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要常讀常新的,品新不算本事,悟舊才是功夫?!段饔斡洝纷鳛橹袊诺渌拇竺唬瑑?nèi)中刻畫的孫悟空想必是人人皆知,老少皆喜。 孫悟空,一只從石頭縫里迸出來的猴子,拜師傅、習(xí)本領(lǐng),闖東海、鬧天宮,自封齊天大圣,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去取經(jīng)時,才將他救下。自此,孫悟空一改過往的頑劣,一心一意保護(hù)唐僧到西天取經(jīng)。取經(jīng)路上,孫悟空收八戒、拿沙僧,三打白骨精,戲斗牛魔王,勇闖火焰山,降妖除怪,立下奇功。卻又三番兩次被唐僧誤解、訓(xùn)斥、驅(qū)逐,緊箍咒更是緊了又緊。生死幾度,萬般考量,方得來到西天,取到真經(jīng)!好在最后被升大職正果,賜封斗戰(zhàn)勝佛。讓人好不憐惜。 我不知道孫悟空從什么時候開始收心變性,下定決心跟隨唐僧取經(jīng)的。是觀音的點化,還是自我的反省。但我明白,假如猴子不取經(jīng),他可能還被壓在五行山下;假如猴子受不了委屈、吃不了苦,那他至多回花果山上當(dāng)他的山大王,成佛應(yīng)該是不敢想的了。 蕓蕓眾生,何嘗不是如此。每個人都在頂著自己的五行山,如何蝶化成仙,立身成佛,取到心中的真經(jīng)。指望觀音來點化,不是說沒有這個可能,然若沒有那么點悟性,真的菩薩來了,怕是也會當(dāng)成白骨精給打回去了。八卦火爐倒是處處都有,火眼金睛能不能煉成就得看自己的功底和造化了,一不小心栽進(jìn)圈套怕還不知就里。 躲回花果山,倒不失是一個好主意,只可惜,哪里還有自己的水簾洞,何處找尋夢中的桃花源。就是有,能不能回去,肯不肯回去還兩說。已經(jīng)走上取經(jīng)路,就得要向猴子一樣,咬定青山不放松。只可惜,沒有多少人能像猴子那么幸運,跟著唐僧,大踏步的朝著西天邁進(jìn),更何況還有悟能、悟凈兩個師弟幫襯,再加上小白馬,多風(fēng)光的一個團(tuán)隊,時不時還可以去搬來觀音這個大救兵。 其實,只要心中的菩提還在,有沒有唐僧都得趕路,能騎上白龍馬當(dāng)然好,沒有師弟也得走。要做的就是向像猴子那樣,不懼兇險,不畏艱難,心中所向,矢志不移。 莫罔顧,向前行。 但問前途光明,不求是否成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