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金剛掌為外家名功,專門練習掌上之勁。本功為此類秘功之一,內(nèi)外兼修,剛?cè)嵯酀?。在具體操習中,此功以“站、走、推、磨、擊”五字訣為根本,再通過獨特的練氣、練力方法,使整個手掌均可得到功力的操練。功成后手掌沒有繭花重重、肌肉僵硬之流弊,而且能練成超常的力度、硬度。 一、培元樁功 1、面南背北正身站立,兩腳橫開略比肩寬,足尖向前,兩掌下垂自然貼于兩大腿外側(cè),百會上頂,下頜微收,沉肩墜肘,兩眼似閉非閉,自然呼吸,舌抵上腭,牙齒輕合,頭、頸、肩、胸、腹、髖、大腿、膝、小腿、踝、足依次放松(圖1)。 2、兩掌抬起如同抱球狀,環(huán)抱于胸前,松肩墜肘,手略與肩高,掌心向內(nèi),掌指相對(略隔尺許),十指分開。同時,兩腿下蹲成高馬樁,足尖朝前,兩足平行,足心含空,立身中正,重心落于兩足中線上(圖2)。 頭頂項豎腰直,似乎頭有繩懸,股有錐刺,臀部向下坐、向內(nèi)斂,腹常圓,腋常虛,全身舒展,而微有挺拔之意。呼吸自然(在此基礎上再求細、長、靜、勻),意守丹田。 如此站立數(shù)十分鐘,起初可由5分鐘開始,以后時間逐漸延長,自感氣靜神怡,內(nèi)勁綿綿。 3、完畢,緩緩站立還原(圖3)。 以兩掌心輕揉兩膝數(shù)十圈,緩行數(shù)步,引氣歸元即可收功。 二、玄光普照 1、正身站立,兩腳橫開略比肩寬,足尖向前,兩掌下垂自然貼于兩大腿外側(cè)。 2、逆腹式呼吸,吸氣時,雙掌翻轉(zhuǎn)成掌心向上,沿腹胸向上捧起,意想丹田之氣隨捧起雙手直上胸上部(圖4)。 3、呼氣時,雙掌翻掌成掌心向下沿胸腹向下輕按,同時意想氣由胸部直沉丹田,并提肛收陽(圖5)。 4、口微開,從齒隙間吸氣,伴隨“嗤”的一聲,兩掌向左右分開,掌心向上,向上捧起,意想氣貫雙掌(圖6)。 5、至掌尖斜向上,掌心相對時,以口吞氣(如同咽口水一樣)沉入丹田,同時,兩掌向下拉,當拉至兩臂交叉于腹前時閉氣(圖7)。 6、閉氣后,全身肌肉繃緊,含胸拔背,腳趾抓地,提肛收陽,怒目圓睜,如同分開兩座大山一樣(圖8)。 7、至不能再分時,緩緩放氣,并放松站立還原(圖9)。 重復上勢36次。 三、雙龍齊飛 1、左轉(zhuǎn)身成左弓步,逆腹式呼吸,吸氣時,兩掌掌心向下,掌尖向左,兩臂向上緩緩抬起,至高于鼻平而止(圖10)。 抬臂掌時,同時意想氣由丹田向上隨兩手臂向掌、掌尖運行。 2、呼氣,雙掌緩緩向下按,同時意想氣由胸部下沉丹田,并提肛收陽,至兩掌下按至腹前時停?。▓D11)。 3、口微開,從齒隙間進氣,兩掌成虎爪向上胸前交叉(圖12)。 4、吸氣末時,吞氣一口直下丹田,同時,兩爪向下分拉至腹前(圖13)。 5、閉氣,全身肌肉繃緊,含胸拔背,腳趾抓地,用力提肛收陽,怒目圓睜,雙掌拉回身后,似狂奔的怒馬一樣肩向前頂(圖14)。 至不能再閉再分時,緩緩呼氣,放松還原。重復36次。 然后,轉(zhuǎn)身做右勢,動作與左勢相同,為方向相反,也重復36次(圖15~19)。 四、餓虎覓食 1、轉(zhuǎn)體成面南背北,正身站立,兩腳橫開略比肩寬,足尖向前,兩掌下垂自然貼于兩大腿外側(cè)(圖20)。 