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在美容養(yǎng)顏方面表現(xiàn)尤為突出 白芷味香色白,性辛、溫,歸胃、大腸、肺經(jīng)。在中醫(yī)陰陽五行學說中,白色為肺金之色,黑色為腎水之色。面黑之癥多為腎水不足而引起。除補腎之外,亦可用“虛者補其母”之法,故白芷作為白色之藥物,以補肺之法而補腎; 且面部為陽明經(jīng)循行密布之部位,故治面部之疾,多用白芷之類入胃經(jīng)和大腸經(jīng)的藥物;又因作為芳香類藥物,能疏表散邪、化濕健脾、醒脾開胃、理氣解郁、活血化瘀等。 唐代 《備急千金要方》中,白芷被頻繁使用,如“耐老方”,為白芷、冬瓜仁、萎蕤、細辛、防風、商陸等制膏,以悅澤人面。 “去風寒,令面光悅,卻老去皺方”面膏方:白芷、青木香、白附子、川芎、白蠟、零陵香等 10 味藥物,以水酒各半升,浸藥經(jīng)宿,三上三下候水酒盡,等到“膏成”,用來“傅面作妝”可以達到美容的效果,甚至“黑曾皆落”,達到治療面色暗沉和黑斑的作用。 宋代 《太平圣惠方》,收集了五代至宋初宮廷的美容方劑。以“永和公主澡豆方”最為著名,方中取白芷、白及、鹿角膠、桃仁、杏仁、沉香等制成膏,香氣濃郁,潤膚去垢兼用。 再如治皮膚黧黑的“玉容散”,以白芷、白僵蠶、白及、白蘞、白附子、天花粉等為配方,每日早晚蘸末擦面,即愈。 明代 白芷被廣泛應(yīng)用于治療黑斑面黑等癥,如“金國宮中洗面八白散方”,全方為白芷、白丁香、白僵蠶、白附子、白牽牛、白芨、白蒺藜、白茯苓八味,早起洗面以美白。 清代 《種福堂公選良方》中記載有“艷容膏”: 白芷、甘菊花各90克,白果20個,紅棗15克,珍珠粉15克,豬胰1個。將珍珠研細,其余藥搗爛拌勻,加入蜂蜜及酒釀,蒸過之后,每晚涂面,第二天早晨用溫水洗去。此方滋養(yǎng)皮膚,且能防皺祛斑及增添面部光彩。 現(xiàn)代 研究表明:白芷中含有的歐前胡素、異歐前胡素、揮發(fā)油均對酪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減少黑色素的生成,可以加速黑色素在皮膚中的代謝。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亮白膚色。 白芷單方面膜 材料:白芷粉適量,橄欖油適量。 用法:取適量白芷粉用橄欖油調(diào)勻,洗臉后涂于面部即可。 功能:祛風潤膚,治療面部色斑,增白。 祛斑面膜 材料:白芷粉、玉竹、川芎、防風等研成細粉,釀造食醋(白醋)適量。 做法:把上述藥粉混合均勻,用食醋調(diào)成稀膏,點涂于面部斑點處,可治療黃褐斑、雀斑等。 祛皺面膜 材料:杏仁粉6g,白芷粉6g,蜂蜜適量。 做法:將杏仁粉和白芷粉混合均勻,加入蜂蜜,拌成糊狀。睡前敷于面部,15-20分鐘后洗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