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生產(chǎn)企業(yè)的角度綜述太陽電池正極銀漿所需銀粉的指標(biāo)要求,可為銀粉開發(fā)和生產(chǎn)提供參考依據(jù)。 0引言 銀漿用來制作太陽電池正面電極,隨著光伏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需求量逐年增長。銀作為導(dǎo)電相,與無機粘接劑玻璃粉、有機溶劑、有機樹脂等混合調(diào)配制成銀漿。銀漿印刷在硅片表面經(jīng)過燒結(jié)制成銀電極,主要作用是收集和傳輸電流。圍繞這個目的,對銀電極提出3點要求:1)盡可能將硅晶片中產(chǎn)生的所有光生載流子收集到銀電極上,這就對硅片表面的銀電極柵線的印刷形狀和密度提出要求,用最合理的幾何分布使硅片表面接收的光照面積最大,但電極柵線不能太稀疏,否則不能最大限度地收集到光生載流子;2)銀電極電阻盡可能小,這樣在傳輸電流時對電能的消耗最少;3)銀電極在硅片表面的粘附力大,穩(wěn)定性高。其中,要求1)主要由印刷工藝控制,要求3)主要由配漿和燒結(jié)工藝控制,而要求2)主要對銀粉的形貌、粒度、分散性等指標(biāo)提出了嚴(yán)格要求,同時對配漿和燒結(jié)工藝也提出了要求。本文從形貌、平均粒度、粒度配比、表面處理、振實密度等指標(biāo),綜述太陽電池正面電極用銀漿所需銀粉的要求。 1太陽電池正極銀漿用銀粉的指標(biāo)要求 1.1形貌 目前研究制備出的銀粉形貌有球形、類球形、樹枝狀、線狀、無規(guī)則顆粒等,但是用于太陽電池銀漿的銀粉大多都是類球形或不規(guī)則顆粒。微米級的銀粉多是類球形,亞微米和納米級銀粉形狀多為不規(guī)則顆粒狀。銀粉形貌主要影響銀漿的印刷性能和燒結(jié)性能,以及電極的致密度和電阻。形狀若為樹枝狀或其他復(fù)雜形貌,則會降低銀漿印刷的流平性和致密度,進而降低燒結(jié)后電極的致密度,提高電極電阻。因此,銀粉形貌以類球形和不規(guī)則顆粒為主,表面形貌不能過于復(fù)雜。圖1為金川在不同條件下制備的銀粉的電鏡照片,a、b、c、d粒度依次減小,形貌為類球形,結(jié)晶性好,適用于制備太陽電池正極銀漿。 1.2平均粒度 HilaliM等[1]對5種平均粒度的銀粉制成的銀漿燒結(jié)后的性能進行了研究,5種銀粉粒度從小到大依次是超細(xì)粒度粉、細(xì)粒度粉、小粒度粉、中等粒度粉、粗粒度粉。研究表明:串聯(lián)電阻和接觸電阻都隨著粒度增大逐漸降低,但是粒度大于中等粒度后電阻趨于穩(wěn)定;理想因子隨著粒度的增大先減后增,在小粒度時最??;填充因子和開路電壓隨著粒度的增大先增后減,在小粒度時最大。5種粒度銀粉制成的銀漿分別在750℃和850℃燒結(jié)條件下制備的電池,其光電轉(zhuǎn)換效率隨著粒度的增大呈先增后減的趨勢,在小粒度尺寸最大,超過了17%。綜合這6個參數(shù),說明小粒度銀粉制成的銀漿燒結(jié)成的電極接觸電阻、串聯(lián)電阻、電池轉(zhuǎn)換效率和填充因子等參數(shù)最佳,銀粉顆粒尺寸太大或太小都不好。超細(xì)粉粒度小于0.1μm,粗粉粒度大于10μm,細(xì)粉、小粉、中等粉的粒度在文獻中未具體說明。從金川與其他客戶交流情況推斷,細(xì)粉粒度約0.1~1.0μm、小粉粒度約1.0~3.0μm、中等粉粒度約3.0~10μm。鄭建華等[2]也做了銀粉顆粒尺寸與銀電極接觸電阻率的關(guān)系研究,結(jié)果與該研究結(jié)果相近,也說明隨著銀粉粒度的增大,電阻率下降,但粒度大于2.5μm后,電阻率趨于平穩(wěn)。趙贊良等[3]通過實驗證明,如果漿料中的銀顆粒尺寸太大,雖然會減小串聯(lián)電阻,但也會增加反向漏電流,增大電池p-n結(jié)燒穿的可能性;與此相反,若漿料中銀粉粒徑太小,雖然會減小反向漏電流,但同時也會使電池串聯(lián)電阻變大;而漿料中采用尺寸適中、大小均一的銀顆粒,則可同時減小電池的串聯(lián)電阻和反向漏電流。陳迎龍等[4]使用羧甲基纖維素為分散劑,抗壞血酸還原硝酸銀,制備出的太陽電池正面銀漿用銀粉平均粒徑為3.95μm。 1.3粒度配比 SeoD等[5]研究了低溫?zé)Y(jié)銀漿的成分及燒結(jié)溫度對電極電阻的影響。