2、逆腹式呼吸,吸氣時,兩掌以丹田為中心向兩側(cè)拉開,掌尖斜向下,掌心遙遙相對,同時意想丹田之氣貫注兩掌(圖21)。 3、呼氣時,兩掌向丹田合攏,同時意想氣歸丹田 (圖22)。 4、以鼻吸氣,同時,兩腿下蹲成高馬樁,兩掌屈指握拳環(huán)抱于腰間,拳心向上,雙眼向前平視(圖23)。 5、隨即猛然噴氣,兩拳變掌(掌心相對)如劍一樣向前插擊,高與肩平,同時振動鼓蕩丹田,意想把前面的山壁洞穿(圖24)。 6、吸氣,兩掌自然左右分開屈指扣握成拳,兩肘略屈,閉氣,全身肌肉繃緊,腳趾抓地,含胸拔背,提肛收陽,怒目圓睜,兩肘臂內(nèi)夾,意想把前面的兩根平行鋼棒夾彎夾斷(圖25)。 閉氣5~8秒后,緩緩放氣,站立放松還原。重復上勢36次。 五、鐵牛耕地 1、在平整地面上,以兩手掌掌面、兩腳尖觸地成俯臥撐狀,唯臀部向后弓挫凸起,腹部內(nèi)收,兩掌略同肩寬,腳尖并攏,雙上肢下肢伸直與軀干及地面成一四邊形(圖26)。 2、逆腹式呼吸,呼氣時,兩手臂彎曲,胸部、腹部貼地面向前一滑而過,同時,雙足蹬地,軀干、雙下肢與地面成水平,并意想氣從丹田直貫雙掌(圖27)。 3、吸氣,雙掌用力推地,與此同時,胸部、腹部抬離地面,臀部后坐,還原。并意想氣從雙手掌回歸于丹田,如此周而復始地練習,初作十余次即感腰酸痛,雙臂疲軟,氣往上涌。隨著功力加深,能作百余次則易掌為五指腹、五掌尖、三掌尖(拇、中、食)觸地練習。 要點:要腳踏實地進行有效的練習,千萬不要為了省力而偷懶取巧。在具體練功中,盡量調(diào)息,心平氣和地練習,練完后應活動上肢,并應做快速沖拳。這樣交替練習力量與速度,才不會使肌肉變僵,從而練出爆發(fā)力。 六、蝎子游墻 立于室內(nèi)平整、寬大的墻壁前,俯身呼氣,排出體內(nèi)濁氣后,雙掌撐地,距墻尺許,兩腳向上翻,成倒立勢貼于墻上,頭上仰,目下視,兩臂伸直(圖28)。 意守丹田,兩掌交叉向左或右平行移動,來回往返數(shù)趟,如同側(cè)身走路一樣,至氣涌力疲時站立還原。此勢可分幾組進行。站立還原后,應輕揉雙目。體弱不適時或閑時可練下勢輔助功。 輔助功:雙拳以肩同寬拄地,腳尖并攏,腰背挺直成俯臥撐狀,兩臂撐直,如此堅持十余分鐘,意守丹田。另可獨臂側(cè)撐,時間越久越好,至力疲腰酸時還原。
七、蜻蜓點水 找一平整且光滑地面,兩掌撐地成俯臥撐狀,注意頭、頸、腰背、下肢成一直線,力貫兩掌。 使用逆腹式呼吸,呼氣時,雙掌用力推地面,但肘部不要彎曲,僅借雙掌、雙腕之勁,使兩掌離開地面,如同直膝跳高一樣,上身在雙掌彈力下跳起,然后雙掌自然落于地面,注意呼氣時應振動丹田;隨即吸氣,如此周而復始地練習。 隨著功力加深,可抬離雙腳如前練習。初練時雙掌撐離地面較近,但隨著練習日久,只要雙掌一用力,雙掌及上身即如同跳高一樣跳起,這時,手掌的爆發(fā)力驚人(圖29)。 八、老牛拉磨 找一沙地,以右掌觸地,側(cè)身撐立,左掌自然貼于左側(cè)大腿處,下肢、軀干、頭、頸成一直線,自然呼吸,以右掌為圓心,雙腳在地面圓形繞行,力貫掌根(圖30)。 如此18圈、36圈、72圈繞行,然后換左掌練習。此勢表面看十分簡單,但依法練習周余,即感雙掌勁大力整,掌根、腕部勁力十足,且可磨煉手掌皮膚,為劈手功打下基礎。 九、大仙推柱 找一粗壯楠竹或自做一有彈性的木板植于地下,人立于竹子或木板前,成右弓步站立,右掌按于其同肩高處,力在掌根。