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 由天罡星三十六員和地煞星七十二員組成,一百零八人性格各異,各有所長,結局不同。在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可謂是塑造了文學史上的經典人物群像。 實際上,梁山好漢只有三十六位。 可能有人就要問了,梁山泊108條好漢,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若說只有36位,有何根據(jù)? 一切需從那些早于《水滸傳》的資料記載說起。 梁山好漢 《大宋宣和遺事》 《大宋宣和遺事》(宣和是宋徽宗年號)是最早關記載宋江的材料。 里面記載了36條好漢,分別是:宋江、吳加亮、李進義、楊志、李海、史進、公孫勝、張順、秦明、阮小七、阮小五、阮進、關必勝、林沖、李逵、柴進、徐寧、李應、劉唐、董平、雷橫、朱同、戴宗、王雄、孫立、花榮、張青、穆橫、燕青、魯智深、武松、呼延綽、索超、石秀、張岑、杜千、晁蓋。 《宋江三十六人贊并序》 南宋末年,龔開寫了一本名叫《宋江三十六人贊并序》的書。 里面與《大宋宣和遺事》的有部分不同。 其中,李進義成了盧俊義,吳加亮成了吳學究,李海成了李俊,阮進成了阮小二,關必勝成了關勝,朱同成了朱仝,王雄成了楊雄,張青成了張清,張岑成了張橫,公孫勝、林沖、杜千,沒有被提及。 除此之外,綽號方面也是有所演化。 在《宋江三十六人贊并序》里,九紋龍史進成了九文龍;一撞直董平成了一直撞,沒遮攔穆橫改成同遮攔。最為有意思的是拼命二郎石秀。《大宋宣和遺事》里,他是二郎,到《宋江三十六人贊并序》里直接成了三郎。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從《大宋宣和遺事》到《宋江三十六人贊并序》里面的人物綽號會變? 實際上也不難理解,從《大宋宣和遺事》到《宋江三十六人贊并序》,近一百多年。 一百多年里,人物名稱的改變,隨筆誤、口誤的流傳是很自然的。毋庸置疑的是,即便流傳有誤,人物是越來越豐滿,越來越形象,故事越來越精彩,以至于有了《水滸傳》里面的栩栩如生。 《水滸傳》 眾所周知,《水滸傳》成書于元末明初。是一部以描寫古代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毋庸置疑,《水滸傳》是以農民起義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為主線的。整部作品中,因為有各個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經歷,使得他們由個體覺醒到走上小規(guī)模聯(lián)合反抗。 甚至到了最后發(fā)展為盛大的農民起義隊伍。作者站在被壓迫者一邊,表現(xiàn)了“官逼民反”這一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必然規(guī)律,也正因為如此,塑造了農民起義領袖的群體形象和反映額北宋末年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水滸傳》的創(chuàng)作背景是怎樣的?108將又是如何而來? 從以上介紹中,不難發(fā)現(xiàn),《水滸傳》的由來與《大宋宣和遺事》、《宋江36人贊并序》有著很大關系。 成書于北宋末年宋徽宗宣和年的《大宋宣和遺事》,可以說是《水滸》最早的藍本?!洞笏涡瓦z事》里,早已著重描寫了楊志賣刀、晁蓋等結伙劫生辰綱和宋江殺閻婆惜等事。像林沖、李逵、武松、魯智深等主要人物也是刻畫了不少。 南宋末年的《宋江36人贊并序》更是在《大宋宣和遺事》的基礎上,把梁山英雄故事流傳甚廣。大街小巷,就連畫家也執(zhí)筆為他們圖形繪影。 但需要注意的是,梁山好漢至此都是36人。 那么梁山好漢是如何成為108將呢? 得賴于元雜劇。 宋元之際,話本橫行。很多個取材于水滸故事的,在元雜劇的演繹中從36人發(fā)展到108人。 《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正是根據(jù)這些水滸的故事和人物,通過一系列的加工和整理,更為完整的刻畫出了水滸108單將。 事實上,真正的梁山好漢,只有36位。 或許,這正是文學作品的功勞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