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彭頭山文化 (公元前7500年 – 前6100年 ) 頂獅山文化(前7000 – 前6000年) 裴李崗文化 (前7000年 – 前5000年 ) 后李文化 (前6500年 – 前5500年 ) 興隆洼文化 (前6200年 – 前5400年 ) 磁山文化 (前6000年 – 前5500年 ) 老官臺(tái)和大地灣文化 ( 前5800年 – 前5400年 ) 跨湖橋文化(前6000 –前5000年)
(二) 裴李崗文化 (前7000年 – 前5000年 ) 獅頂山文化(前7000 – 前5000年) 跨湖橋文化(前6000 –前5000年) 老官臺(tái)和大地灣文化 ( 前5800年 – 前5400年 ) 北辛文化 ( 前5300年 – 前4100年 ) (此圖距今8000—7000年)
(三) 左家山下層文化(前6000 – 前5000年) 新樂(lè)文化 (前5500年 – 前4800年 ) 趙寶溝文化 (前5400年 – 前4500年 ) 北辛文化 (前5300年 – 前4100年 ) 河姆渡文化 (前5000年 – 前3300年 ) 仰韶文化 (前5000年 – 前3000年 ) 咸頭嶺文化 (前5000年 – 前3500年)
(四) 北辛文化 ( 前5300年 – 前4100年 ) 咸頭嶺文化(前5000年 – 前3500年) 馬家浜文化 ( 前5000年 – 前3000年 ) 仰韶文化 ( 前5000年 – 前3000年 ) 龍虬莊文化(前5000年 – 前3000年) 河姆渡文化 ( 前5000年 – 前3300年 ) 湯家崗文化(前5000年 – 前3500年) 紅山文化 ( 前4700年 – 前2900年 )
(五) 咸頭嶺文化(前5000年 – 前3000年) 龍虬莊文化(前5000年 – 前3000年) 仰韶文化 ( 前5000年 – 前3000年 ) 大溪文化 ( 前5000年 – 前3000年 ) 紅山文化 ( 前4700年 – 前2900年 ) 大汶口文化 ( 前4100年 – 前2600年 ) 北陰陽(yáng)營(yíng)文化(前4000年–前3000年)
(六) 咸頭嶺文化(前5000年 – 前3000年) 龍虬莊文化(前5000年 – 前3000年) 大溪文化 ( 前5000年 – 前3000年 ) 仰韶文化 ( 前5000年 – 前3000年 ) 紅山文化 ( 前4700年 – 前2900年 ) 大汶口文化 ( 前4100年 – 前2600年 ) 北陰陽(yáng)營(yíng)文化(前4000年–前3000年) 馬家窯文化 ( 前3800年 – 前2700年 ) 良渚文化 ( 前3400年 – 前2250年 ) 薛家崗文化(前3500年 – 前2800年) 屈家?guī)X文化 ( 前3100年 – 前2700年 )
(七) 龍虬莊文化(前5000年 – 前3000年) 大溪文化 ( 前5000年 – 前3000年 ) 仰韶文化 ( 前5000年 – 前3000年 ) 紅山文化 ( 前4700年 – 前2900年 ) 大汶口文化 ( 前4100年 – 前2600年 ) 北陰陽(yáng)營(yíng)文化(前4000年–前3000年) 馬家窯文化 ( 前3800年 – 前2700年 ) 良渚文化 ( 前3400年 – 前2250年 ) 薛家崗文化(前3500年 – 前2800年)
(八) 紅山文化 ( 前4700年 – 前2900年 ) 大汶口文化 ( 前4100年 – 前2600年 ) 馬家窯文化 ( 前3800年 – 前2700年 ) 良渚文化 ( 前3400年 – 前2250年 ) 屈家?guī)X文化 ( 前3100年 – 前2700年 ) 左家山上層文化(前3000年 –前2500年) 偏堡子文化(前3000年 – 前2200年) 小珠山上層文化(前3000 -前2500年) 良渚文化 ( 前3400年 – 前2250年 ) 曇石山文化(前2900年 – 前2200年)
(九) 大汶口文化 ( 前4100年 – 前2600年 ) 馬家窯文化 ( 前3800年 – 前2700年 ) 良渚文化 ( 前3400年 – 前2250年 ) 屈家?guī)X文化 ( 前3100年 – 前2700年 ) 左家山上層文化(前3000年 – 前2500年) 偏堡子文化 (前3000年 – 前2200年) 廟底溝二期文化(前2900 – 前2500年) 曇石山文化 (前2900年 – 前2200年) 小河沿文化 (前2900 – 前2500年)
(十) 大汶口文化 ( 前4100年 – 前2600年 ) 馬家窯文化 ( 前3800年 – 前2700年 ) 良渚文化 ( 前3400年 – 前2250年 ) 屈家?guī)X文化 ( 前3100年 – 前2700年 ) 左家山上層文化(前3000年 – 前2500年) 偏堡子文化 (前3000年 – 前2200年) 廟底溝二期文化(前2900 – 前2500年) 曇石山文化 (前2900年 – 前2200年) 小河沿文化 (前2900 – 前2500年)
(十一) 偏堡子文化 (前3000年– 前2200年) 馬家窯文化 ( 前3800年 – 前2700年 ) 良渚文化 ( 前3400年 – 前2250年 ) 龍山文化 ( 前3000年 – 前2000年 ) 寶墩文化 ( 前2800年 – 前2000年 ) 石家河文化 ( 前2500年 – 前2000年 ) 陶寺文化 (前2300年– 前2000年) 造律臺(tái)文化 (前2300年 – 前2000年) 后崗二期文化(前2200年 – 前1800年) 王灣三期文化(前2200年 – 前1700年)
(十二) 龍山文化的分布圖 如果說(shuō)在距今5000年以前,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和屈家?guī)X文化等各據(jù)一方,那么到了距今5000年以后,一種新文化以壓倒之勢(shì)覆蓋了早先的各個(gè)文化區(qū),這就是龍山文化。黑色圓點(diǎn)是龍山文化的文物出土分布。
|
|
來(lái)自: 王瀟瀟呀喲 > 《新石器時(shí)代》