先吸氣蓄勁,再呼氣發(fā)勁,向前推,竹子彎曲一些,手掌挺住,再吸氣,然后呼氣,再向前推竹子,使竹子更加彎曲,如此練習數(shù)分鐘(圖31)。 十、鐵掌寸勁 1、面對墻壁直身站立,距墻壁約一臂遠,墻上與肩高處掛一張黑狗皮。精神飽滿,頭頂、項豎、腰直,足趾抓地、足心含空,逆腹式呼吸。吸氣時,右掌掌尖按于狗皮上,手指高度同肩高,五指向上,掌心向墻(圖32)。 2、于吸氣末時噴氣,雙足蹬地,振動丹田,以肩帶臂,右掌根猛力向狗皮擊去,在掌根向前擊時,掌尖向后仰,如同按掌一樣,唯發(fā)勁快、狠、準、猛,同時意想氣由丹田直貫右掌,應有擊倒墻后敵人之意。吸氣,右掌還原,并意想氣歸丹田。再呼氣,擊狗皮。如此周而復始,由慢到快地練習,至掌根發(fā)紅,感覺痛時停止(圖33)。 十一、運氣混元 1、微微活動身體,心平氣和,面南背北直身站立,兩腳橫開略比肩寬,足尖向前,足心含空,兩手自然下垂,貼于兩大腿外側(cè),百會上頂,下頜微收,沉肩墜肘,兩眼似閉非閉,自然呼吸,舌抵上腭,牙齒輕合,頭、頸、肩、胸、腹、髖、大腿、膝、小腿、踝、足依次放松(圖34)。 2、承接上勢,逆腹式呼吸,吸氣時,意想氣歸丹田,同時,雙掌掌心向上,掌指向前提于胸側(cè)(圖35)。 3、呼氣時,意想氣從丹田直貫雙掌十指,與此同時,雙掌翻轉(zhuǎn),掌心相對,掌指向前,向前插擊,掌略同肩高,肘伸直,足趾抓地,足心含空,并且意想把前面的山壁洞穿(圖36)。 4、承接上勢,逆腹式呼吸,吸氣時,意想氣歸丹田,同時,兩掌收回于胸前,掌心向內(nèi),掌尖斜向上(圖37)。 5、呼氣,兩掌向兩側(cè)分開推擊,如同分開兩座大山一樣,掌尖向上,掌心分別向左、右兩側(cè),力貫兩掌,意想氣從丹田沿腹、胸、雙上肢直貫兩掌(圖38)。 6、承接上勢,逆腹式呼吸,吸氣時,兩掌收回于腋前,掌心向內(nèi),并意想氣歸丹田(圖39)。 7、呼氣,兩掌沿身體兩側(cè)向下按擊,掌心向下,掌尖向前,沉肩墜肘,含胸拔背,力貫兩掌,并意想氣由丹田沿腹、胸、雙上肢直貫兩掌,且有雙掌洞入大地之意。注意在下按時,頭應有上頂之意,并且要足趾抓地,足心含空,兩腿內(nèi)夾(圖40)。 如此周而復始地練習18次、36次、49次。 十二、空擊三掌 1、右弓步站立,逆腹式呼吸,左拳自然置于左腰間,右掌上抬于頭右側(cè)上方,右掌高于頭,掌心斜向左,同時吸氣,并意想氣歸丹田(圖41)。 2、然后噴氣,腰身向左擰轉(zhuǎn)90度成左弓步,右掌翻轉(zhuǎn)隨擰腰之勢向身體前下方拍擊,掌心向下,掌尖向前,力貫右掌,右掌略比膝高,同時意想氣由丹田直貫右掌,隨勢拍入地下(圖42)。 3、承接上勢,逆腹式呼吸,左弓步不變,吸氣,右掌沿身體右側(cè)畫弧上舉于頭的左上方,手心斜向后上方,掌尖斜向左,腰略向左擰,并意想氣歸丹田(圖43)。 4、然后噴氣,腰向右擰,右掌隨擰轉(zhuǎn)之勢翻轉(zhuǎn)以掌背向正前方撞擊,力達掌背,掌心向上,掌尖向前,手掌略比膝高,同時意想氣由丹田直貫右掌(圖44)。 5、承接上勢,左馬步不變,逆腹式呼吸,左掌上舉于頭左上方,掌心斜向右,右掌自然置于身體右側(cè),同時吸氣,并意想氣歸丹田(圖45)。 