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惡心(中醫(yī))?
惡心是指胃中不舒,時(shí)時(shí)泛惡,欲吐不吐的癥狀。常與嘔吐相伴,但亦有惡心而不嘔吐的?!吨T病源候論·惡心》有:“心中淡淡然欲吐,名日惡心?!薄兜は姆ā盒摹吩疲骸皭盒挠刑?、有熱、有虛,皆用生姜,隨癥佐藥?!瓙盒挠虏煌?,心中兀兀,如人畏舟船,宜大半夏湯或小半夏加茯苓湯,或理中湯加半夏亦可。又,... 惡心(中醫(yī))怎么引起?惡心(中醫(yī))發(fā)病原因?胃寒惡心與胃熱惡心:二證一寒一熱。胃寒者?;蛴伤伢w中焦陽(yáng)虛不足,或因過(guò)食寒涼而戕傷胃氣,前者病程長(zhǎng)而虛證明顯,后者病程短而無(wú)明顯虛象。惡心而常兼胃痛,胃陽(yáng)不足,寒濕不化。故時(shí)泛清水、涎沫,遇寒則諸癥加重,得暖則緩解。中陽(yáng)不足者,則有食少,便溏,少氣,困倦,舌淡。脈弱等中焦陽(yáng)虛不足之癥狀。治當(dāng)溫中散寒降逆,方用附子理中湯加減,或是茱萸湯加減。胃熱惡心,或由素嗜膏粱厚味,里熱內(nèi)盛,或感冒暑熱,外邪入里,以致胃熱氣逆惡心,遂有口臭,吞酸,溲赤,便秘,苔黃,脈數(shù)等熱證表現(xiàn)。治療里熱內(nèi)盛惡心可用承氣湯類加減,而暑熱入里惡心可用竹葉石膏湯加減。 胃陰虛惡心:惡心常伴劇烈嘔吐,或出現(xiàn)于劇烈嘔吐之后,多由于熱病后期,或經(jīng)大手術(shù)后,胃陰嚴(yán)重不足,遂致劇烈惡心嘔吐,不能飲食,甚至水入即吐,口滿、舌紅、脈細(xì)數(shù),一派胃陰不足之癥狀明顯,治療應(yīng)養(yǎng)胃陰、降逆氣。方用益胃湯合橘皮竹茹湯加減。 肝胃不和惡心與傷食惡心;肝胃不和者,乃肝氣郁滯,橫逆犯胃所致,故必兼有胸悶,脅痛,口苦,咽干,脈弦等肝氣郁滯癥狀,治當(dāng)疏肝和胃,方用柴平揚(yáng),或四逆散合二陳湯加減。傷食惡心,乃暴食傷胃所致,致使胃氣不降,上逆而為惡心,治當(dāng)消食導(dǎo)滯,方用楂曲平胃散,或枳實(shí)導(dǎo)滯丸等方加減。 總之,“此證之因,則有寒、有食、有痰飲、有穢氣、有火邪、有陰濕傷胃、或傷寒瘧痢諸邪之在胃口者,皆得有之。若欲察之,但當(dāng)察其虛實(shí)寒熱。則盡之矣。蓋實(shí)邪惡心者,邪擊則止。其來(lái)速其去亦速。虛邪惡心者,必得胃氣大復(fù),其病方愈”((景岳全書·雜證謨))。
惡心(中醫(yī))診斷標(biāo)準(zhǔn)&惡心(中醫(yī))做哪些檢查?常見證候 胃寒惡心:惡心或時(shí)兼冒痛,或不時(shí)泛惡清水、涎沫,得曖則感舒適,遇寒則諸癥加重,且有食少,便赭,少氣,困倦,舌淡,脈弱等癥狀。 胃熱惡心:惡心,或時(shí)兼胃脘曲痛。嘈雜,吞酸,口臭,且有溲赤,便秘,舌苔黃,脈弦或滑。 胃陰虛惡心:惡心,或兼劇烈嘔吐,口渴欲飲,或飲水即吐,不能食,短氣,困倦,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 肝胃不和惡心:惡心,或兼嘔吐,胸悶,脅痛,口苦,咽干,食欲不攝,或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舌苔薄黃,脈弦細(xì)。 傷食惡心:惡心欲吐,噯腐吞酸,惡聞食臭,胃脘脹滴。不欲飲食,舌、脈往往正常。