該研究中使用的銀粉是平均粒徑為1.6、0.8、0.05μm3種規(guī)格銀粉的混合粉,質(zhì)量比例為4∶2∶1。其中,0.05μm的超細(xì)粉是為了降低燒結(jié)溫度,1.6μm和0.8μm的粉混合是為了提高銀漿燒結(jié)后的致密度,降低電極電阻。 太陽電池用銀漿燒結(jié)后要求電阻小,這就要求使用的銀粉振實密度高,因此銀粉的粒度不能是均勻的,而應(yīng)有一個粒度分布范圍,一般是2種或3種粒度的銀粉混合為宜。這樣小顆??商畛浯箢w粒堆積形成的空隙,提高致密度,最大限度地降低銀柵線電阻。 1.4表面處理 RaneSB等[6]對1.0~2.0μm銀粉進行表面處理,使用的有機溶劑為三乙醇胺和辛酸(不同配比效果不同)。通過液相反應(yīng)生成銀粉,在銀粉下沉過程中加入三乙醇胺和辛酸的混合溶液,同時進行攪拌,對銀粉進行表面處理。與未處理過的銀粉或只用其中一種溶劑處理的銀粉相比較,兩種溶劑混合溶液處理后的銀粉粒度下降,分散性和比表面積提高,調(diào)配成的銀漿流平性和印刷性都有提高,燒結(jié)后的電極線平滑致密、電阻低。 LinJC等[7]使用三乙醇胺和辛酸對銀粉進行表面處理,處理后銀粉的分散性和比表面積提高,銀粉在銀漿有機溶劑中潤濕性和均勻性提高,印刷干燥后及高溫?zé)Y(jié)后的電極光滑致密、電極電阻低。但是,銀粉振實密度的變化對銀漿致密性及電極電阻影響不明顯。WuSP等[8]在銀粉表面包覆表面活性劑SU296,質(zhì)量為銀粉質(zhì)量的1.5%,燒結(jié)后銀膜致密度有所提高。說明表面處理可提高銀粉的分散性、比表面積和松裝密度等指標(biāo),并改善了銀漿的印刷性能和燒結(jié)性能。 1.5銀粉純度 為提高銀粉分散性和表面性能,在銀粉制備過程中會加入分散劑和表面活性劑,在洗滌過程中若完全被洗掉,銀粉反而會出現(xiàn)嚴(yán)重團聚,降低分散性和松裝密度。因此,銀粉表面需殘留極少量有機物。根據(jù)金川與外部廠家交流情況,以及ferro、dupont等公司提供的產(chǎn)品的燒損值來看,銀粉中以含有不超過1%的有機物為宜。銀粉中的無機物雜質(zhì)含量對其使用性能的影響鮮有報道,且市場上在售的銀粉產(chǎn)品的性能指標(biāo)中沒有無機物雜質(zhì)含量要求,說明該領(lǐng)域使用的銀粉對純度要求不高。目前制備太陽電池正極銀漿用銀粉使用的硝酸銀以分析純和優(yōu)級純兩個品級為主,如果不考慮硝酸銀中含有的水分,則分析純和優(yōu)級純硝酸銀的主品位分別可達到99.9%和99.99%,制備出的銀粉中的無機物雜質(zhì)含量較低(不考慮其他原料及生產(chǎn)設(shè)備帶入雜質(zhì)),能夠滿足使用要求。 1.6振實密度 為了降低電極電阻中的線電阻,要求銀粉排列致密緊實。從這個角度看,振實密度和松裝密度理論上越大越好。劉歡等[9]研究了不同振實密度銀粉配成銀漿燒結(jié)后的電極膜的收縮率和方阻變化。研究表明:隨著銀粉振實密度的提高,燒結(jié)膜的收縮率和方阻顯著下降。說明振實密度越高,銀粉排列越致密緊實,電極電阻越低,銀漿的印刷性能和燒結(jié)性能也有顯著提高。從金川與廠家交流的情況,以及ferro、dupont等公司給出的銀粉指標(biāo),1.0~3.0μm的銀粉振實密度大于4g/cm3,松裝密度大于3g/cm3,用于太陽電池銀漿較適合;對于亞微米銀粉振實密度大于2.0g/cm3的用于太陽電池銀漿較適合。杭州正銀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推出了兩款正銀漿料用銀粉,平均粒徑為1.0~2.0μm的銀粉振實密度為5.8~6.0g/cm3,平均粒徑為2.5~3.5μm的銀粉振密度實為6.0~6.5g/cm3。對于高振實密度銀粉,一般是由幾種不同粒徑的粉混合而成,且用于配漿的銀粉也都是由幾種規(guī)格銀粉混合而成。 2結(jié)論 太陽能正極銀漿用銀粉的指標(biāo):1)銀粉形貌為類球形或不規(guī)則顆粒狀;2)平均粒度為1.0~3.0μm,一般由兩種或兩種以上規(guī)格銀粉混合組成;3)振實和松裝密度理論上越大越好,實際上微米級銀粉振實密度大于4g/cm3,松裝密度大于3g/cm3;亞微米級銀粉振實密度大于2.0g/cm3可較好地用于太陽電池銀漿;4)表面處理可提高銀粉的分散性、比表面積和松裝密度等指標(biāo),并改善了銀漿的印刷性能和燒結(jié)性能;5)該領(lǐng)域使用的銀粉對純度要求不高,表面需要殘留極少量有機物,不超過1%為宜。