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常品 原典 卷上 吳天竺①沙門維只難等譯 無常品②第一二十有一章 無常品者,寤③欲昏亂,榮命難保,惟道是真。 睡眠解寤④,宜歡喜思⑤。聽我所說,操集⑥佛言。 ㈠ 所行非常,謂興衰法。夫生輒死⑦,此滅⑧為樂。 ㈡ 譬如陶家,埏埴⑨作器,一切要壞,人命亦然。 ㈢ 如河駛流,往而不返。人命如是,逝者不還。(四) 譬人操杖,行牧食⑩牛。老死⑾猶然,亦養(yǎng)命去。(五) 千百非一,族姓男女,貯聚財產(chǎn),無不衰喪。 ㈥ 生者日夜,命自攻削。壽之清盡,如榮穽⑿水。(七) 常者皆盡,高者亦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八) 眾生相尅,以喪其命。隨行所墮,自受殃福。(九) 老見⒀苦痛,死則意⒁去。樂家縛獄,貪世不斷。(十) 咄嗟⒂老至,色變作耄⒃。少時如意,老見蹈藉⒄。(十一) 雖壽百歲,亦死過去。為老所壓,病倏至際。 (十二) 是日已過,命則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十三) 老則色衰,所病自壞。形敗腐朽,命終自然。(十四) 是身何用?恒漏臭處!為病所困,有老死患。(十五) 嗜欲自恣,非法是增。不見聞變,壽命無常。(十六) 非有子恃⒅,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⒆。(十七) 晝夜慢惰,老不止淫,有財不施,不受佛言;有此四蔽,為自侵欺。(十八)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死。(十九) 是務(wù)⒇是吾作,當作令致是。人為此躁擾,履踐老死憂。(二十) 知此能自凈,如是見生盡。比丘厭魔兵,從生死得度。(二十一) 注釋 ?、賲翘祗茫簠?,三國時吳國。天竺,即印度。 ?、跓o常品:無常,佛教的基本概念,即指現(xiàn)實人世中萬事萬物的暫時性。品,即相當於現(xiàn)代著作中的「篇」或「章」。 ?、坼唬盒阎?。這裏作動詞用,開悟,使人明白。 ?、芙忮唬盒堰^來了。 ?、菟迹赫Z尾詞,沒有實在意義。 ?、薏偌菏占?。 ?、叻蛏m死:全句意謂那生命啊動輒就走向死亡。夫,發(fā)語詞,沒有實在意,相當於「那」。輒,立即、很快。 ?、鄿纾悍鸾痰乃闹B之一???、集、滅、道。此處即指生命的消亡,煩惱滅盡,故曰滅,又日涅槃。 ?、巅镗河媚嗤林谱魈掌?。埏,音shan,以水和泥曰埏;埴,泥土。 ?、庳潱何故?、喂養(yǎng)。 ?、侠纤溃核ダ虾退劳?。此處作名詞。 ?、袠s穽:亦作「榮穽」。又作「榮穽」。意謂井枯長草,即枯井也。榮,盛多;穽,通井。 ?、岩姡和ìF(xiàn),展示出、顯示出之意。 ?、乙猓阂庾R、知覺,即指對苦痛的意識、知覺。 ?、舆袜担焊袊@、哀嘆。 ?、噪#喊耸畾q稱耄。有「耄耋之年」的合稱。 ?、盏附澹撼舐豢爸?。藉,狼藉錯亂。 ⒅恃:依靠。 ?、租铮簯{借、依托。 ?、厥莿?wù):這些努力?!?br> 譯文 無常品大意是講,欲望使人糊涂,榮譽與生命皆難以持久,只有大道才是永恒的真實。 酣睡人生已醒,應(yīng)該為之歡喜;請君聽我一言,收集佛之所說。 ㈠ 人生在世無常,此謂興衰法則:那生命動輒走向死亡,然而這正是涅槃之樂!(二) 猶如制陶工人揉泥制作器皿:所有制成的器皿最終都要毀壞,人的生命也是這樣。㈢ 又如河水奔流,去而不返:人的生命也是這樣,死者不能復(fù)生。(四) 就像牧人手持牧杖,放牧牛群一般:衰老與死亡也在放牧著生命,靜等生命由盛轉(zhuǎn)衰,直至死去。(五) 大千世界紛繁復(fù)雜,各色男女,均皆努力地積攢財富:但沒有一人逃脫興衰法則而不死亡。