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支持并發(fā)和分布式處理、高可擴展、基于組件的應用程序來說,Scala的功能是很強大的。它利用了面向對象和函數式程序設計的優(yōu)點。這種基于Java虛擬機的語言在宣布Twitter正使用它時受到了最多的沖擊(相關51CTO評論:從Scala進駐Twitter看多語言混雜系統(tǒng)的前景)。如果使用正確,Scala可以大量減少應用程序對代碼的需求。 對于Scala編程, 我們收集了這些常見代碼編寫中的陷阱。這些技巧來自于Daniel Sobral,一個曾參加過FreeBSD項目和Java軟件開發(fā)工程的Scala狂熱愛好者。 1. 語法錯誤認為 “yield” 像 ”return” 一樣。有人會這樣寫: 1. for(i <- 0 to 10) { 2. if (i % 2 == 0) 3. yield i 4. else 5. yield -i 6. } 正確的表示應該是: 1. for(i <- 0 to 10) 2. yield { 3. if (i % 2 == 0) 4. i 5. else 6. -i 7. } 2. 誤用和語法錯誤濫用scala.xml.XML.loadXXX。這個的語法分析器試圖訪問外部的DTD、strip組件或類似的東西。在scala.xml.parsing.ConstructingParser.fromXXX中有另一個可選的語法分析器。同時,在處理XML時忘記了等號兩端的空格。比如: 1. val xml=<root/> 這段代碼真正的意思是: 1. val xml.$equal$less(root).$slash$greater 2. 這種情況的發(fā)生是由于操作符相當隨意,而且scala采用這樣一種事實:字母數字字符與非字母數字字符通過下劃線可以結合成為一個有效的標識符。這也使得“x+y”這樣的表達式不會被當成一個標識符。而應該注意 “x_+”是一個有效的標識符。所以,賦值標識符的寫法應該是: 1. val xml = <root/> 3. 用法錯誤為那些根本不是無關緊要的應用加入Application特征。 1. object MyScalaApp extends Application { 2. // ... body ... 3. } Scala講座:函數式語言的體驗 Scala講座:類型系統(tǒng)和相關功能 Adobe架構師談Scala:功能強大但令人困惑 Scala 2.8的for表達式:性能與運行順序的 Scala Actor與底層并發(fā)編程機制異同之探 示例部分的問題在于,body部分在單元對象初始化時執(zhí)行。首先,單元初始化的執(zhí)行是異步的,因此你的整個程序不能與其它線程交互;其次,即時編譯器(JIT)不會優(yōu)化它,因此你的程序速度慢下來,這是沒有必要的。 另外,不能與其它線程的交互也意味著你會忘記測試應用程序的GUI或者Actors。 4. 用法錯誤試圖模式匹配一個字符串的正則表達式,而又假定該正則表達式是無界的: 1. val r = """(\d+)""".r 2. val s = "--> 5 <---" 3. s match { 4. case r(n) => println("This won't match") 5. case _ => println("This will") 6. } 此處的問題在于, 當模式模式匹配時, Scala的正則表達式表現(xiàn)為如同開始于”^”,結束于”$”。使之工作的正確寫法是: 1. val r = """(\d+)""".r 2. val s = "--> 5 <---" 3. r findFirstIn s match { 4. case Some(n) => println("Matches 5 to "+n) 5. case _ => println("Won't match") 6. } 或者確保模式能匹配任意前綴和后綴: 1. val r = """.*(\d+).*""".r 2. val s = "--> 5 <---" 3. s match { 4. case r(n) => println("This will match the first group of r, "+n+", to 5") 5. case _ => println("Won't match") 6. } 5. 用法錯誤把var和val認為是字段(fields): Scala強制使用統(tǒng)一訪問準則(Uniform Access Principle),這使得我們無法直接引用一個字段。所有對任意字段的訪問只能通過getters和setters。val和var事實上只是定義一個字段,getter作為val字段,對于var則定義一個setter。 Java程序員通常認為var和val是字段,而當發(fā)現(xiàn)在他們的方法中它們共享相同的命名空間時,常常覺得驚訝。因此,不能重復使用它們的名字。共享命名空間的是自動定義的getter和setter而不是字段本身。通常程序員們會試圖尋找一種訪問字段的方法,從而可以繞過限制——但這只是徒勞,統(tǒng)一訪問準則是無法違背的。它的另一個后果是,當進行子類化時val會覆蓋def。其它方法是行不通的,因為val增加了不變性保證,而def沒有。 當你需要重載時,沒有任何準則會指導你如何使用私有的getters和setters。Scala編譯器和庫代碼常使用私有值的別名和縮寫,反之公有的getters和setters則使用fullyCamelNamingConventions(一種命名規(guī)范)。其它的建議包括:重命名、實例中的單元化,甚至子類化。這些建議的例子如下: 重命名 1. class User(val name: String, initialPassword: String) { 2. private lazy var encryptedPassword = encrypt(initialPassword, salt) 3. private lazy var salt = scala.util.Random.nextInt 4. 5. private def encrypt(plainText: String, salt: Int): String = { ... } 6. private def decrypt(encryptedText: String, salt: Int): String = { ... } 7. 8. def password = decrypt(encryptedPassword, salt) 9. def password_=(newPassword: String) = encrypt(newPassword, salt) 10. } 單例模式(Singleton) 1. class User(initialName: String, initialPassword: String) { 2. private object fields { 3. var name: String = initialName; 4. var password: String = initialPassword; 5. } 6. def name = fields.name 7. def name_=(newName: String) = fields.name = newName 8. def password = fields.password 9. def password_=(newPassword: String) = fields.password = newPassword 10. } 或者,對于一個類來說,可以為相等關系或hashCode自動定義可被重用的方法 1. class User(name0: String, password0: String) { 2. private case class Fields(var name: String, var password0: String) 3. private object fields extends Fields(name0, password0) 4. 