以上結(jié)論主要是從理論和共性方面出發(fā),來對太陽電池正極銀漿用銀粉的指標(biāo)提出要求 ,不同廠家的銀漿配方及燒結(jié)工藝不同,在共性指標(biāo)基礎(chǔ)上也提出不同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Hilali M M, Nakayashiki K, Khadilkar C. Effect of Ag particlesize in thick-fi lm Ag paste on the electr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of screen printed contacts and silicon solar cells[J]. Journal of theElectrochemical Society, 2006, 153 (1): A5 - A11. [2] 鄭建華, 張亞萍, 敖毅偉, 等. 銀漿組成對硅太陽電池絲網(wǎng)印刷歐姆接觸的影響[J]. 太陽能學(xué)報,2008, 29(10): 1274 -1277. [3] 趙贊良, 李化陽. 漿料中銀顆粒均勻度對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J]. 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報, 2010, 28(5): 739 - 742. [4] 陳迎龍, 甘衛(wèi)平. 太陽能電池正面銀漿用高分散超細(xì)銀粉的制備[J]. 稀有金屬與硬質(zhì)合金, 2013, 41(1): 35 - 40. [5] Seo D S, Park S H, Lee J K. Sinterability and conductivity ofsilver paste with Pb-free frit[J]. Current Applied Physics, 2009, (9):S72 - S74. [6] Rane S B, Seth T, Phatak G J, et al. Infl uence of surfactantstreatment on silver powder and its thick fi lms[J]. Materials Letters,2003, 57(20): 3096 - 3100. [7] Lin J C, Wang C Y. Effect of surface properties of silverpowder on the sintering of its thickfilm conductor[J]. MaterialsChemistry and Physics, 1996, 45(3): 253 - 261. [8] Wu S P, Zheng L Q, Zhao Q Y, et al. Prepar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high-temperature silver thick film and itsapplication in multilayer chip inductances[J]. Colloids andSurfaces A: Physicochemical. Engineering Aspects, 2010,372(1):120 - 126. [9] 劉歡, 甘衛(wèi)平. 低溫共燒陶瓷(LTCC) 內(nèi)電極銀漿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 湖南長沙: 中南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2010. 蘭州金川科技園有限公司 任哲崢 郭廷宏 辛冰 楊姬蓉 來源:太陽能雜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