水鍋中煮沸,再加入茶葉、甘草略煮,即可倒入杯中。 功效: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用藥禁忌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