㈥ 活著的人夜以繼日地戕害生命,直至壽命消損殆盡,如同井水日趨枯乾。(七) 所謂的永恒最終都要消亡殆盡,暫時的高坡終久也要墜落夷平;聚會和合總要分離,所有的生命終歸死亡。(八) 眾人互相攻擊,從而喪失性命:人們隨順自己意念行為而自行升降,是禍是福自己承擔。(九) 衰老之時痛苦自現(xiàn),死亡降臨則痛苦隨之消散:沈溺在家庭的牢籠之中,貪戀之情永世不斷。(十) 嗟嘆之間衰老即至,顏容衰變已成朽老:人生年少固然意氣奮發(fā),老朽之時容貌狼藉。(十一) 即使壽至百歲,也要死亡腐朽:當人老朽之時,百病紛然積聚。(十二) 健康之日已過,壽命日趨減少:猶如涸轍之魚,此生又有何樂?(十三) 人老之時容顏枯衰,究其病根在於自我朽壞:形貌殘敗身體朽老,生命完結(jié)自然而然。(十四) 這有形的身軀究竟何用?此乃常常泄漏臭味之處:又有疾病困擾,又有老死的擔憂。(十五) 貪欲自恣,非法之行因之日盛:看不清世間變化,看不出生命無常。(十六) (人生在世),沒有兒子可以依靠,沒有父兄可以扶持;面對死亡的逼迫,沒有任何親人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十七) 白天晚上都散漫懶惰,及至老年亦不節(jié)制情欲:家有財寶不樂施舍,又不接受佛祖所言,(人生)有此四樣缺陷,可謂自己殘害自己。(十八) 無論浩渺的太空空闊的大海,無論幽窅深山的堅硬磐石之中:沒有一個地方,能夠藏生免死。(十九) (生命)現(xiàn)象既由我起,就應(yīng)讓它回歸死亡的墓地:人們?yōu)樯绬栴}煩躁擔憂,便是跳進生老病死憂患的圈套。(二十) 知道此層道理自然能獲清靜,能夠做到這樣,便可看穿生命的底蘊。比丘所以能戰(zhàn)勝魔兵,正是透過生死關(guān)口超脫了人世煩惱(二十一) 附錄: 南傳法句經(jīng) 第一 雙品(廿偈) 原典 第一 雙品(Yamaka Vagga) 1、 諸法心先導(dǎo),心主心所作, 若以意惡行,惡語惡身行, 則苦必隨彼,如輪隨獸足。 2、 諸法心先導(dǎo),心主心所作, 若以意善行,善語善身行, 則樂必隨彼,如影隨身形。(1,2兩偈合誦) 3、 他咒罵欺我,敗我掠奪我, 若人心懷怨,怨恨不能息。 4、 他咒罵欺我,敗我掠奪我, 若人不懷怨,怨恨自能息。(3,4兩偈合誦) 5、 不能以怨恨,止息世間怨, 唯慈能止怨,乃不易古法。 6、 愚人(Kosambi的諍論比丘)不明了,人生 終歸死,彼等若明了,諍論自息滅。 7、 若人逐欲樂(不凈以為凈),不攝護根門,飲食不節(jié)量,懈怠不精進, 必為魔(mara陰魔,業(yè)行魔,死魔,煩惱魔,天魔,這里指煩惱)所制,如風(fēng)倒弱樹。 8、 若觀身不凈(三十二身分觀,墓墟觀),攝護諸根門,飲食知節(jié)量,正信(對三寶的信心)勤精進,魔不能摧毀,如風(fēng)難搖石。(7,8兩偈合誦) 9、 人若不離欲,不守持戒律。 不見真(Sacca真理)克己(Dama調(diào)御,自制), 不應(yīng)著袈裟(kasaya,kasaya雜色衣,糞掃衣。出家眾的衣)。 10、 人若離貪欲,善守持戒律, 克己復(fù)見真,應(yīng)穿著袈裟。(9,10兩偈合誦) 11、 執(zhí)邪以為正(Sara真實,精要無邪見具戒定慧), 或執(zhí)正為邪,執(zhí)持邪見者,不能見真諦。 12、 執(zhí)正以為正,亦知邪為邪(貪欲kama,嗔恚vyapada,害vihimsa),執(zhí)持正見者,彼能見真諦。(11,12兩偈合誦) 13、 屋蓋不遮密,雨水必浸入, 心意不善修,貪欲必侵入。 14、 屋蓋若遮密,雨水不浸入, 心意善修持,貪欲不侵入。(13,14兩偈合誦) 15、 今世悲苦受,來世悲苦受, 造作惡業(yè)者,兩處悲苦受, 彼見己惡業(yè),故悲傷苦惱。 