6、然后噴氣,腰身向右擰轉(zhuǎn)成右弓步,左掌隨擰腰之勢向身體前下方翻轉(zhuǎn)拍擊,掌心向下,掌尖向前,力貫左掌,左掌略比膝高,同時意想氣由丹田直貫左掌(圖46)。 7、承接上勢,右弓步不變,逆腹式呼吸,左掌沿身體側(cè)畫弧上舉于頭頂右上方,掌心斜向后上方,掌尖斜向右,腰略向右擰轉(zhuǎn),同時吸氣,意想氣歸丹田(圖47)。 8、然后噴氣,腰向左擰,左掌隨擰轉(zhuǎn)之勢翻轉(zhuǎn),以掌背向正前方摔擊,力達掌背,掌心向上,掌尖向前,手掌略比膝高,同時意想氣由丹田直貫左掌(圖48)。 9、接上勢,右掌上舉于頭后右上方(圖49)。 10、然后腰向左擰,右弓步變?yōu)轳R步,右掌隨擰腰之勢向正前方向下砍擊(掌部尺側(cè)掌棱砍切),掌心向左,掌尖向前,力達掌棱,右掌略同膝高,同時噴氣,足趾抓地,提肛收陽,并意想氣由丹田直貫右掌尺側(cè)沿(圖50)。 11、接上勢,腰向左擰轉(zhuǎn)成左弓步,左掌隨擰腰之勢上舉于頭的左上方,掌心斜向右,掌尖向前,右掌自然置于身體右側(cè),同時吸氣,并意想氣歸丹田(圖51)。 12、然后腰向右擰轉(zhuǎn)成馬步,左掌隨擰腰之勢向正前方向下砍擊(掌棱砍切),掌心向右,掌尖向前,力達掌棱,左掌略同膝高,同時噴氣,足趾抓地,提肛收陽,并意想氣由丹田直貫左掌棱(圖52)。 如前周而復始地練習。 十三、持磚練掌 雙手持磚如空擊三掌勢練習。 十四、劈手硬功 金剛掌以間接劈手為主,輔以直接劈手法。 所謂直接劈手法即用手掌直接穿擊、插擊鐵砂,或以手翻轉(zhuǎn)、砍擊燒燙的鐵砂,此法長功快,但易致手傷殘,且功成后,手上繭花重重,影響手的敏感,現(xiàn)在社會不提倡,而間接劈手法即把鐵砂裝于袋中,以手拍擊、摔打。 1、兩腳左右開立約三腳寬,自然呼吸,把鐵砂袋放于約與胯部同高的物體上固定住。 2、用口吸氣,吸氣同時右手直臂由身體右后繞向前,用掌心由上向下?lián)舸蜩F砂袋。 下?lián)魰r速度要快,但決不可用蠻力。 3、接著身體稍左轉(zhuǎn),右臂由身體左側(cè)后繞向前用掌背由上向下?lián)舸蜩F砂袋。 4、然后,再把右手稍向右轉(zhuǎn)由身后繞向前用掌棱由上向下?lián)舸蜩F砂袋。 以上三掌完成后,正好是一口氣吸滿,也就是在吸一口氣的過程中要連用掌心、掌背、掌側(cè)擊打鐵砂袋3下。 5、用左手掌心、掌背、掌側(cè)連擊鐵砂袋3下,動作與右側(cè)相同,唯方向相反。 如此左右一呼一吸循環(huán)練習,吸氣呼氣的速度要與掌擊鐵砂袋的速度密切配合,不要太快或太慢。當由上向下?lián)粽茣r,速度要快,但不能用力,以自然擊袋為宜,只有自然才能使全身氣力順達掌部。本勢開始擊掌3~5分鐘,以后慢慢增加時間。 注意,練擊掌功開始用細沙、鋸末或綠豆填袋,沙要洗凈曬干。練至擊袋不痛時,袋內(nèi)換半沙半小石子,此階段小石子要沒棱角,即沙灘中的小石蛋,蠶豆大小為宜,練至用掌擊袋不痛時,袋內(nèi)全部換小石子或不帶棱角的小鐵砂。 十五、收功 練完掌功后,應反復搓拉活動手掌部,活動全身筋骨,放松全身肌肉、神經(jīng),站著做3分鐘深呼吸。如口腔內(nèi)有津液,應將其咽下,用意念引至下丹田,即收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