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感受觸冒風邪,邪犯衛(wèi)表而導致的常見外感疾病。 臨床表現(xiàn)以鼻塞、流涕、噴嚏、頭痛、惡寒、發(fā)熱、全身不適、脈浮為其特征。感冒四季均可發(fā)生,在秋冬季節(jié)為多。 立秋后,早晚溫差增大,感冒發(fā)燒的人多了起來。中醫(yī)指出,秋季感冒多為風寒和風熱感冒。 中醫(yī)認為,感冒的發(fā)生是因為人體感受外邪而致病,外邪之中以風邪為主,在氣候反常、冷暖失調、人體抵抗力不足時,風邪就可能興風作浪。病情較輕的感冒一般統(tǒng)稱為“傷風”。 除了風邪,寒、熱、濕、暑等外邪還常會與風邪相挾侵犯人體,使感冒的癥狀多變。秋季氣候多變,天涼以后,風寒和風熱感冒是最常見的兩類。體虛者往往還會出現(xiàn)氣虛感冒和陰虛感冒的癥狀。 一、風寒感冒: 癥狀表現(xiàn): 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熱飲、苔薄白。 外邪侵犯人體,通常是從皮毛、口鼻,再到肺衛(wèi)。寒邪侵及體表,人們常會畏寒,想多穿衣服。另外,打噴嚏、流清鼻涕、咽喉癢,也是風寒感冒常見的早期表現(xiàn)。 寒邪有“收引”的特性,侵犯人體,還會有無汗、頭痛,甚至四肢酸痛等表現(xiàn)。外邪來犯,人體鼓動“正氣”與之抗衡,就會發(fā)熱。因此,風寒感冒時,人們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一方面明顯感到怕冷,另一方面身體卻還會在發(fā)熱。而當傷及肺時,就會咳嗽、咯痰,風寒感冒時痰液多為清稀的白痰。 二、風熱感冒: 癥狀表現(xiàn): 發(fā)熱重、微惡風、頭脹痛、有汗、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黏或黃、鼻塞黃涕、口渴喜飲、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 風熱感冒多見于夏秋季,外感風熱所致。與風寒不同,風熱相挾襲表時,毛孔是開放的,因此人體會發(fā)熱、出汗、怕風。還會有咽喉紅腫疼痛、口感微渴、咳嗽、痰液黏稠等表現(xiàn)。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剛感冒時表現(xiàn)為“風寒”的人,經(jīng)過3—5天,寒邪可能“化熱”而表現(xiàn)出風熱感冒的癥狀,這時治療就得進行相應的調整。 三、氣虛感冒: 癥狀表現(xiàn): 惡寒較甚,發(fā)熱,無汗,頭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無力,平時神疲體弱,氣短懶言,反復易感,舌淡苔白,脈浮而無力。 氣虛之人,主要是氣虛之后衛(wèi)外功能減弱,風寒之邪乘虛而入,侵襲人體,而人體氣虛之后無力驅邪外出,從而引起感冒。宜益氣解表 四、陰虛感冒: 癥狀表現(xiàn): 身熱,微惡風寒,少汗,頭昏,心煩,口干,干咳少痰,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陰虛之人,感受秋季燥邪,陰虧津少,外受風熱,表衛(wèi)失和,津液不能作汗而形成陰虛感冒。宜滋陰解表。 灸正堂健康會館建議您:以順金方為主 ①風寒感冒:加散寒除濕隔藥灸。 ②風熱感冒:需要注意,熱證明顯時暫時不做艾灸 ③氣虛感冒:加益氣養(yǎng)生隔藥灸來溫補氣血。 ④陰虛感冒:須注意灸量,可以在標準調理的基礎上加上太溪,照海滋陰潤燥。 灸正堂中醫(yī)館艾灸調理選穴建議:以針灸+湯藥結合效果更快更佳 風寒感冒艾灸選穴建議:大椎、風池、風門、肺俞、列缺、外關、合谷等為主。 針對秋季感冒癥狀,在飲食上,建議大家以滋陰潤燥,調補肺脾,增強身體抵抗力的食物為主。 食療推薦: 一、風寒感冒食療: 姜絲蘿卜湯 【配方】 生姜25克,蘿卜50克。 【制法】 生姜切絲,蘿卜切片,兩者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再加入紅糖適置,稍煮1~2分鐘即可。 【功效】 祛風散寒解表。 【用法】 每日1次,熱服。 蔥豉湯 【配方】 蔥白2根,豆豉10克。 【制法】 用水500毫升,入豆豉煮沸2~3分鐘,之后加入蔥白、調料出鍋。 【功效】 解表散寒。 【用法】 趁熱服用,服后蓋被取汗。 香菜蔥白湯 【配方】 香菜15克,蔥白15根,生姜9克。 【制法】 將香菜、蔥白、生姜分別洗凈,切碎共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煎煮10~15分鐘,去渣取汁飲服即可。 【功效】 發(fā)表散寒 【用法】 每日2次,連服2~3日。 姜糖飲 【配方】 生姜10克,紅糖15克。 【制法】 生姜切絲,以沸水沖泡,加蓋約5分鐘,再調入紅糖。 【功效】 疏散風寒,和胃健中。 【用法】 每日1次,趁熱頓服。服后蓋被睡臥取汗。 二、風熱感冒的三湯: 風熱感冒表現(xiàn)為發(fā)熱加重、頭痛、咽喉紅腫干澀疼痛、鼻塞涕黃,咳嗽痰黏或黃,且口渴喜飲,怕風。對鏡可觀察到舌尖邊紅、苔薄白微黃。還可能加重頭面部痤瘡、便秘等。治法應以辛涼解表為主。 薄荷粥(選自《送余錄》) 薄荷煎取藥汁候涼,取粳米加水煮粥,待粥將成時,加入薄荷汁及適量冰糖。稍溫即服,得汗最佳。 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加粳米、冰糖制粥,能促使出汗,又有護胃作用。此湯飲對新感風熱者最適宜。 桑菊薄荷飲
貝母沙參蒸雪梨
將雪梨1個去皮去核,把貝母、沙參、薄荷及冰糖適量填入,合起放在碗內(nèi)加水蒸熟,早晚分食,連吃數(shù)日。 此湯潤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適用于老年人、兒童感冒后熱病傷陰引起咽干咳嗽、肺熱痰黃,或津傷口渴、大便燥結等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