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從北大荒返城,落戶在一個對于我來講完全是一座全新的、陌生的城市,這就是我目前居住的天津。 當時,之所以說對于我來講,天津是一個全新的、陌生的城市,是因為這座城市的建筑風貌完全不同于我在青少年時期所生活的北京。 那個時候,北京城市建筑的特點分為城里的胡同四合院,是明、清時期留下來的老北京的城市建筑。除此之外,還有1949年以后,在郊區(qū)新建的、具有蘇聯(lián)建筑特色的機關、機關宿舍和學校大院(除去早在上個世紀之初就在西郊建立的清華大學,以及燕京大學的舊址、即如今的北京大學)。 如果說當時北京城里的胡同、四合院是一種傳統(tǒng)的民族國粹,處處體現(xiàn)出濃厚的“京味兒”文化的話,那么天津卻是一座充滿“洋味兒”的、富有濃厚異域特色的城市。其特有的濃厚異域特色與天津曾經(jīng)是是一座“租界城市”,有著很大的關系。 天津租界是西洋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及地域文化承載體,是天津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曾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北方最為繁華的“畿輔首邑”見證了天津近代的繁榮和輝煌。天津租界中各國風格式樣的建筑如今得到了很好地保護,使得天津部分區(qū)域依然保留著百年前的風格。 這就是人們俗話所說的:“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小洋樓”。 時光如穿梭。就在這不知不覺之中,自己在天津這座城市,已經(jīng)生活了30余年。每日耳熏目染,對天津這座城又有了較深的了解。 接下來的兩篇文章,就打算向大家介紹一下我來到天津后,對天津印象最深的兩個標志性建筑。 它們分別是“渤海大樓”和“解放橋”。 今天在這里先向大家介紹“渤海大樓”。 我來天津之初,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之一,就是這座“渤海大樓”。
渤海大樓之所以為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因為從當時我居住的地方乘坐天津的20路公交車,到終點站“中心花園”(曾經(jīng)是租界中的法國花園)下車,透過這座圓形花園的綠色樹叢,一座高聳的雄偉的深棕色的西洋近代風格的大廈就映入了眼簾。這種大廈的建筑風格是我青少年時期生活的北京不曾見過的。
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政府與英、法、等國簽訂了北京條約,增開天津為商埠,開放天津為通商口岸。從1860年開始,英國、法國、美國、德國、意大利、俄國、日本、奧匈帝國和比利時等9個國家國先后在天津相繼設立的擁有行政自治權和治外法權的、被稱為“國中之國”租借地。其在天津建租界的國家之多,租界面積之大,在當時中國擁有租界的城市中首稱第一。 天津租界自開辟之后,其干凈整潔、秩序井然的租界環(huán)境不僅促進了天津老城的城市建設、道路改造,其獨特的風格還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并在改造后的城市形態(tài)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跡。1888年11月3日天津出版的《中國時報》曾這樣報道天津:“一度遍地皆是深溝、大洞、臭水溝的使人惡心的可恨的道路被鏟平、拉直、鋪平、加寬。并且裝了路燈,使人畜都感到舒服,與此同時,城壕里的好幾個世紀以來積聚的垃圾也清除掉了”。到了19世紀后期,連洋人自己都說:走在天津城里最氣派、最整潔、最美麗的街區(qū),令人仿佛來到了歐洲的都會。 從那個時候起,西方文化對天津各個方面的影響不斷滲透。天津租界除了影響天津城市風貌的改變之外,租界文化還通過與教會有關的教育、報刊雜志等影響著天津人的文化生活。由租界教會創(chuàng)辦的學校、醫(yī)院、報刊和雜志,代表著不同國籍、不同政治利益,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文化殖民。但是它們同時又代表著不同的文化,呈現(xiàn)出多元性、多樣性的特點,客觀上促進了天津文化的多元融合與發(fā)展,在近代天津邁向現(xiàn)代大都會的初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上個世紀30年代,在這種“洋文化”的影響之下,在二戰(zhàn)前鼎盛時期的中國大地上,就形成了南有上海,北有天津的重要工商業(yè)城市和經(jīng)濟金融中心的格局。它們是當時中國最摩登的大城市,被稱為是中國南北的“雙子星座”。 1933年,位于原天津法租界的主要街道杜總領事路(Rue du Chaylard)、巴斯德路(Rue Pasteur)、豐領事路(Rue Fontanier)、馬諾河路(Rue de la Marne)和杜麥路(Rue Paul Doumer)五岔路口的西北角(今天津市和平路、赤峰道和丹東路交口處西北角)。一座高聳的大廈在這里動工,這就是法商永和營造公司設計的“渤海大樓”。
“津塔”是天津新的標志性建筑,高336.9米,地下4層、地上75層,總建筑面積58萬平方米。可容納1萬多人辦公。目前是華北地區(qū)最高的建筑物,在世界已建成的摩天大樓中排名第17位。
渤海大樓以濃重的歷史文化色彩、高大偉岸的身姿,仍占有重要歷史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