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園林洞門的 形與意 從空間位置上來說,蘇州園林洞門可以分為:圍墻上的門、園中園的門、園區(qū)隔斷門。而根據(jù)洞門的邊框樣式特點,可分為三種,即曲線式、直線式和混合式。園林里的洞門大多是僅有門框沒有門扇的,其主要的形狀有滿月形、長方形、圭形、六角形、橢圓形、海棠形、寶瓶形等。比較有特色的如獅子林的貝葉洞門的形狀,貝葉取自我國南部西雙版納等地區(qū)一種叫貝葉棕植物的葉片,佛教徒用它刻寫經(jīng)文,叫“貝葉書”。滄浪亭通往御碑亭的延廊墻面上其中有2個洞門,為葫蘆狀和寶瓶狀,葫蘆的形狀自然天體合一的形狀,象征和合,“葫蘆”與“福祿”同音,它又是富貴的象征。寶瓶由葫蘆演化而來,后來寶瓶成為觀音盛水的容器,表示智慧圓滿不漏,“瓶”與“平”諧音,也表達(dá)了平安的期盼。 在這些基本樣式之下,又有不少的形態(tài)變化及裝飾上的添加,如長方形的洞門上緣除作水平線外,還可中部凸起,或以三、五弧線連接而成。在洞門的上角或邊緣,通常還會有不同紋樣的裝飾,如回紋、云文、海棠紋,在進一步美化洞門形態(tài)上同時又深化了此處園林空間所表達(dá)的主題。除了樣式與紋樣的添加,很多園林洞門口上還有題字,有些為景點的名稱,有些為對景點意境的提煉與稱頌。洞門的邊框多為水磨青磚鑲砌,與蘇州園林的粉墻黛瓦、嘉樹植被相得益彰,盡顯江南私家園林古樸幽雅之氣。 軒榭庭院是蘇州園林建筑中的主要類別,園林中庭院多較為私密而隱蔽,別有自己的一番小天地。而軒榭多開敞而作為人們駐足賞景之地。在保持這些基本屬性的同時,洞門往往就充當(dāng)了內(nèi)外交流連通的橋梁。洞門的運用使得原本隔斷的庭院與軒榭之間形成空間的流動,隔而不斷。使整個園林更具有空間流動性。 網(wǎng)師園的竹外一枝軒,軒內(nèi)可見翠竹兩叢,軒外一株寒梅橫斜而出。站在竹外一枝軒內(nèi),滿月門將隔岸的小山叢桂軒和云崗黃石假山框住,形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網(wǎng)師園的另一處景觀云窟借滿月門形狀似天上滿月的意象,與其一旁的梯云室形成了對景,“站在假山看云窟,因覺山近月而高聳;站在云窟看假山,因覺月高而山渺遠(yuǎn),從而形成梯云取月的效果”。拙政園中的枇杷園的圓形月門,使得園內(nèi)外的景致互借,使游人擁有內(nèi)外不同景致的觀賞。再如位于拙政園見山樓西側(cè)的漢瓶門,灰瓦、綠陰、樓廊、洞門。依門而立,則荷風(fēng)四面亭、倚玉軒、小飛虹、香洲,盡收眼底。這些例子都表明,軒榭庭院的意境在洞門的景觀映襯下,顯得更加明晰與深刻。 傳為王維所寫的《山水論》就說:“山藉樹而為衣,樹藉山而為骨?!表n拙《山水純?nèi)芬舱f:“山以林木為衣,以草木為毛發(fā)。”這些都反應(yīng)了山水草木之間的互相依存的關(guān)系。山石花木也是蘇州園林的構(gòu)景要素,洞門通過框景,借景等方法,將這些花木山石變成了一幅幅精美的畫卷,展現(xiàn)洞門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與創(chuàng)造,為蘇州園林景色賦予了無窮綠意與活力。 位于拙政園的梧竹幽居亭是一座方亭,為中部池東的觀賞主景。梧竹幽居的四方月門,玲瓏剔透,四面觀景,近水遠(yuǎn)山,擁入懷中,四季美景,如詩如畫。亭子?xùn)|面洞門可以看到漏窗、紅燈籠,象征著冬景。西面荷花挺水,清風(fēng)送爽,代表著夏景。南面是白墻和白皮松,代表著秋季。北面是翠竹倚石,代表著春景。四個不同方向的洞門,配合著四處不同象征的景觀,構(gòu)成了四幅四季分明,構(gòu)圖感強烈的四處框景,讓四處山石花木,頓生情意。 獅子林的海棠形洞門“探幽”,寓意探尋獅子林石山的奧秘。洞門之后的園子不大,體積較大的兩座假山石也從洞門中露出,陽光透過樹葉枝干將斑駁的樹影投在園林的粉墻之上,恰如一副自然的江南水墨畫,配合洞門題字“探幽”的引導(dǎo)暗示著即將進入的空間意境。洞門引導(dǎo)人們由較大體量的空間進入相對較小的空間,將人們對石獅子的視覺形象漸漸變小,但始終保持了獅子林石獅形象的連續(xù)性,將這一園林主題在人們移步換景中貫徹始終。 蘇州園林花窗可謂江南園林窗之典范,每一個園林就是一座花窗的微型博物館,其紋樣豐富造型多變,文化意味濃厚。如果把園林比作片綠色的樹葉,那么園林廊道則是聯(lián)系各個景點的脈絡(luò),正是在它的串聯(lián)之下,園林成為了一個美的整體。 在蘇州園林里,門洞與花窗廊道的配景處處可見,如滄浪亭游廊上的葫蘆門、八角門和其他各種不同樣式的共108種漏窗,無一雷同,環(huán)山廊上有古琴,圍棋,紅葉等漏窗,并有葫蘆門、寶瓶門、貝葉門等各式洞門。紅葉令人聯(lián)想到“紅葉題詩”的浪漫愛情故事,琴棋則體現(xiàn)文人風(fēng)雅,葫蘆則被視為天地的縮微,有重生、母愛、方外世界等象征含義,寶瓶亦葫蘆演化而成,添平安之義。這些含有不同文化意味的圖形樣式,恰如一段段生動形象的歷史,刻畫出蘇州滄浪亭的歷史變遷,以及曾經(jīng)的儒道釋三種不同文化融匯合一的痕跡。 再如留園五峰仙館的東側(cè)“鶴所”方形門,呈敞廳(廊)形式。站在五峰仙館前,透過第一重空窗,再越過第二重花窗,隱約可見的綠色,是石林小院中的芭蕉展葉。這是借空間的滲透,而獲得層次變化與深度感的極佳范例。 蘇州園林的洞門以其多變的形式,吸引著我們的眼球,在園林中,洞門不僅僅是園林中物質(zhì)形態(tài)的體現(xiàn),它還通過不同造景手法與園林其他景觀相互構(gòu)景表意,為園林景觀增添了無窮的魅力與意境,也為我們營造了一處處值得細(xì)細(xì)品味賞玩的佳處。 注:本文轉(zhuǎn)載自造園家公眾號。 |
|
來自: budaozheli > 《中國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