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來過北京的游客,都知道有一個深受歡迎的北京特產(chǎn)——茯苓餅,皮薄如紙,顏色潔白,香甜酥脆,入口即化。 康熙幼年的時候曾經(jīng)得過天花,病愈以后身體很虛弱,吃飯很差,而且經(jīng)常積食或者腹瀉。 御醫(yī)多方診治后,一致診斷為脾胃不和。雖然用了不少中藥,但是不僅沒有治好康熙的病,反而令他反感中藥,再也不肯用藥,太醫(yī)們都束手無策。 蘇麻喇姑薦言,江南有一位名醫(yī),擅長兒科,太后便叫人傳其來京。 不久,這位名醫(yī)奉詔進宮,對小皇帝仔細地望、聞、問、切后,便胸有成竹地開了個藥方。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處方只用了一味藥——茯苓,并囑咐太醫(yī)們用云南野生的茯苓制成小餅。 小皇帝果然非常愛吃這種清香可口的點心,不久便面色紅潤,身體逐漸康健。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常寄生在植物赤松或馬尾松根部,依附于松根生者為茯苓,抱附于松根生者為茯神。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寫過“碧松之下茯苓多”。 蘇轍自幼體弱多病,而立之年后學養(yǎng)生,練導引氣功,常服食茯苓,多年痼疾均一掃而空。為此,他專寫了《服茯苓賦》一文贊揚。王安石也留下了名句“兔絲茯苓會當有,邂逅食之能壽考”。 茯苓功效顯著,其味甘淡平,歸心脾胃經(jīng),可以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而且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分四季,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fā)揮其獨特功效,因此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 《本草綱目》:茯苓氣味淡而滲,其性上行,生津液,開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 《日華子本草》:補五勞七傷,安胎,暖腰膝,開心益智,止健忘。 《本草衍義》: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闕也。 《本草正》: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袪驚癇,厚腸臟,治痰之本,助藥之降。 常用于各種脾虛,心悸,失眠,以及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癥。主要應用如下: 1.用于各類脾虛,泄瀉,帶下等。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滲濕,對于脾虛運化失常,應用茯苓有標本兼顧之效。還可用為補肺脾,治氣虛之輔佐藥。常用如四君子湯、參苓白術散、歸脾湯、八珍湯、人參養(yǎng)榮湯、十全大補湯等。 2.用于痰飲咳嗽,痰濕入絡等。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具健脾作用,對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之癥,具有治療作用。陳皮半夏湯、附子湯、苓桂術甘湯、白術附子湯、小半夏加茯苓湯等。 3.用于小便不利,水腫等癥。茯苓為利水滲濕的要藥,舉凡水腫、小便不利、身重難以轉(zhuǎn)側(cè)者,皆可用其下行滲利之性加以調(diào)治。如五苓散、防己茯苓湯、六味地黃丸、參茸固本丸等 4.用于心悸,失眠等癥。茯苓能養(yǎng)心安神,故可用于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癥,常與人參、遠志、酸棗仁等配伍。安神定志丸、孔圣枕中丹、天王補心丹、柏子養(yǎng)心丸、酸棗仁湯、歸脾湯等。 現(xiàn)代研究茯苓含茯苓多糖、蛋白質(zhì)、氨基酸、有機酸、卵磷脂、腺嘌呤、膽堿、麥角甾醇、多種酶和鉀鹽等。茯苓多糖為有效成分之一。 茯芩能顯著地抑制炎癥反應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對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能降胃酸,對消化道潰瘍有預防效果;對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 此外,還有抗腫瘤的作用;能對免疫功能進行多方面調(diào)節(jié);并有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 和茯苓有關的方藥確實不勝枚舉,除了上述經(jīng)典方藥,再列舉有幾個以供參考。 治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甘草二兩,桂枝二兩,白術三兩,生姜四兩。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納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金匱要略》茯苓澤瀉湯) 治心虛夢泄,或白濁:白茯苓末二錢。米湯調(diào)下,日二服。(《仁齋直指方》) 治頭風虛眩,暖腰膝,主五勞七傷:茯苓粉同曲米釀酒飲。(《本草綱目》茯苓酒) 治小便多、滑數(shù)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藥(去皮,白礬水內(nèi)湛過,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為細末。稀米飲調(diào)服之。(《儒門事親》) 茯苓除了用藥,還為食療佳品。推薦一個家中簡單方便的藥膳——茯苓粟子羮 原料:粟子25克,茯苓15克,粳米100克,大棗10個,冰糖適量。茯苓洗凈研末備用。 用法:栗子、大棗和粳米同煮,半熟時撒入茯苓末攪勻,煮至栗子熟透即可。出鍋后加入適量冰糖。 功效:健脾益腎,利濕止瀉??捎糜谄⑽柑撊跛孪涣嫉劝Y。 注意:茯苓是一種真菌,無毒,可以健脾安神。產(chǎn)于河北、河南、云南、安徽、湖北、四川等地,但云南所產(chǎn)的茯苓最好,稱為云苓。 但是土茯苓是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兩者不可混淆使用。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chuà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