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小籠包的那些事,你知道嗎?“小而美”的它,令世界各地的美食愛好者為之心動 說說你最喜歡吃哪種小籠包吧?小籠包雖然個頭不大,但是種類還挺多的,你記憶中最好吃的小籠包是哪里的呢? 【想要看更多精彩內(nèi)容,馬上點擊右上角關(guān)注圈子,還有志趣相投的人跟你嘮嗑!】 如果你去西班牙旅游,可能會在餐廳聽到“Bruce Lee”,你一定好奇為什么會在此時聽到武打巨星李小龍的名字?其實,人們點的是一種中國小吃——小籠包,它被西班牙人解釋為“加中國龍肉的小面包”。 在上世紀(jì)90年代,大量中國移民進(jìn)入西班牙,小籠包成為了每家中國餐館必備的主力食品。2000年后,人們?yōu)榱思o(jì)念李小龍,將招貼畫貼滿了大街小巷,更有商家將其解釋為“武打巨星李小龍最喜歡吃的中國肉面包”,小籠包由此盛行。 前兩年,甚至有個老外花了16個月跑了52家店,專為研究上海小籠,用科學(xué)的計量方法測評,寫了一本《上海小籠包索引》的指南。小籠,這種“小而美”的食物,不僅征服了本地人,還令世界各地的美食愛好者為之心動。 目錄 01 | 小籠的起源 02 | 小籠的流派 03 | 皮、餡、湯的制作工藝 04 | 上海知名小籠 1. 小籠的起源 小籠分為兩種:一種是面皮不發(fā)酵,內(nèi)餡帶有湯汁的“灌湯包”,稱之“小籠湯包”;另一種是以發(fā)酵面粉為面皮,沒有湯汁的普通小肉包。本文要說的小籠主要是小籠湯包,其特點是體小、餡大、汁多、味鮮、皮薄、形美。 小籠看似江南美食,實則脫胎于北方的“灌湯包”,曾被稱為“灌漿饅頭”或“灌湯包子”,歷史可上溯自北宋。靖康之難后,宋室南渡,將這種食物帶到南方,從此成為江浙一帶的代表性美食。 灌湯包的肉餡和鮮湯“同居一室”,將北方吃面、吃肉、喝湯進(jìn)行了三位一體地整合。因此,湯汁是第一位的,其次是肉餡和面皮。雖名為“灌湯包”,但其中的湯汁卻并非被“灌”進(jìn)去的,而是以肉皮凍的形式存在于肉餡,被包到面皮中,在小蒸籠的籠屜上蒸熱后,肉凍才化為鮮美的汁水,只有捅破那層“窗戶紙”湯汁才會流出。它的外形提起像燈籠,放下似菊花,精致小巧、惹人喜愛。 吃灌湯包的時候,要“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口),后喝湯”,這樣做除了能不被湯汁燙到,更增添一份賞玩美食的樂趣。 2. 小籠的流派 在清代道光年間,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形式的小籠包,并在江南各地形成鮮明的特色: 南翔小籠 清末同治年間由嘉定南翔鎮(zhèn)日華軒點心店主黃明賢改良而成,特點是皮薄、肉嫩、味美。為了避免同行惡性競爭,他對傳統(tǒng)大肉饅頭采取“重餡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據(jù)《嘉定縣續(xù)志》記載,“饅頭有緊酵,松酵兩種。緊酵以清水和面為之,皮薄餡多,南翔制者最著,他處多仿之,號為翔式……”。 南翔小籠用不發(fā)酵精面粉為皮,揪出的面團大小均等,用食用油抹其表面,包的時候手向上拉,使口感更佳。每只小籠有14個以上的褶皺,一兩面粉制作10只,蒸好后晶瑩剔透,如玉兔一般玲瓏可愛。 