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子推,晉國賢臣,因“割股奉君”,“隱居不言祿”的壯舉,深得世人懷念。死后葬于介休綿山。晉文公重耳深為愧疚,遂改綿山為介山,并立廟祭祀,由此產生了清明期間祭拜介子推的傳統(tǒng)習俗,歷代詩家文人留有大量吟詠緬懷詩篇。“介休”地名的由來亦源于此,即公元前636年,晉文公返國賞隨臣,介子推不言錄,與母隱居綿山。晉文公焚林求賢,子推竟與母抱樹而死。后,介休即依介子推休于此而得名。
介公嶺是介子的隱居地、焚身地和享祀處,是介之推偉大精神的承載地。這里四面環(huán)山,前溝后川,左泉右谷,松柏蒼翠,山花爛漫。在此觀云海,云霧蒼茫,如萬馬奔騰,海市蜃樓。上看天堂仙境,平看白紗遮山,下看寺廟金壁輝煌。登介公嶺可以從一條幽靜的狹谷——棲賢谷蜿蜒而上,據(jù)傳當年介之推就是從這狹谷中到達歸隱地的。 綿山介公祠,也稱介神廟,位于介公嶺一處山巖之間的巨形石窟中。供奉介之推、介母、解張。窟高22米,寬40米,深25米,由兩根長半徑4.5米,短半徑3米的橢圓體大柱擎起,3尊塑像均為11米高,神態(tài)端莊,古樸凝重。明代嘉靖間進士楊巍謁拜介之推后曾感嘆云:“龍蛇寂寞一祠存,濁世誰知處士尊。漫向綿山尋舊跡,火能燒骨不燒魂。”當代歷史學家李裕民考證,山西最早的寺廟即介之推廟,修廟時間應在東漢陽嘉三年(公元134年)以前。“從已形成的風俗看,可追溯到西漢。”《后漢書》周舉傳和介休條目中都提到此廟。
一條登山步道直達介公墓。介公墓是一個圓形山丘,位于介公嶺峰頂,海拔1800米。上有蒼天為蓋,后有青山為屏,前有蒼莽為帳,介公墓四周松柏環(huán)繞,簇擁介公墓于其中。介公墓是晉文公為懷念介之推而敕令修建的衣冠冢,希望以此寄托深深的哀思。登臨介公墓后,才能發(fā)現(xiàn),原來遠處瞭望到的介公嶺的峰頂,竟然就是介公墓高高隆起的陵寢頂端。介公墓中間一條筆直的甬道靜靜地鋪到石制供桌前。
介子祠修建在深邃的山凹里。洞窟依山而鑿,洞高22米,寬40米,進深25米,三層飛檐抱廈,金碧輝煌,可謂天下最大的石窟祠廟,正中供奉介子神像,高11米,神態(tài)安詳、古樸凝重,左右兩側供奉介母和介神廟第一代主持解張金妝塑像。大殿中央有與山巖為一體的兩根擎山石柱,彩塑有介之推的生平事跡和成仙后的靈驗應化事跡,彩塑工藝色澤鮮明、流光溢彩,紅飛黃舞。
介公祠位于介公嶺半山腰魚龜山巖絕壁間,可稱得上是一處海內外最大的石窟寺廟,是一座以元制為主兼有明清藝術風格的大型古式建筑。其洞窟是在原址上剝除風化石層后稍有加深加寬。介公祠大殿洞窟內圓雕和懸塑均是由國內著名的專家與當?shù)啬芄で山尘闹谱???煞譃榇笮妥裣窈蛻宜苋宋铩游?、背景等兩種。其一:大型座雕,位于洞窟最深處神壇上,這里是介之推享祀處。
神壇其長約30.00余米、寬4.00米、高1.50米。其座像高約9.90米、寬約3.00余米。三位金妝彩塑神像,正中為潔惠侯介之推,東面是介母,西面為介之推弟子、介公祠第一代住持解張。其座像莊嚴靜穆,面部慈祥里透著威嚴。從一進殿門看,2根擎天巖柱很自然地把洞窟分成三洞:介母一洞、介之推一洞、解張一洞。當你步入洞窟深處時,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一個大洞窟,東為上,供奉介母,中間供奉介之推,西面供奉解張,合乎情理。
洞窟東、西、北三面上、中、下巖壁上及2根巨型巖柱上、中、下四周圍,分層分組有近百組懸塑作品,生動地再現(xiàn)了兩千余年來介公圣跡及其靈應故事。整個祠內雕塑場面氣派宏大、形象生動逼真、造型準確、比例適中、栩栩如生,充分展現(xiàn)了介之推忠孝清烈的偉大精神??梢哉f綿山介公祠是一座集宋、元、明、清綜合藝術的大型建筑雕塑博物館,它的文化內涵和外延遠遠超出了祭祀圣人的范疇,成為東方藝術寶庫中一項不可多得的珍品。
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