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過了紙,不得不說一下毛筆。 毛筆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陶器上就有人們用毛筆描繪的花紋存在。夏商時期的彩陶上也能看到很多用毛筆繪制的痕跡。 直到秦漢時期,毛筆的制作已經(jīng)趨于成熟,筆桿、筆鋒的用材都非常考究。 秦朝到漢朝,制作毛筆的毛發(fā)都是土豪,也叫紫毫,是取冬季野兔背脊上的一撮硬毛制成,硬度不亞于狼毫,富有彈性。 蔡邕《筆賦》:睢其翰之所生,于季冬之狡 兔書者”; 晉傅元《筆賦》說“簡修毫之奇兔”。 而筆桿多是木質(zhì),筆鋒和筆桿用馬尾纏上。 兔毫雖然好用,但是易禿,晉代開始制作兼毫筆,以比兔毫更為堅硬的鹿毫為底,羊毫為表。 鹿毫做為筆心起堅挺的作用,裹一層較軟的羊毫,兼有堅挺和含墨的特性。 晉代崔豹《古今注》稱蒙恬筆“鹿毛為柱,羊毫為被” 到了唐朝,制筆的材料更為廣泛,馬、鹿、麝、雞、狐貍乃至人的毛發(fā)都用來做筆,但兔毫仍是首選。 到了宋朝,由于桌椅的普及,寫字的姿勢變了,手能夠依托在桌子上書寫,純羊毫筆開始流行,由于羊毫吸墨很強,寫出來的筆畫飽滿、圓潤、柔和。 在我小的時候,一些老人家寫字都堅持用羊毫筆,初學也是用又軟又長的羊毫筆作為書法啟蒙。 羊毫非常軟,不利于控筆,他們書寫完之后把筆刮尖,不洗筆,筆鋒上的墨汁會凝固在筆鋒上,下次使用的時候,泡開筆尖上的一點來寫,上面的部分由它自然粘連。這樣筆鋒就不至于癱軟。 這是以羊毫筆當狼毫筆用的一個好方法。 我想宋朝以后寫字的方式大抵如此。 至于我們現(xiàn)在運用比較廣泛的狼羊兼毫筆,出現(xiàn)的時間非常晚,它是清朝時期從朝鮮傳過來的做法。 因為成本低廉,逐漸取代了鹿羊兼毫筆的地位。 我們今天常見的毛筆種類也是非常多: 一般寫字的筆,大致分軟性、硬性、中性三類。 軟性的筆,有羊毫、雞毫等。 硬性的筆,有紫毫、狼毫、鼠毫等。 中性的筆稱“兼毫”,有羊紫兼、羊狼兼兩種。 硬毫筆 硬毫筆的筆毛彈性較大。 1. 紫毫是取兔子背脊和尾巴上的毫毛制成,花白比較挺利,不如紫毫柔軟。 2.狼毫筆是用黃鼠狼身上和尾巴上的毛制成的筆,彈性比兔毫筆稍軟,比羊毫筆硬,只是質(zhì)較脆,不耐摩擦。 3.鼠須筆鼠須筆是用老鼠的胡須做成,性能堅挺。相傳王羲之《蘭亭序》就是用鼠須筆寫的。 其他如山馬毫、石獾毫、豬鬃筆等,筆性特別堅硬,書法一般不選用,多用于山水畫的點景等。 軟毫筆 軟毫筆的彈性較小,較柔軟。 1. 羊毫:用羊毛制成,其性能軟于兔毫,由于羊毫較細、長,適宜于寫大字。 2. 雞毫:用雄雞前胸之毛制成,其性能軟于羊毫。 3. 胎毫:胎毫是初生嬰兒的頭發(fā),其性能極柔軟。南朝蕭子云就使用過胎毫筆,其歷史之悠久。 兼毫筆 兼毫兼而有之的意思。 以硬毫為核心、周邊裹以軟毫,筆性介于硬毫與軟毫之間。 一般將紫毫與羊毫按不同比例制成。 如:三紫七羊、七紫三羊、和五紫五羊等。 也有用羊毫與狼毫合二為一制成的兼毫筆,以大白云筆為代表。 其中為了硬度和彈性,也有加入尼龍等化學材料的。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利用化學纖維做出來的毛筆書寫也非常順暢,不亞于純綠色的動物毛。而且現(xiàn)在多取養(yǎng)殖的動物毛發(fā)來做筆,沒有經(jīng)歷過寒冬,毛發(fā)遠遠不如以前挺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