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軍事術(shù)語出現(xiàn)在兵書上,“十八般武藝”始見于南宋華岳撰《翠微北征錄》。該書卷七記有 “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但沒有給出“十八般武藝”的具體內(nèi)容。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史進每日求王教頭點撥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锏劍鏈撾,斧鉞并戈戟,牌棒與槍杈?!?/span> 明代萬歷年間,“十八般武藝”的具體內(nèi)容又有了新的表述:“一弓、二弩、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鎬、十四殳、十五叉、十六鈀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其實所謂“十八般”,并非僅僅局限于十八種兵器,而是古代多種武藝的概說。實際上,冷兵器時代產(chǎn)生了許多武器,其數(shù)目遠遠超過了“十八般”。晚清和民國時期,“十八般兵器”成為各個武館的必備陳設(shè),成為中國武術(shù)和武館的象征之一。 弓是拋射兵器中最古老的一種彈射武器。它由富有彈性的弓臂和柔韌的弓弦構(gòu)成,當(dāng)把拉弦張弓過程中積聚的力量在瞬間釋放時,便可將扣在弓弦上的箭或彈丸射向遠處的目標(biāo)。 弩是古代兵車戰(zhàn)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步兵有效克制騎兵的一種武器。 弩也被稱作“窩弓”、“十字弓”,古代用來射箭的一種兵器。它是一種裝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機等部分組成。 在古代為刺兵器,殺傷力很大,其長而鋒利,使用靈便,取勝之法,精微獨到,其他兵器難與匹敵。故稱為“百兵之王”。 為單面長刃的短兵器,同時泛指可用于切、削、割、剁、刺的工具,與匕首合稱亦為膳食器。刀的最初形態(tài),與鉞非常接近。其形狀為短柄,翹首,刀脊無飾,刃部較長。 劍開雙刃身直頭尖,橫豎可傷人,擊刺可透甲。兇險異常,生而為殺。《武經(jīng)》說:劍,兩邊都開了刃,有著筆直的劍身和尖銳的劍尖。 矛,是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進攻性武器,是戰(zhàn)爭中常用兵器。 盾,古人稱“干”,與戈同為古代戰(zhàn)爭用具,故有“干戈相見”等詞。后來還稱作“牌”、“彭排”等。傳說我國最早的盾,遠在黃帝時代就有了。 斧又稱斧頭,是一種武器或者伐木工具。是由一根木棍把手接著一塊梯形刀片所構(gòu)成。 鉞是古代一種漢族武器,雖具備殺傷力,但是更多的是一些儀衛(wèi)所用,和使用武器不同。 戟是戈和矛的合體,也就是在戈的頭部再裝矛尖。具有勾啄和刺擊雙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戟的出現(xiàn),在我國歷史上推動了戰(zhàn)國時期的到來。 鞭是短兵器械的一種,起源較早,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很盛行。鞭有軟硬之分。硬鞭多為銅制或鐵制,軟鞭多為皮革編制而成。常人所稱之鞭,多指硬鞭。 锏長而無刃,有四棱,長為四尺(宋制四尺為一米二)。锏多雙锏合用,屬于短兵器,利于馬戰(zhàn)。锏的分量重,非力大之人不能運用自如,殺傷力十分可觀,即使隔著盔甲也能將人活活砸死。 鎬為古兵杖之一,形式奇特,長一丈三尺,柄端安一大拳,拳握一筆,純以鐵制,其重量不亞于斧銊,舊式儀仗中時見之。 殳的金屬首多為青銅制,可分有尖鋒的實戰(zhàn)用“銳殳”和無尖鋒的儀仗用“晉殳”兩類。殳主要用于車戰(zhàn),在兩軍車馬交錯沖撞時使其分開,故有棱而無刃。 叉是中國長兵器的一種,頂端有二股叉的為“牛角叉”,頂端有三股叉的為“三頭叉”,又名“三角叉”。 耙齒鋒利似釘,攻擊性強,也兼有兵器的作用。因耙可擊,可耙,一度成為軍中最利的武器之一。 不知始于何時,亦并非兵器,臨陣時用者絕鮮,蓋一尋常之綿繩,兩端結(jié)作錘形,長約一丈二尺,搆造至為簡單,用法亦止九勢,為一種暗器,似飛鏢袖箭之一類也;若用為架格攻擊,則非所宜。 “白打”即徒手搏擊。 選自:中國傳統(tǒng)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