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wǎng)專欄作者 宋魯鄭】 1月2日,美國紐約一條建了80年、耗資45億美元的地鐵終于通車了,但遺憾的是,通車半小時就發(fā)生信號故障。事情傳到中國,自然難免遭到廣大網(wǎng)友的嘲諷。 不過平心而論,如果真是像報道里所說的那樣,僅僅延誤了10來分鐘,倒也真不是什么大事。類似的故障恐怕各國都會發(fā)生,只是紐約新地鐵的故障發(fā)生在通車之日,平添了一分喜感,變得“喜聞樂見”了。 但這個小插曲,確實也反映出了一些基建方面的問題,讓我想起了去年年底赴美的觀選之旅。 從華盛頓啟程到紐約,一個政治中心、一個經(jīng)濟中心,我卻感受到美國在很多方面真的落后了。 多年來已經(jīng)養(yǎng)成習慣,出門先查高鐵。一查美國的鐵路,卻著實下了一跳:慢不說竟然最低票價174美元。如果遇到黃金時段起步價就是280美元。面對如此強盜價格,我干脆放棄,決定嘗試一下早已棄之不用的遠途大巴。 聽朋友推薦選擇了最豪華的megabus,據(jù)說更寬敞、舒服。下午2點半出發(fā),可到目的地竟然已經(jīng)8點10分。由于車上帶有廁所,所以一路之上除了上過一批乘客,車連停都不停,我足足在車上坐了5個多小時,實在疲憊不堪。這種感覺,任何一個坐過高鐵的中國人恐怕都無法想象到。比如從濟南到北京的高鐵不過一個半小時,現(xiàn)在突然讓所有人改乘遠途大巴,承受五六個小時、動也不動的行程,想一想人都要崩潰了。 自己當時的感覺是一下倒退到了前高鐵時代。不過我看車上的美國人倒個個心態(tài)平和,沒有絲毫的不快。我突然明白:沒有體驗過高鐵滋味的人,自然不會有對高鐵的追求。只是可憐在中國生活過的美國人,一旦回到他們的母國,可怎么適應? 美國一直是一個號稱車輪上的國家,這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代表了一種高速運轉(zhuǎn)的社會。但在今天這個時代,整個美國的運轉(zhuǎn)速度顯然已經(jīng)遠遠落后于中國,而且這是一個時代的落后:一個仍然是汽車,一個則進步到高鐵時代。 當然,就美國的城際交通而言,航空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這次觀選讓我感到,單單靠公路和航空,對行動能力還是有所制約的。 比如兩大候選人坐著飛機全美狂奔趕場競選。選舉集會的地方有的是州府,有機場直達??筛嗟牡胤蕉荚谝恍┒€城市,并沒有飛機場。這兩大候選人自然任何地方都有車輛保障,可是普遍人或者研究者要想跟蹤參加就幾乎不可能了,對于我這樣的外國人更是不可能。也不是沒有辦法,但不管是自己開車,還是坐慢速的火車+大巴,全國跑下來恐怕也累得夠嗆。相比之下,中國很多二三線城市都通了高鐵,方便快捷得多。 所以我只能選擇兩場活動:一是離紐約很近,乘火車可直接到(但也要三個半小時)的哈理斯堡(HARRISBOURG)。二是有飛機直達的北卡首府Raleigh。這樣活動看完后還可以當天返回。但更遠、更重要的地方比如最重要的搖擺州佛羅里達就只能放棄了。盡管兩大候選人都把巨大的精力投入此地。 其實,美國人對客運鐵路并非沒有需求,我在火車上發(fā)現(xiàn),乘客并不少,來回都是滿的。只是美國人以比高鐵還貴的價格享受的卻是最慢速度的火車。 雖然奧巴馬在競選總統(tǒng)時就一直呼吁建高鐵,但直到今天仍然寸鐵未見。這除了利益集團的反對,還有一個原因是拆遷太難。不過既然華盛頓和紐約之間可以建起普通鐵路和高速公路,怎么就建不了高鐵呢?況且一路上我也發(fā)現(xiàn)居住的人很少,拆遷或許會觸動一些私產(chǎn),但和穿過人口密集區(qū)相比,并不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更極端的辦法完全可以拆掉低速鐵路在原地上建高鐵。 只要民眾坐過一次,出行習慣馬上就會改變。在中國,當初再反對建高鐵的人,只要坐上一次,就立即改變立場。再者,一路上經(jīng)常堵車,這在美國東部幾大城市間都是常態(tài)。這種情況下,更有建高鐵的必要。 高鐵一事上,即使不能說明美國制度落后,至少也可以證明這個體制無效的地方。當然為美國辯護的人經(jīng)常會說兩國國情不同云云,只是簡單的一個交通工具都要扯到國情,何以談到復雜的制度時卻不能講國情呢? 大巴的終點站就在時代廣場附近,大名鼎鼎的紐約和大名鼎鼎的時代廣場給我的第一印象卻依然是破舊——這幾年我在上海待得比較多,眼光自然高了些。道路正在翻修之處隨處可見。這讓我想起在華盛頓的時候,離總統(tǒng)府不遠的賓夕法尼亞大道上,就有多處正在施工改造的地方。 能有翻修改造也是好事,但從未動工的地方看,原樣確實已經(jīng)很破舊了。
第二天體驗了地鐵,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臟舊、破敗。地鐵配套設施銹跡斑斑。在PENN STATION站,這里集合了多條線路的地鐵、火車的大站,地鐵機器售票口只有三個,其中一個是僅用于信用卡充值,另外兩個中的一個僅限硬幣,多數(shù)人排著長隊在一個機器上等待。從山東坐高鐵到上海虹橋,大廳里一長排機器,還有相當多的人工窗口。事實上,我到過的每一站,都有相當數(shù)量的購票機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