16、 今世喜樂受,來世喜樂受, 造作善業(yè)者,兩處喜樂受, 彼見己善業(yè),故歡欣喜悅。(15,16兩偈合誦) 17、 今世悲苦受,來世悲苦受, 造作惡業(yè)者,兩處悲苦受, 念己造惡業(yè),心中更悲苦, 趣向惡道時(Duggati惡趣。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四惡趣),忍受巨大苦。 18、 今世喜樂受,來世喜樂受, 造作善業(yè)者,兩處喜樂受, 念己造善業(yè),心中更愉悅, 趣向善道時,享受諸喜樂。(17,18兩偈合誦) 19、 雖多誦經(jīng)文(sahitam三藏經(jīng)典),放逸不依法, 如牧數(shù)他牛,不獲沙門果。 20、 雖少誦經(jīng)文,遵教如法行, 息滅貪嗔癡,正智心解脫, 不著今后世,彼獲沙門果(預(yù)流果,二果,三果,阿羅漢果)。(19,20兩偈合偈) 譯文 l·心是諸(名)法的前導(dǎo)者,心是主,諸(名)法唯心造。若人以邪惡之心言行,痛苦將跟隨著他,有如車輪跟隨拉車之牛的足蹄。 2·心是諸(名)法的前導(dǎo)者,心是主,諸(名)法唯心造。若人以清凈之心言行,快樂將跟隨著他,如影隨形。(注:名法是指五蘊中的受、想、行與識,心則是指識。) 3·‘他辱罵我,打我,擊敗我,掠奪我?!羧藨延惺切?,怨恨不得止息。 4·‘他辱罵我,打我,擊敗我,掠奪我?!羧瞬粦咽切模购拮匀恢瓜?。 5·在這世上,恨絕不能止恨,唯有慈愛方能止恨,這是永恒的真理。 6·除了智者之外,他人皆不了解:‘世人終須一死?!ㄓ捎跓o知,他們繼續(xù)爭論。)智者明了這點,因此一切爭論得以平息。(注:他人是指愚者。) 7·住于欲樂中的人,放縱六根(感官),食不知足,怠惰與不事精進,他肯定被魔王制伏,如強風(fēng)吹倒弱樹一般。 8·住于觀照不凈法的人,防護六根(感官),知足于食,充滿信心與精進力,他肯定不會被魔王擊敗,如狂風(fēng)搖不動巖岳一般。(注:在此魔王是指煩惱魔。信心是指對佛法僧不動搖的信心,以及對業(yè)報的信心。) 9·未脫離煩惱之污染,不自制與不真實的人,卻身披橘色袈裟,那是他所不配的。 10·已棄除煩惱之污染(1),戒行具足,具備自制與真實的人,真正配得上身披袈裟。 ?。ㄗ?)即以四道智根除了諸煩惱。 ll·把不真實的視為真實,把真實的視為不真實。持此邪思惟的人,不可能覺悟真實法。 12·視真實的為真實,視不真實的為不真實。持此正思惟的人,得以覺悟真實法。 13·雨可以滲透屋頂粗陋的房子,欲念亦可滲透尚未受到培育的心。 14·雨滲不透屋頂精良的房子,欲念亦滲不透已受到良好培育的心。(注:培育是指修習(xí)止禪與觀禪。) 15·這一世他感到悲哀,來世他一樣感到悲哀,造惡者在今生與來世都感到悲哀。當憶及自己污穢的行為時,他感到悲哀與苦惱。 16·這一世他感到喜悅,來世他一樣感到喜悅,行善者在今生與來世都感到喜悅。當憶及自己清凈的善業(yè)時,他感到喜悅,非常的喜悅。 17·這一世他受苦,來世他一樣受苦,造惡者在今生與來世都受苦。想到‘我造了惡業(yè)’時,他感到痛苦。再者,當投生至惡道時,他會遭受更多的痛苦。 18·這一世他快樂,來世他一樣快樂,行善者在今生與來世都快樂。想到‘我造了善業(yè)’時,他感到歡喜。再者,當投生至善趣時,他更加快樂。l9·即使他背誦了許多經(jīng)典,然而并不依法實行,這怠惰的人有如牧童在數(shù)別人的牛,沒得分享沙門生活的利益。 20·即使他只背誦了少許經(jīng)典,然而真正依法實行,舍棄貪嗔癡,如實知見后得以令心解脫,不再執(zhí)著于今生與來世,他得以分享沙門生活的利益。(注:沙門生活的利益是指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