惡心(中醫(yī))的治療用藥【證治方藥】 (一)邪熱犯胃 l,臨床表現(xiàn):惡心欲吐,心中泛泛然,胃脘嘈雜吞酸,口臭,口渴欲飲,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數(shù)。 2,病因病機(jī),嗜食煙酒辛辣,或熱邪內(nèi)陷,熱犯胃脘,胃氣上逆。 3,治法:清熱和胃降逆。 4,方劑:竹葉石膏湯(《傷寒論》)加減。 藥物:竹葉l0g,生石膏15g(先煎),麥冬10g,姜半夏19g,茯苓10g,生姜3片,生甘草3~6g。 方義:竹葉、石膏、麥冬清胃泄熱,半夏、茯苓、生姜和胃降逆,甘草和中。 加減:口干欲飲者加天花粉、蘆根清熱生津;口氣臭者,加黃芩、黃連清胃泄熱;便秘者,加大黃通便瀉下。 5,變通法;熱不甚者用麥門冬湯(《金匱要略》)加味,即上方去竹葉、石膏,加人參,養(yǎng)胃和中。 (二)飲食積滯 1,臨床表現(xiàn):惡心欲吐,心中泛泛然,噯腐吞酸,脘腹脹滿,不欲飲食。舌苔膩,脈滑, 2,病因病機(jī):飲食不節(jié),食積中脘,胃氣不和。 3,治法:消食導(dǎo)滯,和胃降逆。 4,方劑:保和丸(《丹溪心法》)加減。 藥物:山楂10g,神曲10g,萊菔子l0g,姜半夏10g,茯苓10g,陳皮6g,生姜3片,生甘草3g。 方義:神曲、山楂、萊菔子消食導(dǎo)滯,半夏、陳皮、獲苓、生姜、甘草和胃降逆。 加減:偏熱者加竹茹、黃連清熱和胃,偏寒者加吳蔸、白豆蔻溫中散寒。 5,變通法:兼痰食積滯者用橘半枳術(shù)丸(《醫(yī)學(xué)入門》)加神曲、麥芽、生姜、竹茹,化痰消食。若飲酒所傷而惡心、嘔吐者,用葛花解醒湯(《蘭室秘藏》),即葛花、砂仁、青皮、生姜、陳皮、白術(shù)、神曲、澤瀉、豬苓、茯苓、人參、木香,理氣降逆,和胃醒酒,可酌情加減。 (三)痰濕中阻 1,臨床表現(xiàn):惡心欲吐,心中泛泛然,口膩口淡,不欲飲,脘痞腸鳴,時(shí)伴痰喘咳嗽。舌淡,苔白滑,脈滑。 2,病因病機(jī):痰濕積聚,阻滯氣機(jī),胃氣上逆。 3,治法:化痰除濕,和胃降逆。 4,方劑:二陳湯(《局方》)加減。 藥物:姜半夏10~15g,陳皮6g,茯苓15g,生姜6g,甘草3~6g。 方義:半夏、陳皮和胃化痰,半夏、茯苓、生姜降逆止嘔。 加減:有熱者加黃連、竹茹清熱,有寒者加干姜、吳萸溫寒,脾虛者加黨參、白術(shù)健脾,苔膩濕重者加蒼術(shù)、厚樸燥濕。 5,變通法:若見惡心而咽中有異物感者,用半夏厚樸湯(《金匱要略》)理氣化痰。痰熱惡心胸悶脘痞,用溫膽湯(《千金要方》)加黃連、黃芩,清熱化痰。 (四)脾胃虛弱 1,臨床表現(xiàn):惡心欲吐,心中泛泛然,神疲乏力,氣短懶食。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濡細(xì),虛緩。 2,病因病機(jī):脾胃虛弱,運(yùn)化不及,胃氣上逆。 3,治法:健脾和胃。 4,方劑:異功散(《小兒藥證直訣》)加小半夏湯(《傷寒論》)。 藥物:黨參10g,白術(shù)10g,茯苓l0g,姜半夏10g,陳皮6g,生姜3片,甘草3g。 方義:黨參、白術(shù)、茯苓、甘草健脾益氣,半夏、陳皮、生姜和胃降逆。 加減:兼濕口膩、口淡者加白豆蔻、佩蘭芳化泄?jié)?,食欲不振、脘腹脹滿者加神曲、雞內(nèi)金消食導(dǎo)滯。 5、變通法:中焦虛寒者用理中湯(《傷寒論》)加生姜,溫中散寒。胃陰不足者,用沙參麥冬湯(《溫病條辨》)加竹茹、生姜,養(yǎng)陰清熱。 【針灸治療】 (一)毫針?lè)?/p> 取穴:內(nèi)關(guān)、足三里。 方法:常規(guī)刺法,平補(bǔ)平肖,留針30分鐘。 療程:每日1次,5~7次為1療程。 (二)耳針?lè)?/p> 取穴:神門、胃。 方法:5分毫針直刺1~2分,得氣后留針30分鐘,或用王不留行子敷貼,膠布固定,囑自行按壓每日3次。 療程:耳針每日1次,埋丸隔日1次,均5~7次為1療程。 【評(píng)述】 惡心可見于各種胃病、肝膽系統(tǒng)疾病過(guò)程中,其治法與嘔吐大同小異,總以和胃、化痰為法。
|
|
來(lái)自: 11jiuge > 《中醫(yī)理論及醫(y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