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中國玉,我們最熟悉的玉石應該就是和氏璧了。楚國人卞和獻玉、以及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我們都非常得熟悉。那么這塊玉是什么玉?最后傳到了誰的手里?現(xiàn)在還在世嗎? 關(guān)于這個玉石,有一個傳承有序的說法。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這塊玉就落到了秦始皇的手里。秦始皇把這塊玉交給了李斯,李斯將其改成了傳國璽,并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 受命于天,既壽永昌 自此之后,這枚傳國璽就一直都被當成是權(quán)利的象征,不斷往下傳。秦朝被滅之后,這枚傳國玉璽落到了西漢的王室手中。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時,他曾派堂弟安陽侯王舜向姑母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璽。 王舜當時把要求說出來之后,王政君太后大怒說:“你們父子宗族承蒙漢家之力,才能富貴累世。你既不能報答漢室,又趁托孤之時趁機奪取國家,完全不顧恩義之道。為人如此,真是豬狗不如,天子怎么會有你們這種兄弟?而且如果你們自以為得到金匱符命而成為新皇帝,變更正朔服制,就應該自己制作新的玉璽,傳之萬世,何必要得到這個亡國的不祥玉璽?我是漢家老寡婦,早晚會死,要拿這顆玉璽陪葬,你們終究是得不到的!” 這些話已經(jīng)說得夠絕情了,但顯然沒什么鳥用。王舜依然死賴著不走,苦苦(死磨)哀求。太后被逼無奈,只好將傳國玉璽取出砸到地上說“我已經(jīng)老死了,有你們這樣的兄弟,王家今天是要滅族了!” 王舜連忙捧起已經(jīng)崩碎了一角的傳國璽送給了王莽,王莽大悅并在未央宮內(nèi)的漸臺盛情款待王太后。因為玉璽已經(jīng)缺了一角,王莽命人用黃金補上了缺損的一角——這個“金鑲玉”的角后來成為判斷始皇傳國玉璽真?zhèn)蔚囊粋€主要依據(jù)。 王莽覆滅時,帶著傳國璽出逃,卻被商人杜吳所殺。杜吳將王莽的頭和傳國璽并在一起送給了王憲,四天后綠林軍將領(lǐng)李松、鄧曄進入長安,王憲隨即被殺,傳國玉璽又到了李松手中。李松將其送往南陽獻給更始帝的大司馬謝祿,更始帝被赤眉軍所擄后,傳國璽落入劉盆子之手。建武三年,劉盆子向劉秀投降,傳國璽遂再入漢室。 東漢末年,董卓將漢帝劫往長安后,袁術(shù)命孫堅拆洛陽宮殿、掃除漢宗廟、平塞諸陵。一日孫堅見城南甄官井上有五色氣,就派人去查看。在井中看見了一個自盡的宮女,脖子上系著一個匣子,匣中所藏就是傳國玉璽。孫堅后來作戰(zhàn)身死,傳國玉璽落入到了袁術(shù)手中。 袁術(shù)得了玉璽就稱帝、最終卻抑郁而死。 荊州刺史徐璆從袁術(shù)老婆手里搶走了傳國玉璽給了曹操,曹操又將其交給了漢獻帝,此物再回漢室。但此時的漢室,早已經(jīng)空無一物了。曹丕篡漢后,玉璽就給了魏,為證明自己篡位沒錯,在一邊還補刻了“大魏受漢傳國璽”七字。西晉篡魏時,司馬炎依樣而行,并將傳國璽與劉邦斬蛇劍定為西晉兩大國寶,存于洛陽武庫之中。 西晉永嘉五年,晉懷帝落入王彌手中。王彌拿傳國璽之后,獻給前趙劉聰,后又相繼落入后趙石勒、魏王冉閔手中。石勒在傳國璽的另一邊刻上了“天命石氏”四字。冉閔死后,其大將軍蔣干向東晉求援,傳國璽被東晉的濮陽太守戴施騙走,交給安西將軍謝尚,護送到建康。后歷經(jīng)宋、齊、梁三代,在侯景之亂的時候被侯氏奪走。侯景死前對平原太守趙思賢說:“若我死,將其沉入江中,勿使吳兒得之”。趙思齊攜傳國璽走至京口,不料遇到強盜,他便將傳國璽丟到了草叢中,過江后告知了郭元建。郭派人過江尋得傳國璽,獻給了北齊高氏,隨后又傳到了北周和隋朝。 隋滅亡時,隋煬帝蕭皇后攜傳國玉璽逃奔突厥。貞觀四年,蕭皇后回歸中原后將傳國璽獻給了唐太宗。唐亡之后,傳國璽先后被后梁朱溫、后唐李存勖所得。公元936年,石敬瑭引契丹軍至洛陽,后唐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璽自此徹底毀滅。 這個傳承的脈絡是非常清晰的,但是李從珂抱著的那塊是和氏璧嗎? 實際上,這塊石頭在到秦始皇手中之前,爭議就很多的。史書稱和氏璧出自荊山,但此后千年,荊山再沒有出一塊玉,很不正常。有研究者認為和氏璧可能是湖北出產(chǎn)的綠松石,也有研究者認為和氏璧可能是獨山玉,說法很多,靠譜的很少。而且和氏璧本身在傳承過程中,曾經(jīng)就有過失竊的經(jīng)歷。楚威王時期,這塊玉在昭陽令尹手中,有一次他率賓客游赤山,取出和氏璧供人觀賞,不料賓客中有人突然起哄,和氏璧就在這次混亂之中不翼而飛。賓客中有個非常牛的人物,他就是張儀。昭陽令尹因為丟了玉,便懷疑是張儀偷走了,把張儀關(guān)起來打了一頓。后來張儀在秦國拜相之后,對楚國展開了報復,這段時間和氏璧再沒有露面。 大約半個多世紀過去之后,趙國宦官繆賢在市場上用重金買到了一塊美玉。玉工看了半天之后認為這塊玉就是和氏璧,而至于是不是楚國的那一塊,趙國的玉工也不可能見過,因此真不好說。 另外始皇二十八年,嬴政在南巡洞庭、封湘山時遇過風暴,在這次風暴中,秦始皇將玉璽投入到了江中。始皇三十六年時,秦國一個使者夜過華陰平舒道的時候,被一個手拿玉石的人攔住說“為我遺滈池君”,并將和氏璧交給了使者。 和氏璧再一次失而復得。 這兩次失而復得都玄之又玄,疑點重重,一點都沒譜。所以李從珂抱著的那塊玉石,是不是和氏璧還真不好說。 因為這個疑點比較明顯,因此歷代都有人懷疑。乾隆老爺子就曾親自做過考證,最后他認為“卞和獻玉”只是韓非子所說的一則寓言而已,從根子上否定了和氏璧的存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