它的餡料用豬腿精肉手工剁成,不加味精,并用老母雞燉湯煮豬肉皮,以取其鮮,再撒入少量研細(xì)的芝麻,以取其香。根據(jù)不同節(jié)令取蟹粉或春竹或蝦仁和入肉餡,不放醬油,蒸熟后內(nèi)餡呈現(xiàn)白色或淡粉色,擁有咸鮮滋味。 常州小籠 常州小籠曾以常州小河沿浮橋南堍的萬華茶樓聞名。每年中秋前后,桂花盛開,是人們吃加蟹小籠的好時節(jié)。和上海小籠類似,其特點是皮薄透明、鹵汁豐富、蟹香撲鼻、肥而不膩、汁水濃郁、肉餡鮮嫩。現(xiàn)蒸現(xiàn)吃,于是就有了“寧可人等包,不可包等人”的說法。 常州小籠分為隨號、對鑲、加蟹三種?!半S號”不加蟹油;“對鑲”是一籠包子有六只加蟹,六只不加蟹;“加蟹”則全部加蟹油。一籠包子為一客,老常州人吃小籠常常是“兩客對鑲”。因為一只隨號、一只加蟹夾花著吃,能充分體會蟹的鮮美,若總吃加蟹,嘴中味覺就會遲鈍。于是就有了“對鑲”這種約定俗成的名稱。 蘇式湯包 蘇式湯包比起上海小籠,個稍大,皮稍厚,肉餡里放了醬油,呈現(xiàn)紅肉紅湯的特質(zhì),最重要的區(qū)別是味更甜。無錫小籠曾得到六下江南的乾隆的喜愛。在傳統(tǒng)無錫小籠的做法中,面皮緊發(fā)酵(半發(fā)酵),蒸熟后皮薄卻不破,并且很有嚼勁,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鹵,味鮮不油膩”的特色。如今上海有很多老盛興、老鴻興、老昌盛的連鎖小吃店中都能見到蘇式湯包的身影。 3. 皮、餡、湯的制作工藝 小籠之美,美在它的外形,也美在它的滋味。因此不得不提到小籠的制作工藝。 皮 為了能將湯汁包裹在內(nèi),小籠的皮都是緊酵面皮,即不會蓬松發(fā)酵的“死皮”。傳統(tǒng)用手壓出圓形面皮,小籠的皮子會厚些,也更有韌勁。為了追求皮薄透亮的口感,如今更多地方采用涂抹面粉后用搟面杖壓出薄如紙的面皮,蒸出的小籠就會顯得粉潤透亮。由點心師捏出粗細(xì)均勻的褶皺,傳統(tǒng)小籠的褶皺在14個以上,而更為考究的,比如鼎泰豐會做成18個以上。 餡 傳統(tǒng)小籠是豬肉餡,但是隨著歷史發(fā)展,人們將時令美食也納入其中。尤其是能凸顯口感之鮮的食材,如蟹粉、蝦仁、薺菜、菌菇等。無錫小籠不僅個大,而且在餡料中加入醬油和糖來凸顯鮮甜,多少有點濃油赤醬的意思,再搭配醋來食用,就產(chǎn)生接近糖醋的味道。 如今有不少商家為了吸引顧客,區(qū)分不同的消費層次,對小籠的餡料進(jìn)行創(chuàng)新改良,加入了更多食材,比如蟹黃、松茸、松露,甚至榴蓮等。 湯 對于傳統(tǒng)肉餡小籠湯包來說,湯是小籠的靈魂,因此好的皮凍就顯得尤為重要。所謂皮凍,就是將豬肉皮洗凈,和水一起熬煮融化,濾掉渣滓后,低溫凍成晶瑩剔透的皮凍。 皮凍大致分為兩種:①水打:1斤瘦肉8斤水,朝一個方向攪拌成肉餡。這樣的小籠蒸出后汁水更清透。②肉皮和水熬煮好,凍成皮凍攪在肉餡里。更有甚者用高湯做皮凍,用老母雞熬一整天,將肉皮和雞湯一起熬煮而成。這樣的小籠當(dāng)然風(fēng)味也更濃郁。 4 上海知名小籠古猗園南翔小籠 這是上海小籠的真正源頭,尤其以古猗園門口的那家店最為正宗。南翔小籠包并沒有搟皮的工序,而是由師傅按壓成面餅。不像別處的皮做得薄而通透,卻有一點發(fā)酵面皮的松軟口感。餡料用雞湯煮肉皮做成凍,拌進(jìn)去吊鮮味,最后灑入碾碎的芝麻調(diào)香,但具體配比卻是秘方。 