5. 6. def name = fields.name 7. def name_=(newName: String) = fields.name = newName 8. def password = fields.password 9. def password_=(newPassword: String) = fields.password = newPassword 10. } 子類化 1. case class Customer(name: String) 2. 3. class ValidatingCustomer(name0: String) extends Customer(name0) { 4. require(name0.length < 5) 5. 6. def name_=(newName : String) = 7. if (newName.length < 5) error("too short") 8. else super.name_=(newName) 9. } 10. 11. val cust = new ValidatingCustomer("xyz123") 6. 用法錯誤忘記類型擦除(type erasure)。當你聲明了一個類C[A]、一個泛型T[A]或者一個函數或者方法m[A]后,A在運行時并不存在。這意味著,對于實例來講,任何參數都將被編譯成AnyRef,即使編譯器能夠保證在編譯過程中類型不會被忽略掉。 這也意味著在編譯時你不能使用類型參數A。例如,下面這些代碼將不會工作: 1. def checkList[A](l: List[A]) = l match { 2. case _ : List[Int] => println("List of Ints") 3. case _ : List[String] => println("List of Strings") 4. case _ => println("Something else") 5. } 在運行時,被傳遞的List沒有類型參數。 而List[Int]和List[String]都將會變成List[_]. 因此只有第一種情況會被調用。 你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不使用這種方法,而采用實驗性的特性Manifest, 像這樣: 1. def checkList[A](l: List[A])(implicit m: scala.reflect.Manifest[A]) = m.toString match { 2. case "int" => println("List of Ints") 3. case "java.lang.String" => println("List of Strings") 4. case _ => println("Something else") 5. } 7. 設計錯誤Implicit關鍵字的使用不小心。Implicits非常強大,但要小心,普通類型不能使用隱式參數或者進行隱匿轉換。 例如,下面一個implicit表達式: 1. implicit def string2Int(s: String): Int = s.toInt 這是一個不好的做法,因為有人可能錯誤的使用了一個字符串來代替Int。對于上面的這種情況,更好的方法是使用一個類。 1. case class Age(n: Int) 2. implicit def string2Age(s: String) = Age(s.toInt) 3. implicit def int2Age(n: Int) = new Age(n) 4. implicit def age2Int(a: Age) = a.n 這將會使你很自由的將Age與String或者Int結合起來,而不是讓String和Int結合。類似的,當使用隱式參數時,不要像這樣做: 1. case class Person(name: String)(implicit age: Int) 這不僅因為它容易在隱式參數間產生沖突,而且可能導致在毫無提示情況下傳遞一個隱式的age, 而接收者需要的只是隱式的Int或者其它類型。同樣,解決辦法是使用一個特定的類。 另一種可能導致implicit用法出問題的情況是有偏好的使用操作符。你可能認為”~”是字符串匹配時最好的操作符,而其他人可能會使用矩陣等價(matrix equivalence),分析器連接等(符號)。因此,如果你使用它們,請確保你能夠很容易的分離其作用域。 8. 設計錯誤設計不佳的等價方法。尤其是: ◆試著使用“==”代替“equals”(這讓你可以使用“!=”) ◆使用這樣的定義: 1. def equals(other: MyClass): Boolean 而不是這樣的: 1. override def equals(other: Any): Boolean ◆忘記重載hashCode,以確保當a==b時a.hashCode==b.hashCode(反之不一定成立)。 ◆不可以這樣做交換: if a==b then b==a。特別地,當考慮子類化時,超類是否知道如何與一個子類進行對比,即使它不知道該子類是否存在。如果需要請查看canEquals的用法。 ◆不可以這樣做傳遞: if a==b and b ==c then a==c。 9. 用法錯誤在Unix/Linux/*BSD的系統(tǒng)中,對你的主機進行了命名卻沒有在主機文件中聲明。特別的,下面這條指令不會工作: 1. ping `hostname` 在這種情況下,fsc和scala都不會工作,而scalac則可以。這是因為fsc運行在背景模式下,通過TCP套接字監(jiān)聽連接來加速編譯,而scala卻用它來加快腳本的執(zhí)行速度。 10.風格錯誤 使用while。雖然它有自己的用處,但大多數時候使用for往往更好。在談到for時,用它們來產生索引不是一個好的做法。 避免這樣的使用: 1. def matchingChars(string: String, characters: String) = { 2. var m = "" 3. for(i <- 0 until string.length) 4. if ((characters contains string(i)) && !(m contains string(i))) 5. m += string(i) 6. m 7. } 而應該使用: 1. def matchingChars(string: String, characters: String) = { 2. var m = "" 3. for(c <- string) 4. if ((characters contains c) && !(m contains c)) 5. m += c 6. m 7. } 如果有人需要返回一個索引,可以使用下面的形式來代替按索引迭代的方法。如果對性能有要求,它可以較好的應用在投影(projection)(Scala 2.7)和視圖(Scala 2.8)中。 1. def indicesOf(s: String, c: Char) = for { 2. (sc, index) <- s.zipWithIndex 3. if c == sc 4. } yield index 參考資料http://www./index.php/article/anzhuo/Android_Google_7024.html更多精彩電腦信息,請登錄:中國高速網-IT頻道。 中國高速網-IT頻道:http://it./ 中國高速網-軟件與下載頻道:http://soft. 中國高速網-服務器頻道:http://server./ 中國高速網-網絡安全頻道:http://netwo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