城隍廟南翔饅頭 這里不僅是游客必到的景點,也是很多本地人會來吃小籠的地方。城隍廟的南翔饅頭店最大的特點是差異化經(jīng)營。一樓是可外帶的大眾化消費,銷售鮮肉小籠和蟹黃湯包兩類,小籠采用從南翔學(xué)藝而來的傳統(tǒng)工藝,師傅在“油”桌臺上用手壓面皮。二樓及以上堂吃,二樓以蟹粉為主,采用“粉”桌臺,即先撒面粉,后用搟面杖搟皮,使皮更薄,湯汁豐富。三樓品種最多,采用更豐富的食材,餡料配比嚴(yán)格保密,針對高消費群體及外國游客。 臺灣鼎泰豐 鼎泰豐是從油行脫胎而來,如今已成為國際品牌,香港分店曾獲得米其林一星餐廳稱號,又有各地名人加持而名聲大噪。那個吃遍上海52家小籠的老外,最初的動力就是為了給鼎泰豐正名。其鮮肉小籠的價格是其他品牌鮮肉小籠的6倍以上,但依然征服了眾多食客,靠得就是中央廚房的統(tǒng)一質(zhì)量管控:面皮用搟面杖搟制,直徑達(dá)6.5公分,一只小籠總重量達(dá)21公克,面皮細(xì)折成18摺以上,放入蒸籠計時4分鐘后上桌。全程使用電腦系統(tǒng)監(jiān)控10個火爐蒸煮進(jìn)度。遵循嚴(yán)格的標(biāo)準(zhǔn)程序,以控制品質(zhì)。 愚園路的富春小籠、山陰路的萬壽齋、黃河路的佳家湯包、武寧路的上味館都是上海人提到小籠會想起的響當(dāng)當(dāng)?shù)呐谱?。前兩者都是國營老字號,而佳家湯包、麟籠坊等都是后起之秀,連鎖也越開越多。 從口味上來說,富春小籠個頭稍大,湯汁飽滿濃稠,更像蘇式湯包;萬壽齋的皮厚松軟,肉餡鮮嫩,湯汁清透,傳承了古猗園的南翔小籠;佳家湯包個小皮薄,現(xiàn)蒸現(xiàn)吃、汁水鮮美,品種豐富,是改良后的湯包代表。 小籠“當(dāng)時只道是尋?!? 對于上海人而言,這些小籠除了擁有各自經(jīng)典的口味,更多是一份不變的老上海情懷,那與世無爭、實實在在的踏實感,用上海話說就是“樂惠”(落胃)。以上這些點心店并非游人趨之若鶩的景點,卻是周邊居民選擇小吃的最佳場所。祖輩給放了學(xué)的孩子帶點心,或是自己來解解饞,一吃就是幾十年。 附近上學(xué)的年輕人也在這里從小吃到大,有些人即便離開了,也會偶爾回來嘗嘗這熟悉的滋味。因此這些店的客人總是老面孔,他們習(xí)慣了這里不變的口味,以及國營小吃店那種顧客與服務(wù)員的心照不宣。有些老店,秘方并不保密,也沒有想要擴大經(jīng)營范圍的野心,因為“開店容易,守店難”,守著一家店,維持一貫的品質(zhì),是他們的堅持。也正是由于周邊居民的口口相傳,倒讓這些店的名氣越來越大。 在電影《羅曼蒂克消亡史》的片頭,上海灘大佬的日常點心正是小籠包。在過去,這種點心是有錢人生活中的調(diào)劑品,睡完午覺又未到正餐飯點,叫一客小籠配雙檔、小餛飩或紫菜蛋皮湯墊饑。這樣的場景,是不是也很像英國人的下午茶呢?上海人對小籠是有感情的,因這精致、細(xì)膩、講究的小食背后隱隱傳達(dá)出海派文化的某些生活方式。 它既可以是舊時王謝的堂前燕,也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即是上得廳堂,成為能招待貴賓的經(jīng)典美食,也是下得廚房,回歸平民日常生活的樸素小吃。 若問人們?yōu)楹蜗矏坌』\? “大概喜歡哪個地方,就會喜歡哪個地方的食物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